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算是一种慢性病,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医疗逐利,各种医疗机构和制药厂的营销下,高血压竟被改造成了不治之症,患者深深陷入降压药的沼泽。在这里,我得明确的告诉大家,高血压可以根治。 其实说来,降压药研制初衷就是为了治疗高血压,但却逐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迷失了本心。这种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大势所趋,所以才更让我觉得痛心疾首,让我觉得中医的如今的趋势着实不应该。 我治疗过很多高血压患者,我挑个最典型的和大家讲一讲。去年时候,一位高血压患者,已经有两年之久,也有在一直吃降压药,患者觉得长此以往不是办法,决定找中医看看,几经辗转,来到我这里。 我仔细询问、观察过他的情况后,患者的症状和所有高血压症状一样,眩晕,甚至有时会恶心想吐,口干口苦,身困体乏,纳差。舌诊观其舌淡苔白,脉沉弦。 我给她开方: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丹皮、黄芪、葛根、天麻、钩藤、牡蛎、鳖甲、鸡内金、石决明 服用过一段时间后,复诊患者说所有症状都有减轻,但是夜晚尿频,我调整了剂量,加入芡实。一段时间后,患者没来,打电话说,血压没有再升高,其余症状全消。 这位患者所有的症状全部指向脾肾亏虚,肝阳上亢。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所以血压升高,有头晕等不适之感;肝主疏泄,肝阳上亢,气血上冲,涉及脾胃,所以患者恶心想吐。 阴液亏虚,所以口干, 肝阳亢盛,循经上逆于头面,所以口苦;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所以身困体乏;舌质淡苔白,脉沉弦都是阴虚阳亢之象。 所以我们要从补脾益肾、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方面入手。方子中生地益肾养阴而生津,对于肾阴不足者,最为适宜。山药补脾益气、滋养肾阴,山茱萸养肝涩精,这三种药,肝脾肾并补。 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引邪下行;丹皮清泄肝火,并且压制山茱萸的温涩;黄芪健脾益气;葛根升清阳,舒经脉,两药合用,降中寓升,潜中有疏,顺其气血冲和之性,也有平肝潜阳的效果。 天麻、钩藤平肝阳,伍牡蛎、鳖甲、石决明重镇之品,增加潜阳平肝的效用;鸡内金健脾益胃,顾护后天。诸药合用,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健脾益气三管齐下。二诊时,患者尿频,故加入芡实,益肾固精。 说高血压治不好,我第一个不同意,我无数次强调中医的好,因为我切身体会过其中奥妙。 我不认为区区一个高血压就让医生毫无办法,让降压药成为高血压的主导,其中深意引人深思。还是那句话,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不像永久性抑制妥协,一劳永逸才是最根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