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2021年12月7日 涵养品格浓情厚爱,精准滴灌过程育人 郑州一中 侯巍 大先生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班主任作为涵养学生品格的“大先生”,首先要有大格局。 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就注定他能走多远,教师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高贵的灵魂。一名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必须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能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升华为国家民族复兴的事业,并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兢兢业业、矢志不渝。这样才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才能一如既往摒弃教育的功利思想,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春秋岁月。 班主任作为涵养学生品格的“大先生”,还得要有大爱境界。 像陶行知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叶嘉莹一样“一生都在教书,尽自己的力量在做这件事”;像张玉滚一样“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可以倾其所有,付出了全部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师的厚爱做过恰当论述:“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所谓人性就是对孩子深厚的爱。” 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根本,以爱心为红线,以信任为基石。作为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家庭环境不同、性格品质不一、成绩参差不齐、思想素质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把他们规范教育成一个团结协作、富有凝聚力的集体,浓情厚爱恐怕才是最佳的凝聚剂。 班主任作为涵养学生品格的“大先生”,必须坚持过程育人,精准滴灌。 如学生报到时,可主动深入学生宿舍,帮其整理床铺,安排生活,让他们有宾至如归之感;平时多同学生一起谈心,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在和孩子的接触过程中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家庭情况、居住地、个人爱好及特长等;有时在宿舍、教室和校园遇见,能随口叫出学生的姓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了,被重视了;在他们最需要时,班主任能如期而至,帮学生排忧解难,与他们同甘共苦…… 这样的班主任一定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亲近感,甚至依赖感。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可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浓情厚爱,且能面向每一个孩子精准滴灌,教育定能顺风顺水,无往不利。 班主任作为涵养学生品格的“大先生”,必须严管和厚爱刚柔相济。 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所著《正面管教》一书提倡“不惩罚不骄纵,给孩子以和善而坚定的爱”,这里同样蕴含着严管和厚爱的教育哲学:和善其实就是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其实就是对原则的坚持。爱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尊重,才能获得孩子和家长的信任。让孩子和家长知道你真正为他们着想。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严管厚爱刚柔并济,应该不会出现没收学生一部手机,就能导致学生跳楼轻生的悲剧。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