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萧红(节选自《素锦禅心》)

 梅屿堂 2021-12-06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戴望舒

  伫立于松花江的南岸,和防洪纪念塔近距离接触,不禁思绪万千。罗马式回廊,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基用块石砌成,塔基前的喷泉象征着洪水已经变成了涓涓细流。塔下阶是纪念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的。如今的松花江水有惊涛拍岸,却异常温顺的滋润着两岸的土地。

走在上面,想起来正是32年这场肆虐的洪水使萧红和萧军相识。萧红住进了裴馨园,其后才有了永远的欧罗巴。生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萧军懂她,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并瞬间爆发出来,从此踏上文学之路。生活异常困苦,但他们因共同的爱好,感情和谐,能够患难与共。

在此期间,萧红开始执笔,落笔之时已经是力透纸背,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了。中秋节她是怎样熬过来的:“这已往的事,在梦里关不住了。三年过去了,现在我认识的是新人,可是他也和我一样穷困,使我记起三年前的中秋节来。”她又是同情弱小的:“ 但,终日我是心情寞寞。”
  一棵老榆树,它的身体倾斜着,粗壮得怕是要三四个人才能环抱过来呢,斑驳的树身锁着省级保护文物的标牌,见证着几百年的沧桑。不经意间起风了,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欢快的唱着歌,向来往的人们昭示着生命的鲜活。旁边是旧式楼的楼梯,我每天通过这楼梯才能进那幢楼。

每天经过那儿,我的脚步轻轻,唯恐惊扰了旧时梦。根据记载,那幢楼曾经是萧红在怀孕期间住过的地方吧。那棵老榆树一定是为她遮蔽过风雨,倾听过她的苦闷吧,不然怎么会在雨中呜咽?难以想象,一对小夫妻是在怎样万般无奈的遭遇下,把孩子交给了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抚养。

如今的尚志大街左边是兆麟公园,右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夜色中诺曼蔕和香江酒店醉眼迷离。与当时萧红描写的欧罗巴刺眼的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种白是一贫如洗。苦难,让她与萧军并肩作战,二人的合集跋涉出版了,我的脚步随着她的北漂生活戛然终止于中央大街。

如果说《生死场》这部小说奠定了萧红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那么标志她的创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则是《呼兰河传》。有北方寒冷的天气,充满神奇色彩的民俗,更多的则是对生命的思索。“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谁晓得是怎样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

如果她不走出那条十字街,生命里就不会有跌宕起伏。她的身体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一生与命运抗争,却是造化弄人。疾病让她终于与蓝天碧水作伴,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看了,只有魂兮归来。想起来不禁令人扼腕长叹,湘江水逝,楚云飞恨。心里满是疼痛,渐渐弥漫到全身了。 

时间倒退到1935年,这时候在民国四大才女中,南有张爱玲北有萧红,二人并驾齐驱。但张爱玲的小说更趋向于小资情调,若论及思想性比萧红略逊一二了。生死场的深刻内涵,让萧红更有号召力。暗流涌动不受压迫的呼声从北方的哈尔滨传到了北京,并带动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

胡风在《生死场》的编后语中评价说:“这是用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发着颤响,飘着光带,在女性作家里面不能不说是独见了。”并中肯地指出了缺点:“第一,题材的的组织力不够。第二,综合的想象的加工不够。第三,语法句法太特别了,多数却只是因为对于修辞的锤炼不够。”

没有那三个缺点,胡风说《生死场》可以说是史诗般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鲁迅为本书作序的原因之一吧。序言中提及在上海的闸北人们的纸醉金迷,哈尔滨“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而萧红后期有几篇是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这是她创作的分水岭,风格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一篇是这样的:为着取美,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好看吧!多漂亮!”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着我们这边看着:“不要那样装饰她……”对于这样一位后来有着“30年代文学洛神”称呼的女性,什么样的装扮适合她呢?她绝不会是穿着华美的旗袍,喝着咖啡,与她内心不相符合,鲁迅先生对于服饰的见解暗示了萧红的性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