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渊海子平》内十八格散记

 和光明阳 2021-12-07

文/KrSpirit·行思 20151119

  《渊海子平》当属子平书中最早期的一本了,其前身是由宋代徐大升整理成的《渊源》、《渊海》,后至明代会合成一本。
  在书的末尾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会命要说》:
“夫造命书,先贤已穷尽天地精微之蕴而极矣。自唐李虚中,一行禅师,宋徐升东斋,明王桂、醉醒子诸公,登觉渊海渊源,其理雷同,至矣尽矣,无非水火土金水之微妙耳。今之后学,加增旨意口诀,莫非先贤已发之余意,大同小异。今将渊海二书合成一集,一览便知。不必寻究二书之旨,删繁去简,永为矜式”,同时在《三命通会》中可以见到一段醉醒子的评价“乃主有纳客之数,客无胜主之理,但主气之司权,自有初中末三气之浅深,用之者,特宜较量轻重言耳,又岂可以三五七日为限哉,其说足以破渊源之误”可见虽然理论完备,其中还是有小区别的。但总体上来说,论断某人立世如何,这样的根本事物其实已经早就十分完善了。


  看看子平术前后阶段可以发现一个情况。子平法前身又是偏于星命的禄命法,后世到现代又是同一框架的另外一种论命方式。可见因为传承、时代的各种原因,命理技术不断的在演变,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发展,现在的论命术并一定就是书上的论命术,术数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分化出其他同构架的论法。
  禄命法发展到最著名的李虚中已经是很完备了,但是又有各种杂乱的理论导致命理体系混杂。后来到徐子平又由此构架上演化出另一种更为便易的论命方式,在宋代百年的发展传承间也已经成熟。再到后来,子平术又因每个人传承不一样,各自按自己的经验又有稍微不同的论法。经验积累理论不够完全的,变成了民间流传的各种小技法口诀,理论够完整的又慢慢的自成一脉。


  在阅读中《渊海子平》并没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版本可以分辨,一些命例缺失或是八字有误给学习分析带来麻烦。书中有许多注释和眉批,但无法分辨这些注释的年代,一些说法难以知晓到底是否书中的愿意,像是《详解定真论》中的注释“子平之法,不用胎元小运,不用纳音,专以生日天元为主,配合八字干支并支中所藏者人元,或当生为财,为官,为祸,为福,依此参详”,而如果真的是不用胎元,为什么书中前文又附上《论起胎法》,而且边上又有注释“子平有曰:先推胎息之由,次断变通之理,精命者不可不用此例也”。其中注释有提及“三命”字眼,但通过内容推断并非是《三命通会》,不知是书名还是指三命的术数资料统称。


  
十八格算是书中很重要的篇幅,也是读《渊海子平》的缘由,想看看为什么古时格局分类那么多又看起来杂乱,跟现代格局看起来这么多。因为边读边记录了零零散散许多,还得慢慢消化,其中抽一些比较重要的写下来。
  其中《喜忌篇》讲述了各个格局的喜忌、《继善篇》汇集了一下论命的要点,开头的《看命入式》如其名很重要,也很直接就说明了子平的取用主要逻辑。在《御定子平》中有批注:“此法为断命捷法,不可放过,古今命理达人,多有不用格局,只用五行生克,四时生旺推断,其准确多出人意外。此法当细细思之,专心领悟,庶几可得子平学之窍”。
  
而十八格行思自己总结就是向官求禄,《看命入式》中所谈以求财官印为用,实际上用财还是以财生官,用印还是化官健身。所以总得来说古时论命分那么多格局还是以求官为主。跟现今主论六格相似,即使立伤官为格能成格也是生财而求官,只是古论更多了一些特殊条件的变化,无官不仅仅局限在月令,而是虚邀拱夹求出官禄来论。


  单看十八格,也会发现没有食伤格,那么那时候是不立食伤格吗?也并非是,在《法宝第一》中西山易鉴先生已经列六格为重:“凡格用月令提纲,勿于傍求年日时为格。今人多不知其法于此,百法百失……西山易鉴先生得其通变,将干格分为六格为重。曰官、曰印、曰财、曰杀、曰食神、曰伤官而消息之,无不验矣”可见
古人并不是不立食伤,只是配合而用,单单食伤本身是难以用起的。


  就单格局本身,各个时期所列的也稍有不同。《渊海子平》中有列“六乙鼠贵”、“乙巳鼠贵”两格,而后世皆归一格。其中后世书中有的“金神格”、“魁罡格”,十八格中也不见,但却在书中前文又有论述。在《子平玄珠》中还列入了“建禄格”、“专禄格”,《三命通会》、《管见子平》中也有类似的“建禄格”、“羊刃格”,可以见到子平格局逐渐演变。在《三命通会》中说的比较清晰:“建禄旧无格,近亦取以月支无可取之格,而天干倘有财官贵气,故取建禄,若比劫特发明其义耳”。


  
从格局的发展来看,越到后面越是六格清晰,到《管见子平》此时已经明万历十五年后了,书中已经在食伤后面加上了“格”字,可惜没有附带命例,无法探究作者到底如何取格。按时间推算那时候《三命通会》的作者还在世,或许可以说明技法分化已经有些明显。再之后的《子平真诠》就与前书在技法演化上差距稍远了,不过也确实是以六格为重。
  
有一个细节是在论杂气格时,《管见子平》、《子平真诠》与前书稍有不同。《管见子平》依然取财官印为用,《子平真诠》则是六格皆可立。两书并非像是先前书籍,有提一个前提,“又云:杂气财官格,要四柱财星多,便为好命,若四柱别入他格,依他格断”。这里就说明格局轻重之别,这在《子平玄珠》、《御定子平》都可以看见同样的说法。或是因杂气无禄,力不深,所以可入它格,它格自然重于月令,也就不专求于月令,类似概念在一些赋文中也可见到格局轻重对比。


  几本术数书对比一下,《渊海子平》很多东西说的还太过简略,
《三命通会》算是对《渊海子平》一个很好的补充,已经罗列好了各种书籍、赋文、诗诀,同时又在格局上稍有延伸,也添加了一些禄命法的论述。《神峰通考》跟《渊海子平》也有颇多近似,但《神峰通考》辩误较多,论法看自述也稍不一样,不太适合直接从这儿理解《渊海子平》一书。《子平真诠》虽然从论命方式上看,跟《三命通会》很有渊源,行思一开始直接拿《子平真诠》的思路看这两本书产生了许多阻碍与疑问,后来仔细看看论命入式说的专论财官便少了一些疑惑所以看书时还是很必要考虑一下成书顺序、技法的演变,懂的那些概念那时候还未出来,那些概念是原本传承。


  关于虚邀拱夹之理,最早在《玉井奥诀》有理论说明:“随合仍紧,遥合不闲”,随合就是丙午可合辛未,遥合就是支中藏干合另一藏干,像是子遥巳等。比较疑惑的是,从理论看来,有合有遥不仅仅是可合遥来财官,其他用神也可,那如果真是这样应用,那么即使成格格局,若是某干支气旺,说不定会合遥来一破格的字,表面上看成格,实际上反而破格。


  在论日贵一段,贵人用法也与现今不同,书中写的口诀是“日贵者,即甲戊兼牛羊之类”。而在拱夹贵人的格局中,有一处也可以看出子平格局的变化。壬辰壬寅可拱贵,一共是六个日子,而《三命通会》其中只取五个日子,这是为什么?仔细看看可以发现,
《三命通会》以官贵为主,凡是拱贵的皆是带官星,同时附上天乙贵人则更吉利。说明早起的子平术还是比较重神煞的,而在明代就已经在避免这样的纯粹神煞取贵。同时期的《神峰通考》也有类似论述,在后期的《子平真诠》专门列出一章来说神煞的主次,并且将外格中涉及神煞的格局都略去不用。


  在十八格中不提合化,但合化一法又是十分重要,书中资料较少,从名目上看也就《化气十段锦》之类的可供参考。后来仔细看看《神趣八法》发现,其实此篇就是详细论述合化的,将合化更加细致的分类了,稍微做了些拓展。像是其中的“从象”其实就是十八格外格中的从杀、从财格的延伸。
  而十八格与化气的同时使用该怎么应用?翻找了半天,发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论述格局与合化主次的句子《三命通会·元理赋》:“不从不化,淹留仕路之人。得化得从,显达功名之士。万育吾解:不通月气,时无所归……先论从化,后论财官。从以天干从地支,如乙生八月,地支重金,则以金论是也”,可见格局中不列从化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两块技法,而且是先论从化后论格局。在《渊海子平》的眉批中更加明显“看八字先明从化为本,化不成方论财官,财官无取方论格局”,这里的格局并非是现今理解的六格,而是用虚邀拱夹来财官的格局,所以说财官无取方论格局。
  在《神峰通考》一命解析中以提及“大凡看格,不拘月令,只看动静,归秀气在何处,十有八九验也”,与子平原说专求月令相悖,但粗看一两例,感觉起来有些类似神趣八法的论述,四柱某强旺超于月令也就不拘月令了,细节还得有空细看才好定论。


  所以纵观下来格局只是子平术中的一部分,或是说一个范式,即使不谈格局也依然能论命,像是《御定子平》批注中说的:“古今命理达人,多有不用格局,只用五行生克,四时生旺推断,其准确多出人意外”,无论是格局还是化气还是其他,都是抓住四柱强旺之气,后论官禄如何来判断人的起伏高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