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本文为粉丝投稿,给基层医务工作者一个发声的平台,相关内容供参考,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问题一】如何正确做到防护而不流于表面形式? 自从新冠疫情以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我国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其中“两站一场”的检疫站点,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防护上却暴露出了“过度防护”和“乱防护”等互相矛盾问题。绝大多数的检疫站点中的测体温、验健康出行码是由交通或高速高铁本行业工作人员来完成的,他们这些执勤人员最大是戴个N95口罩和面屏、手套而已。而有些地方是交给卫生健康部门来执行的。在一些地方,行政领导要求执行测体温的工作人员,还必须穿戴医用防护服,不穿就下督办函予以整改、落实,否则予以处理。试想,这样的情况都穿防护服,那么和他们一起联合值守的政府、公安、交通、交警、高速、高铁、机场工作人员穿不穿?要是只有卫健部门工作人员穿防护服,其他协同部门工作人员不穿,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卫健部门工作人员给过往车辆上人体温一测后,又是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在一起值守上班了,假若要是万一测体温时,发现是个发热阳性病例,是不是会导致一块所有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我认为,不要说一套防护服多钱了,不要说浪费人员、浪费钱物了,所以说至少在“两站一场”处的检疫点,有的地方防护已经是“过度防护”和“乱防护”了,建议国家应该统一规范,不要让地方上做表面形式上的庄重,行掩耳盗铃之势。 【问题二】采样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实行闭环管理? 我认为这一定要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而不是纸上谈兵。我认为,对于集中隔离点和病区确诊病例做核酸采样后的人员,闭环管理应该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感染风险最大。但要是对居家隔离人员、社区管控人员等具有流动性、散在性的人员,核酸采样人员采样完后,一律也实行闭环管理,那是不是可以称作“超级闭环管理”了。如果那种情况都要实行闭环管理,那有那么多的采样人员?今天去超市给从事冷链从业人员一采样便实行闭环管理,明天对居家隔离的张某某核酸采样后也实行闭环管理,是不是医疗机构都得慢慢要关门了,我想即使三甲医院人再多,也面临着关闭的可能,更何况基层一个小小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来过去就那么些人手呢。 【问题三】关于对社区重点管控人员、从事冷链物流等从业人员核酸采样后,医疗废物如何收集、如何处置,应该有具体的规范。 核酸采样人员到底是在进小区、入户前就穿戴好防护服还是到了以后穿?因为对于还没有救护车的医疗单位,肯定要坐私家车或打出租车,试想私人或出租车司机愿意拉吗?再有,如果这个居家隔离人员最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了,那么是不是出外采样人员也需闭环管理即隔离,他们穿的防护服在楼上楼层脱还是下楼脱?是出入小区脱还是坐车回到单位脱?采样后产生的医疗废物如何收集、存放(因为总得拿回来呀)?如果这个居家隔离人员最后被确诊,是不是居家隔离人员的全家、所在楼层、单元、小区等都成了感染、传染源了,还别说所经过的环境、触碰过的物品了……当然对于没有病例的地区,私家车、出租车转运采样人员、样品还没有过多的顾忌,因为多少与他们经济收入有关。 【问题四】一但某地发生核酸检测阳性,并非要搞大规模的全员核酸采样与检测,应该做到精准采样、精准检测。 我认为,还是要针对重点区域进行精准核酸采样,不能一个区有核酸检测阳性,就全市全县开展全民检测,是不是在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的同时,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 【问题五】核酸采样要求至少是应持有护士资格证书和医师资格证书的医护人员 我认为一定还要经过专业、正规系统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国家按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一样,发个核酸采样上岗证才能上岗。当然我认为,即使没有护士资格证和医师资格证的所有人员,只要多次参加了专业培训,最后通过实践操作和基础理论考试,能取得技能上岗证书的,完全可以参与具体的核酸采样,因为全国才拥有多少个执业护士、执业医师?何况基层一个小小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呢。这也完全符合行政部门要求:医疗机构所有人员必须人人要会核酸采样的规定、要求相吻合。 【问题六】既然方便人们,核酸采样、检测就应有时效性,争取1~2小时出检测报告。 对于核酸检测实验室确实人手不够的,就应该大力培养、增加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的编制,特别是基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次甘肃兰州疫情暴发后就暴露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兰州在11月3日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在兰州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所在的10多个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正式人员编,这一点值得推广。 【问题七】疫情防控是全民参与,人人有责,对主动请缨的,应再给更多的关照。 但真正能主动请缨的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马上要晋职晋升的人员及临聘人员多,而且也积极,他们好多都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我建议,在待遇享受、荣誉评定、在特殊岗位开发、编制增加等方面,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更大的倾斜和照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