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牛逼的思路

 fengweifeng9 2021-12-07

在阅读上我有这样的体会:阅读的投入程度和最后的收获是呈现正相关的,往往越是认真去读的文章,最后所能获得的收获也会越多。

希望这个心得能够帮到你的这次阅读。

提示一下,今天这篇文章,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内容,很具有借鉴意义。

这篇文章,我想和你探讨的话题是“如何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努力?”,以及,“在不想努力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01



常听到这样的话:某人因为努力,所以做成了什么什么事情。

在这个句式中,“努力”被理解为一种因,“做成什么事”则是一种果,这样理解也没错。

但我们都知道,世间之事,都是因果错综的,我们是否也可以去问:“做成什么事”是“努力”的果,那,“努力”是什么的果呢?

不同的归因逻辑,会导致人的不同行为选择,把“努力”当成因的人,容易陷入为了为了努力而努力的状态。

因为在他们的信念中,“努力”既然是一种因,那么他们会很自然的认为,自己做不成一件事,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或者自律程度不够,那么,怎样才能够成功呢?

很显然,这种以“努力”为因“成功”为果的逻辑,很容易导出这样的解决方案:想要成功,那就更努力。

于是,他们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努力。

有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努力也存在明显隐患,就是迷失:你可能会在不断逼迫自己更加努力过程中渐渐迷失自我,因为你越来越搞不懂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为了努力而努力,这种状态的软肋是什么?

为了努力而努力的状态,事情顺利的时候还好,因为好的进展能够带来激励性的良好反馈,但人往往会在遇事不顺的时候惨遭自我怀疑的打击,由于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何在,很容易在自我怀疑中自行放弃和溃败。

为了努力而努力的人,软肋并不是他们没办法在顺境时用力付出,他们真正的弱点是无法经受逆境和巨大打击,尤其是在遇到糟糕情况或者巨大挑战的时候容易选择放弃。

所以,当看到别人自律或努力的时候,真正应该羡慕的是他们的什么?

真正应该羡慕的,应该是那些能够导致他们能够拥有努力或者自律外显表现的内在原因,也就是,他们内心有着明确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又是他们确实想去实现的事。

这是因为,努力不仅可以看成是一种因,更可以看成一种果。


02



当一个人有一个明确要去做的事,或者想要实现的目标,他就会愿意去付出行动……我们可以把他追求目标的行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努力行为,那么,他的这个努力行为,就是一种果,更确切说,这种努力只是他在追求内心所求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外在表现。

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努力这件事就可以变成一种享受。

一些写作同行劝我把写作这件事外包请别人去写,我拒绝他们的提议,因为写作并不是我的跳板,我喜欢的就是写作本身啊,我想要一直写下去,不说写一辈子,怎么也得能够做到像和菜头那样在互联网上写个二十年吧!

当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就是要写作本身的时候,我怎么可能让自己终止?你让我去做别的,我会跟你急。

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人就会自发去坚守,而为了防止其失去,我们则会为之奋斗;为了实现心中想要的东西,我们就不可能不为之去努力。


03



有人可能会抱怨“为什么要那么努力”,这话听起来,好像努力这种事就是苦哈哈,好像努力就是一种牺牲,就是放弃享受,就是去承受痛苦,就得去忍受枯燥——产生这种错误认知,其实还是因为我们搞错了什么是“呈现”。

我们看别人的努力行为,是一种外部视角的观察,你看别人苦兮兮的才做成一件事,自然很容易产生“努力”这件事很幸苦很累的刻板印象。

总是看别人努力的样子,就越会容易觉得努力很苦很累的负面印象——这种负面印象的存在,是会妨碍我们的行动的。

但是真正在努力的人,真的会觉得努力是那么幸苦的事情吗?

未必,他们外表上看起来他们像是忍受痛苦,但是内心很可能是爽爆的。

为了自己要做的事去努力,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奋斗,对他们来说,这种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在每一丝付出之中,他们都能够感觉到自己距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这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自我实现就是在满足最高级的需求,精神需求。

所以,在这样的努力中,他们的享受甚至是精神层次的满足。

还有什么比完成自我实现还更高级的享受吗?!


04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对“努力”产生沉重的印象?

为着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去努力,人能够感受到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而为着自己内心上并不是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去努力,人就会感受到剥夺感。

导致这种剥夺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目标的选择有关。

很多人所设置的一些目标,并不都是出于自主意愿的选择,比如,要么是听从他人安排,要么随从大众选择,要么就是惯从文化灌输所选。

一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做到自主,那么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选项去倾尽全力,也难以为其选择心甘情愿的去负全然的责任。

在一个勉强的选项之后,他们的付出会有所保留,会有所犹豫,然后…..他们把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下仍然去付出的状态”叫做努力——所以,怪不得他们所理解的努力会是这般的累人。

去为自己不全然认可的一个选择付出,任谁来讲,都会觉得这样的努力很难,这样的“努力”自然会带来剥夺感和牺牲感。

别说那种努力付出的状态了,有些上班族,每天光是坐着,明明也没干多少活,但是就这样一天坐下来,还是会感到疲惫不堪,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每天所做的许多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05



一个人在奋斗在努力的时候,感受不到自己付出所能够带来的那种“自我实现感”,而更多只是感觉到努力这件事所带来的剥夺......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预警。

这样的预警,很明确的在告诉你一件事,你得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在为一个自己内心并不认可的目标进行付出。

这个预警,说的是你的目标该有所调整,你要去反思的是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是自己真正内心所求,这就是你要做的事。

而不是——
我感觉努力好难,但没办法,我只能想办法去逼自己更努力;这样的逼迫,只会让你感觉到“努力”这件事,越来越难以做到。

也不是----
努力的过程让我感觉难受,所以我要想办法去麻痹自己的感官;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你无法长期麻痹自己,可能在每次努力的时候你都得去挣扎。

更不是----
我感觉努力好有牺牲感,所以我要想办法去说服自己努力的正当性;这是自欺欺人。

哎……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努力,是不需要去自我说服的,因为在一个人真正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努力已经成为一种达成目标的工具,成为了一种需要。

真正的努力,确实有时候会让人吃很多劳累,有时候感到痛苦,因为真的努力就是很拼的嘛,很多时候一些身体上的痛苦和汗水是难免的,但是伴随辛苦和痛苦的,会有更多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内心是满足和丰盈的。

真正的努力,不会有牺牲感和剥夺感,努力者会是心甘情愿的,甚至是热爱的。

重新审视自己目标,把目标变成自己自主选择的那个——自主选择,而不是听从他人的意志,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我选择,我负责”。

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把目标变成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唯有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我们才能做到心甘情愿的付出。


06



那么,你可能会问,很多时候,在进行自我审视之后,发现自己只是不喜欢当下,但是还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时候,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把我们引到本文的接下来的part。

在《自我破局》这本书中,我讲过一位英语教师的故事,这是一位三线城市的英语教师,教了几年英语后,他越发不喜欢自己的职业。

可问题在于,他只是知道自己不喜欢英语教师的职业,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面对这种暂时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的情况,他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的处理思路很有借鉴性:

“该罢工的时候,为什么他反而干劲更足了?!”

某三线城市的一位英语老师,有一天,他决定未来不再继续干英语老师这个职业,他只知道“不做英语老师就行,要去干一件别的自己想干的事情”,不过,他迷茫的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是什么,面对这种迷茫,他是怎么做的?

大多数人一旦迷茫,就会因为未来不知道要去做什么,或者懈怠罢工,或者怨天尤人,这是大多数人会选择做的事,可以理解。

但是,在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的那一刻,他就决定不在停滞原地,他的做法和大多数人截然相反,他跑了起来,他反而更加拼命的扑到工作中,还接外快!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这样?

因为他想到,正因为他已经决定以后不干英语老师这个工作,那么下一个他要去追逐的梦想,尽管还没想清楚要干什么,但很有可能是需要花很多钱的!

所以在他迷茫的时候,他反而拼命的去为一个“还没有到来的梦想”攒钱。

后来,他发现自己想去做网络意见领袖。在攒足了10万元之后,他就毅然辞去了英语老师的工作。在他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这10万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

就是这10万钱,可以允许他在奔赴梦想的道路上,能够保证他一整年完全不用考虑工作赚钱的事情,在这一年内,他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梦想的追逐上。


07



我觉得他这个思路太牛逼,也太值得学习了。

尤其对那些不喜欢当下,但内心有“诗和远方”的上班族,挺有借鉴意义。

就因为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所以要让自己一直处在停滞的状态吗?要想到,以后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极可能是需要你具备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极可能是需要你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想到这些,处在暂时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迷茫的时候,最应该去做的不正是让自己努力成长强大起来吗?!

所以说,真正的改变可以发生在两个时刻,一个就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之后,还有一个时刻,是发生在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之后----只可惜,很多人只能看到前一种觉醒所能够带来的改变,却罔顾了后一种觉醒所能够带来的改变的契机。

还比如,今天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其实也能够借鉴。

对于那些不想学习的学生,不想学就不学吗?

你要想清楚,在考试系统内部的喜欢和不喜欢,就只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小打小闹”。

你对于学习的“真正背叛”,其实反而应该是去把自己不喜欢的学习搞好,然后才能为“自己未来喜欢做的事情”攒到足够的选择权,尽管“目前你尚且未知自己未来要去做什么”,但是,你知道“未来自己要去做的那件事,很可能需要有足够的选择权才有机会去做”。

试问,同样都是讨厌一个环境,如果给大家一个能够挣脱挣脱恶劣环境的机会,你觉得这个机会会给谁?

你觉得这个机会会赋予那个最讨厌恶劣环境的你吗?凭什么给你,就因为你比别人更讨厌原来的环境?!

不会的,机会只会赋予那个拥有最强大选择权的人;没有足够强大实力的支撑,你的喜欢或者讨厌其实无足轻重。

所以,相对于人的性情喜好,更为底层的根基是人的实力;只有实力才能决定一个人喜好的价值。

再则,对于单身也有指导意义,比如就因为现在没有遇到喜欢的人,就放纵自己吗?就不努力吗?就让自己身体走型吗?

你要想到,尽管现在自己还不知道未来的那个“ta”在哪里,但你能确定,在未来遇到那个你觉得很不错的“ta”,会看上一个差劲的你吗?会看上一个不努力的你吗?会看上一个任由身体走形的你吗?

说个很现实的,如果你是个男的,梦想型是个美女,如果日后真侥幸能和美女成双成对,你真的觉得你有足够的钱和事业来维持你美女老婆长期的美丽容颜?

要知道,有些人娶到美女老婆,但是没几年就让老婆变成黄脸婆了,为什么?就因为美貌这种东西,是需要大量的钱才能够砸出来的啊!

所以,掂量一下,为了能让未来的老婆多美丽几年,单身的时候,该努力赚钱就努力赚钱了,不然未来就算遇到美女,也没办法留得住她那美丽的脸蛋啊。

单身的时候,反而更应该借助单身的自由,好好的努力、变得更优秀,这样,在遇到对的人的那一刻,你不仅能够抓得住缘分,还能够让对方觉得:你也是一个值得ta等了那么久的一个人。


课后题:每个读者读这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和感受,那请问,你从这篇文章的阅读中获得怎样的思考,或者想到了什么呢?

统计发现:这个公众号目前平均阅读一万,留言数算是活跃的,一万阅读有百来条,也就是说如果你参与留言输出,其实就已经超过99%,成为1%的人了;读完文章后,欢迎你的留言和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