分享

【艺说案例】遇到成绩下滑,我们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碍

 新用户83565545 2021-12-06

案例分享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一点,其实内容不复杂,但要做到,需要家长时时用心,提醒自己,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习惯。一旦你养成这样的习惯,恭喜你,你把自己和孩子都从“考试恐惧症”的坑里解放了出来。今后的学习生涯,或有坎坷曲折,但最终会成为越走越宽的坦途

孩子在求学过程中,成绩发生波动是很常见的。成绩波动常常出现在这几种时候:学科增加后,文理分班后,或者升学后。每一次成绩波动,都能反应出孩子在这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点。

平常遇到成绩波动,家长一般都还能理性分析,帮助孩子找原因,找方法来度过这个阶段。

但每次在中考和高考这类大考前,如果出现成绩下滑,孩子和家长就容易绷不住,信心被打败,成绩就再也起不来了。

前不久,一个初三的孩子找到我们,她的成绩一直很好,可是最近几次测验都很不理想。成绩下滑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非常影响她的学习状态。

女孩遇到的情况很普遍。因为现在这个阶段,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属于一个冲刺前的准备和拔高的阶段。老师会在考试内容上增加难度,为下学期的冲刺做准备。所以往往这个时期,孩子的成绩会经历下滑,再慢慢回升的一个过程。

这个女孩因为成绩一直很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心理上一下就不太能接受,家长也跟孩子一样,这下就都乱了套。

孩子和家长面对成绩的退步,完全丧失了信心,情绪也无法恢复。成绩退步就变成了一个泥潭,孩子和家长都越陷越深,找不到出路。

这种状态的家庭我们遇到了很多,很有代表性。究其根源,还是在家长的应对上。这里就必须要说到家长角色的变化。

那就是小学之后,家长给自己的定位一定要清晰。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帮助,应该只集中在两方面:照顾生活和心理支持。

学科上的辅导,一般来说家长已经做不到了。就算能指导的,也应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最多在学习习惯上给予帮助。

独立地去完成学习,靠自己的能力习得新知识,来通过各种考试是整个求学过程的核心。孩子学得那么辛苦,那么久,就是在不断练习独立学习的技能。

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学科辅导中撤退,而转战孩子最需要你的地方:心理支持

中学阶段的孩子情绪起伏大,人生观尚未成型。对困难,对学业的认识都不够深刻,容易被挫折打败。

我们成年人在这些方面正是有经验,有教训。正是需要我们用这些宝贵的人生经验,来指引孩子。适时地将孩子从现实的失败中拉出来,帮助孩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成绩,不被一次的退步所击倒。

这个女孩遇到的困难,就是需要家长给予她定力,帮她解压的时候,家长没能做到。家长反而和孩子一起,被一次考试的失利打败,陷入失败的漩涡。用一次失败的体验,否定了所有的努力和未来。

所以,毕业班学生的家长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一次考试失利,哪怕几次考试都失利,又如何呢?中考、高考之前的所有考试,都是我们练兵,找弱点,将自己变强的最佳机会

换个思路想,考得不好,是不是等于在给你下次考试送分?你不会的都告诉你了,就等你一点点补上来。

考试失利了,孩子是最难过的。他们的情绪和心理能力尚在发育中,自我调节的能力比成年人弱很多。

学习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和注意力的事。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替孩子分解忧虑。那么孩子就只能选择将精力消耗在对抗消极情绪上,而无法专心学习。

所以,身为初高中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有这样的自觉。不要唯成绩论,不要以一次的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努力。尤其不要,看到成绩退步,就天都塌了,丧失所有信心

就像我们这次案例中的女孩,她其实有能力追赶上来。只是家长没能提供给她心理的避风港,让她只能把精力用在消化负面情绪上,甚至还要连父母的负面情绪一起消化。

常有父母会抱怨:那成绩不好,还不能说他几句了?其实不是不可以。谁都有情绪,家长当然也有。

只是情绪发泄完毕后,我们成年人要做的,是承担。是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想办法,最终让孩子能轻松上阵,去学习去竞争。学习要想效果好,信心和心情是唯二的法宝。

为人父母,自然该替人排忧解难。而不是指望孩子来安慰你,给你信心。当家长都有这样的自觉,孩子学习路上最大的阻力也就没有了。因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父母的不当养育。

艺说案例

面对考试失利,我们最希望:父母能和孩子站在一起,去打败错题;而不是和错题站在一起,去打败自己的孩子。


图片

RECOMMEND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