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临,一些传染病进入新一轮高发期,腹泻、呕吐等症状频出。其中,高发的病毒性腹泻备受关注。那么,何为病毒性腹泻?谁是易感人群?如何防治?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管医师申晓靖就此进行了解读。 何为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 近年来,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远远高于细菌导致的急性胃肠炎。这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的重要病原,大部分5岁以下儿童至少感染一次。 随着轮状病毒疫苗的普及,该病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但高发而无“苗”可防的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我国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呈整体上升趋势。诺如病毒是引起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感染性腹泻的首要病原。 此外,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引起的腹泻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也时有发生。多种病毒可导致的病毒性腹泻发病有共性,也各有特点。 谈及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共性,申晓靖表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发热、头疼、畏寒等。 多种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腹泻,主要借助污染的水和食物、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接触污染的物体等传播,即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那么,季节性高发的病毒性腹泻如何治?怎么防?大多数的病毒性腹泻是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以补液及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患者在调整饮食、注意休息的同时,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自行购买口服补液盐(ORS)按说明书服用。如果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症状,或合并高热,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在如何预防方面,专家给出多条建议: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正确洗手,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患病期间隔离管理,不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严禁给他人做饭或照顾老人、幼儿;日常做好消毒工作;充分休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