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支气管炎 【待排版】

 zipzap 2021-12-07
湖南中医药大学(410007) 蔡光先,曲靖①,宁泽璞②,陈志鹏②,谭英②,沈菁,彭亮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 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临床表现以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咳痰 或伴有喘息为特征。

 本病属于中医“咳嗽”、“喘证”等范畴。中医认 为,本病的发生多因身体虚弱或久病体虚,痰浊内 阻,复感外邪所致。病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心等密切相关。辨证时宜分 辨标本虚实。

 l诊断要点

 1.1 症状: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每 年发作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 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

 1.2体征:急性发作期肺底闻及散在性干湿罗音。 喘息型在咳嗽或深吸气时可闻及哮鸣音,发作时有 广泛湿罗音和哮鸣音 

1.3检查: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 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残气量增多, 最大通气量降低。 

2证治标准

 2.1风寒闭肺证 
主症:咳喘气急,痰多稀薄色白,胸部胀闷。 
次症: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 发热,口不渴。 
舌脉: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辨证要点:咳喘气急,胸闷,痰多稀薄色白,舌 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乎喘。
 代表方剂: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99桂枝69苦杏仁69甘草39。 
备选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三拗汤加减。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针灸疗法:取手太阴、足太阳经穴为主。常用 穴:肺俞、膻中、定喘、列缺、尺泽、风门。毫针泻法, 每日1次。 
推拿疗法:掌分推胸胁部1rain;按揉风池、风 府、天突、膻中、中府、云门各6~9遍;一指禅推前 额及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膏肓俞各1min;拿肩井 6~9遍;直擦背部膀胱经侧线1rain。每日1~2次。

 2.2风热犯肺证 
主症:咳嗽频剧,痰黄粘稠难出,胸痛烦闷。 
次症:气粗或咳声嘶哑,鼻流黄涕,身热汗出, 身痛,口渴,尿黄,便干。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咳嗽频剧,痰黄粘稠难出,气粗或咳 声嘶哑,胸痛烦闷,流黄涕,身热汗出,舌质红,苔薄 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99苦杏仁99生石膏189炙甘草69。 
备选方剂:桑菊饮加减。 针灸疗法:取手太阴、督脉经穴为主。常用穴: 肺俞、膻中、定喘、列缺、尺泽、大椎、曲池。毫针泻 法,每日1次。 推拿疗法:掌分推胸胁部1min;按揉天突、膻 中、中府、云门、大椎、肺俞、风门、曲池、合谷6~9 遍;拿肩井6~9遍;拍击背部膀胱经侧线1rain。每 日1~2次。 2.3痰热壅肺证 主症:喘咳气促,痰多粘稠色黄,胸部烦闷 胀痛。 次症:咯吐不痰或痰中带血,身热,面赤,有汗, 咽干,口渴喜冷饮,尿赤,便秘。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万方数据 第5期 蔡光先,曲靖,宁泽璞,等: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要点:喘咳气促,胸部烦闷胀痛,痰多粘稠 色黄,咯吐不爽或痰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腻,脉 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白皮汤(《景岳全书》)。 桑白皮189法半夏lOg紫苏子lOg苦杏 仁129 浙贝母159 黄芩129 黄连lOg 栀 子129。 备选方剂:定喘汤加减。 中成药:复方蛇胆川贝末。 针灸疗法:取手太阴、督脉经穴为主。常用穴: 肺俞、膻中、定喘、列缺、尺泽、大椎、曲池、丰隆。毫 针泻法,每日1次。 推拿疗法:分推胸胁部1min;按揉天突、膻中、 中府、云门、章门、丰隆、足三里6~9遍,一指禅推 前额及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各1min;摩腹5min。 每日1~2次。 2.4痰浊阻肺证 主症: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胸满闷 窒,甚则胸盈仰息。 次症:咳声重浊,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 舌脉: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辨证要点: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舌苔厚腻 色白,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平喘。 代表方剂: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 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法半夏159陈皮109茯苓99甘草59 白 芥子69紫苏子99莱菔子99。 备选方剂:导痰汤加减。 中成药:咳喘顺丸。 针灸疗法:取手太阴经穴为主。常用穴:肺俞、 膻中、定喘、列缺、尺泽、丰隆。毫针泻法,每日 1次。 推拿疗法:掌分推胸胁部1min;按揉天突、膻 中、中府、云门、尺泽、丰隆6~9遍,一指禅推前额 及风门、肺俞、膏肓俞各1min,每日1~2次。 2.5肺气亏虚证 主症: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气怯声低,白汗 畏风。 次症:咳声低弱,倦怠懒言,反复易感,面色 咣白。 舌脉: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气怯声低,自 汗畏风,倦怠懒言,舌苔白,脉细弱。 , 治法: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补肺阿胶汤(《永类钤方》)加减。 黄芪129人参(另煎)59五味子59桑白 皮109熟地黄lOg紫菀109防风109苦杏 仁69。 备选方剂:生脉散加减,补肺散加减。 中成药:息喘丸。 针灸疗法:取手太阴经穴,背俞穴为主。常用 穴:肺俞、膏肓、定喘、太渊、肾俞、太溪、足三里、气 海。毫针补法,每日1次。 艾灸:取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用麦粒灸,每 穴每次灸3~5壮。10天灸1次,3次为1疗程。 敷贴疗法:取肺俞、风门、定喘、膻中。用白芥 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丁香等研末,加生姜汁、肉 桂粉调成膏状。制成1cm圆饼贴在穴位上,固定2 ~4h。 推拿疗法:轻推胸胁部1rain;按揉足三里、三阴 交、涌泉、太渊穴6—9遍,一指禅推前额及身柱、大 杼、风门、肺俞、膏肓俞各1min;搓擦背部膀胱经侧 线1min。每日1~2次。 2.6脾肾阳虚证 主症:咳喘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畏寒肢 冷,气不得续。 次症:气息短促,形瘦神惫,痰多清稀,腰膝无 力,汗出,或下肢浮肿。 舌脉:舌淡,苔白润,脉微细或沉弱。 辨证要点:咳喘日久,呼多吸少,气息短促,动 则尤甚,气不得续,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微细 或沉弱。 治法:温补脾肾,纳气平喘。 代表方剂:肾气丸(《金匮要略》)合参蛤散 (《济生方》)。 熟地黄239 山药129 山茱萸129泽泻99 茯苓99牡丹皮99桂枝39炮附子39人参 (另煎)99蛤蚧1对。 备选方剂:人参蛤蚧散加减。 中成药:固肾定喘丸。 针灸疗法:取手太阴、足少阴经穴,背俞穴为 主。常用穴:肺俞、膏肓、定喘、太渊、肾俞、太溪、足 万方数据 ·112· 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第26卷第5期(总第153期) 三里、阴谷、关元。毫针补法,每El 1次。 艾灸:取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用麦粒灸,每 穴每次灸3~5壮。10天灸1次,3次为1疗程。 敷贴疗法:取肺俞、风门、定喘、膻中。用白芥。 子、延胡索、甘遂、细辛、丁香等研末,加生姜汁、肉 桂粉调成膏状。制成10ncl圆饼贴在穴位上,固定2 ~4h。 推拿疗法:轻推胸胁部1min;按揉肺俞、膏肓、 定喘、太渊、肾俞、太溪、足三里、阴谷6~9遍;指振 关元穴2rain。每Et 1~2次。 3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肺底干 湿罗音消失,x线检查恢复正常。 好转: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减轻,肺底偶可闻 及散在性干湿罗音,x线检查好转。 无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