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宫腔填塞”

 海底世界珊瑚岛 2021-12-06

图片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抢救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出血量和纠正失血性休克。在控制出血量方面,促进宫缩是主要的方法,宫腔纱布块填塞亦是不错的方法之一。

一、“宫腔填塞包”的制作:

买回来的大纱布块是5米×2米规格的,把一块大纱布块“十字交叉法”裁成四块,每一块2.5米×1米大小,纵型叠成8层的“纱布条”,无菌包装备用。

图片

图片

二、宫腔填塞的适应症:

1.各种原因的宫缩乏力;

2.子宫肌层缩复不良,如巨大儿、羊水过多;

3.胎盘着床部位收缩不良;

4.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导致的局部出血;

5.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导致的局部出血;

6.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修复良好者;

7.子宫切口延伸后修复良好者。

三、宫腔填塞包的禁忌症:

1.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修复不良者;

2.子宫切口延伸后修复不良者。

四、宫腔填塞包的应用:

剖宫产术中应用宫腔填塞最为合适。清理完胎盘、胎膜后,如果子宫收缩不良,胎盘附着部位出血,下段出血等,可以考虑做宫腔填塞。

1.填塞:

先将纱布条用碘伏浸透,尽可能将纱布条“拧干”(越干硬度越大)。子宫切口部位勿夹艾莉丝钳(如果局部有明显出血,先用0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止血),术者左手手掌完全展开从腹壁外紧抓子宫底部并固定子宫(防止填塞时卵圆钳损伤子宫甚至捅穿宫底部),右手用大卵圆钳钳夹纱布头,从子宫切口进宫腔,将纱布头送至左侧宫角部,退出钳子,在子宫切口部位再次钳夹纱布条(切口部到宫底部纱布条长度约等于需要填塞的宫底部宫腔长度),将纱布条送至右侧宫角部,再次退出钳子,在子宫切口部位再次钳夹纱布条并将纱布条送至右侧宫角部,一定要“填实”,不能留有“空隙”,最终将纱布条以“S”状将宫腔“填实”直到子宫切口处。两把艾莉丝钳钳夹子宫切口下沿,用大卵圆钳经子宫下段伸入宫颈管并扩张宫颈外口,退出钳子。根据子宫下段以及宫颈管大小,剪短纱布条为适宜长度(估计正好能将宫腔填满)。钳夹纱布条的另一头并将之送入宫颈管、宫颈外口外(阴道内),退出钳子,将剩余的纱布条逐渐送到宫颈管以及子宫下段部位。在子宫切口部位向子宫后壁挤压纱布条,以便留出足够的空间利于子宫切口的缝合,常规缝合子宫切口(空间不够的话,极容易将纱布条缝合到子宫切口上)。

2.塑形:“塑形”至为重要。意味着让填塞后的“纱布条”形态完全与子宫宫腔形态相一致。子宫缝合完毕后,术者右手伸入腹腔,“抓住”子宫外形进行必要的“按摩”,既利于子宫的收缩,也通过“挤压”的动作让填塞后的“纱布条”形态完全与子宫宫腔形态相一致。这样,既能保证“纱布条”之间没有“空隙”,也能保证“纱布条”与子宫壁之间没有“空隙”。

图片

五、注意事项:

1.填塞一定要“填实”;

2.纱布条宁可长一点,不能短,不然可能填不实;

3.一定“塑形”。这样,既能保证“纱布条”之间没有“空隙”,也能保证“纱布条”与子宫壁之间没有“空隙”。

4.缝合子宫时一定不要将纱布条缝合在子宫切口上。

5.一般一天后从阴道“抽出”纱布条(大“S”状填塞有利于“抽出”纱布条)。

六、宫腔填塞的优势:

1.与“球囊”填塞相比较,不但是经济,更主要的是在于,“球囊”只能让宫腔的“形态”去适应“球囊”的形态,而“纱布条”能通过“塑形”让“纱布条”的形态去适应宫腔的形态,更有利于“压迫”止血。

2.浸透的碘伏可能有利于抗感染。

3.数十例临床经验证明,宫腔填塞不但止血效果好,操作还简单,性价比也非常高,为“避免切除子宫”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