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年间 | 三件陈鸣远款紫砂器

 馱夫 2021-12-06

明清是紫砂的辉煌鼎盛阶段,名家大师辈出,佳作珍品涌现,以致宜兴地区出现“家家捶泥声,户户制陶忙”繁荣景象。晚明的时大彬与其高足李仲芳、徐友泉并称为紫砂三大妙手。清代紫砂制作工艺更加精湛,炉火纯青,甚至成为皇家御用泡茶器皿“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康熙年间,借鉴瓷器珐琅彩和粉彩的工艺兴起彩釉描金装饰,壶身愈发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邵大亨等……都是鼎鼎大名的能工巧匠。近代紫砂制作以顾景舟先生和蒋蓉女士成就最高。

润如紫玉,金砂点点,一把好的紫砂壶应该是“泥(胎质)形(造型)工(工艺)款(落款)功(功用)”五个方面俱佳。一般来讲,紫砂根据壶身的形态可划分为圆器、方器、筋囊器三种。

圆器柔顺秀雅,方器庄重敦厚,相对于圆壶来说,方壶制作难度大,素有“一方抵三圆”之说。筋囊器就是把瓜果花木的筋脉规则圆形化。又可以依照壶身有无装饰纹样分为花货和光货两种,花货精雕细琢,玲珑剔透;光货细腻圆润,平滑流畅。紫砂壶的工匠们善于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莲蓬、南瓜、井栏、仙桃、松段、竹节、束柴、匏瓜、葫芦、秤砣、梅桩、柱础、斗笠、僧帽、青铜器……都可以作为制壶的题材,所仿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下面来看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三件陈鸣远款紫砂器。

[清]陈鸣远款夔龙杯 高3.8厘米 口径7.5厘米

公安部拨交,一级文物。紫褐色胎,布满黄色小颗粒,似梨皮,造型仿青铜匜所制,夔龙柄,杯身有数道凸弦纹,四矮柱足,显得古拙庄重,质朴浑厚,底落“陈鸣远”篆书方款。


[清]陈鸣远乳钉纹龙首杯 高3.2厘米 口径7.5厘米

公安部拨交,属一级文物。紫褐色胎,布满黄色小颗粒,似梨皮,造型仿青铜匜所制,平直短流,龙首作柄,呈吞吐状,精雕细琢,腹部饰环绕一圈乳丁,三矮柱足,庄重静穆,苍茫浑厚,底落“陈鸣远”篆书方款。

[清]陈鸣远瓜棱式蟠螭柄杯 高3.4厘米 口径6.5厘米

公安部拨交,属一级文物。紫褐色胎,布满黄色小颗粒,似梨皮,瓜棱纹挺拔饱满,舒朗有致,胎壁轻重厚薄适当,三矮柱足,蟠螭柄,紫玉金砂,小巧玲珑,底落“陈鸣远”篆书方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