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针巧度 借用无痕

 新用户5345BAE7 2021-12-07

《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野草》。关于《野草》,鲁迅先生有一段回忆: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可见,《野草》是一本散文诗集,而《好的故事》正是其中的一篇散文诗,描绘了昏沉的夜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生活图画。课文首先写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浙江绍兴记忆中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山阴道上的景物,接着具体描绘梦境中的好的故事,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通过对梦境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第一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在统编本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编者要求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确实,本课在内容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必须“借助相关资料”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背后所表达的内容。但是,怎么来借助相关资料,既不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又能恰到好处,帮助学生清晰地发现作者梦境所表达的象征意象?近日,笔者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本课时,引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学习,分层推进,由浅入深,资料学习与文本内容理解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对文本内容难点上的理解突破,令人在感叹老师教学智慧和匠心的同时,也从中收获很大启迪。下面,笔者撷取其中精彩片段,谈一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片段一:

师: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常常跟人们的愿望、盼望和希望连在一起。那么,这个“好的故事”对鲁迅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指名朗读)

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蒙眬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的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一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

师:孩子们,读这份资料,我们需要学会抓关键信息。这么长的一段资料,你认为关键信息是哪句话?扫描,捕捉,锁定最关键的一句话。

生:我认为应该是最后一句话:“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师:同意这一句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借助资料,要学会捕捉关键信息。你觉得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哪个词语?考你的眼力,也考你的敏感。

生:我认为是“希望”这个词。

师:认为是“希望”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把“希望”这个词写在题目旁边。(板书:希望)

师:(结合板书)原来,这个“好的故事”,要表达的是鲁迅先生的——

生:(齐)希望

师:原来,这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镜,要传递的是鲁迅先生的——

生:(齐)希望

《好的故事》中鲁迅浓墨重彩所描述的“梦境”,主要想表达怎样的内心?如果单单从文本内容本身来看,六年级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是很难感悟到鲁迅在文字上所表达出来的、内心深沉的期盼和美好的理想。在学生聚焦文字表现的梦境美好的基础上,将冯雪峰评价《野草》,特别是评价《好的故事》的一段话作为学习资料呈现给学生,这段话也是书中这篇课文的阅读链接之一,在这里让学生进行阅读,一下子帮助学生把握鲁迅创作这一篇散文诗的主旨,可谓直达文章的内在核心,这样,学生明白《好的故事》表达的正是“希望”,把握住作者写作的意图,也就将这篇文章在学习的心中“立”了起来。这里资料的借用,对帮助学生突破文章立意这一难点的理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王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

片段二:

师:孩子们一定还记得,这篇“好的故事”写于——

生:(齐)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师:课前,我请你们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找一找“一九二五年前后的鲁迅先生”的资料。谁能简单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资料?

生:一九二五年,刚好是鲁迅先生从事的新文化运动有一些回落的时候,作者这时候有些苦闷,又有一些迷茫。

师:很好,这个信息很重要!有点苦闷,有点迷茫。继续分享——

生:我记得鲁迅先生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出过一部散文诗集,好像叫《野草》。

师:没错,这篇《好的故事》就选自鲁迅先生的《野草》。孩子们,我也找了一份资料,静静地看,默默地读。(出示)

一九二五年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公然屠杀、拘捕数百名手无寸铁的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大地。

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这使鲁迅感到信念动摇的极度苦闷。

黑暗而残酷的现实,让鲁迅感到求索的怅惘、战斗的孤独。他说:“我时时说起自己的事情,怎样地碰壁,怎样地在做蜗牛,好像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

——选自王泽龙的《论鲁迅一九二五年前后的创作》(有删改)

师:孩子们,假如要你从这一段资料当中,找一个词语形容一九二年的鲁迅的心情,你会找哪个词语?

生:极度苦闷。

师:(板书:苦闷)苦闷,是的,血雨腥风笼罩着中国,白色恐怖威胁着鲁迅,他能不苦闷吗?

生:怅惘。

师:(板书:怅惘)怅惘。新文化战线被分化,一部分青年斗志冷却,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甚至公开背叛革命。那么,是继续战斗,还是放弃战斗?那个时候的鲁迅是怅惘的。

生:应该是孤独的。

师:(板书:孤独)孤独。没错,一方面,鲁迅在替大众受罪;但是,另一方面,大众却不理解他,这样的鲁迅怎能不孤独呢?查找资料就要学会捕捉这样有价值的关键信息。(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回读文中三处描写梦境美好的语段。)

师: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孤独、怅惘、苦闷的鲁迅,梦到的却是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幽雅的梦,一个有趣的梦?

生:我觉得因为他希望世界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虽然当时鲁迅是苦闷的,但是他的内心向往的世界是美好的。

生:他有可能觉得以后的中国就是这样的。

生:我认为是鲁迅先生想通过这篇文章寄托他的美好愿望。

这里的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前自主搜集了解的有关鲁迅在1925年左右的个人状态;二是老师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经过精心挑选的一篇文章片段节选,这实际上是在片段一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鲁迅创作这一篇散文诗的背景,进而发现鲁迅创作文章时真实的内心,体悟着鲁迅的“苦闷、怅惘、孤独”,并与文中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形成强烈的对比,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现实与梦境有这样大的反差,在交流之中在不知不觉地走进鲁迅的内心,真正懂得鲁迅的内心。可以说,这里的资料借用,是架起了学生通向作家鲁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苦闷、怅惘、孤独”之中的鲁迅仍然心怀希望,向往美好,这是多么的伟大和令人动容。学生在读懂鲁迅的同时,内心也得到了深深的触动。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老师才适时地引入了第三则资料。

片段三:

师:你们的猜测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出示)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表面是在描写故乡的景物“错综起来像一天的云锦”,实际是有所象征和寄托……

——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有删改)

(师生合作朗读资料)

师:为什么梦境与现实完全相反、完全对立、完全矛盾,借助这段资料,你应该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吗?

生:因为现实非常黑暗,所以鲁迅先生才要在梦境中追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对比。用梦境的美好来衬托现实的黑暗,反过来又用现实的黑暗来衬托梦境的美好,因为那是鲁迅先生的希望。

生:我知道了,鲁迅先生把这个梦境写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实际上是有他的象征和寄托的。

师:原来,梦境不仅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的折射,更是一种理想的寄托、希望的象征啊!

这段资料是书后的阅读链接材料二,在这里呈现给学生,一方面是对之前学生想法的验证,另一方面也从资料中读出新发现和新理解,也就是学生在交流中所提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相互衬托,以及在梦境之中有着象征和寄托。应该说,在老师层层深入,相互独立却有相关关联的资料运用中,学生的理解实现了质上的飞跃,由表达希望到有所寄托与象征,学生的认识已达“愤悱”之态,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王老师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动笔写“好的故事”象征着什么,寄托着什么,学生的交流令课堂形成一个新的学习高潮。这里的资料借用,再次体现王老师对于教学时机的准确把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跳板”,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最美境界。

可以说,针对本课的学习“难点”,王崧舟老师无痕地借用相关资料,在高效落实本单元语文用素的同时,将“金针”巧度给学生,帮助学生读懂文章,步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更由此与伟大的作家鲁迅深情对望,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进而走近鲁迅,与鲁迅共情共鸣。这样的教学,是课文资料与课堂融合最好的教学示范,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品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