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绘画作品如何钤印:用印的大小

 三个小布丁 2021-12-07

这是我们【书法绘画作品如何钤印】系列文章的第八篇,我们来说说在一幅书法绘画作品里用印的大小。

印章有大有小,最早期的战国古玺,尺寸相对较大,因为战国文字不规整,章法也较为自由,因此形成了较大的印面,比如著名的“日庚都萃车马”一印,边长超过了7厘米:

(战国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

到了汉代,经过秦制法度的强制约束,又因为印章多用来封泥,印章的尺寸渐渐统一成为汉制一寸见方标准大小,即2.3厘米见方。

(汉龟钮官印实物)

隋唐宋以降,官印之中,文字篆法渐失,汉法凋零。至元代以后,文人篆刻兴起,汉式渐渐复兴,文人的篆刻作品又渐渐缩小,篆刻也真正成了“缩龙成寸”的艺术,印面大小,全看印面文字多寡与艺术需要。

篆刻作品有大小,因此,在书画作品上钤印,也就有了诸多讲究。

实际上,书画上钤印如同在作品上题款一样,是整幅书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得好,足以提神醒目,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弄巧成拙,甚至起“佛头着粪”之效。但书法、绘画、篆刻皆是艺术,因此书法绘画作品用印的大小,并无一定标准,也没有任何硬性规定,但中国书法绘画源远流长,积时已久,已渐渐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我们的所要关注和讨论的,就是这些“规则”:

让我们先看古人怎么说的吧,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图章》一书说说:

……画大轴,泼墨淋漓,一笔盈尺,山石分合,不过几笔,遂成巨幅,气雄力厚,则款字当大字以配之;然余纸无多,大字款不能容,不能不题字略小,以避画位,当此之际,用小印则与画相离,用大印则与款相背,故用小如字大者,先盖一方以接款字余韵,后用大方续连以应画笔气势。所谓触景生情,因时权宜,不能执泥。

也就是说:印章的大小应当与画幅大小相匹配。大幅的书画作品,要配较大的款字,也要钤较大的印,小幅的书画作品,要配较小的款字,也要钤较小的印。落款要配合正文,如果是画,则配合画的主体大小,这是基本章法原则。

那钤印的大小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呢?有,就是以落款文字的大小为准。也看古人的说法:

凡题款字如是大,即当用如是大之图章,俨然添一字之意。

也就是说,钤印大小的规范是:钤印用印的大小与落款字一字的大小相当。好在汉字基本都是方块字,同落款紧密相连的姓名印章与字号印章也基本都是方形印章,大小很容易控制。比如范曾的画:

(范曾:灵运诗思)

画题:“灵(疑是“墨”字)运诗思”。落款:“己未。江东范曾于北京。”钤印三方,俱是白文款下两方:“范曾之印”、“家住长江尾”,印的尺寸大小约等于款字大小(比画题字小),左侧一方拦边印:“画禅”,印的大小也约同于名印,也就是说,这三方印,相互配合,其大小都与落款文字大小等同,而其落款之文字风格,恰与粗犷的画风相合。再看罗振玉的这幅扇面:

(罗振玉扇面:染云庼)

这幅扇面,左侧落款为:“戊午仲冬为介堂先生题。商遗罗振玉并记。”钤印两方,都是白文,分别为:“振玉印信”、“雪翁(别号印)”。扇面主体是三个大字“染云庼(qǐng,小的厅堂)”几乎各占扇面四分之一大小,但所用印章大小也同落款文字大小相当,也就是说,钤印所用印章的大小基本等于落款字的大小(可略大或略小),印章的大小并不受画幅、字幅整体大小的限制。再比如陈少梅的画作:

(陈少梅:《濯足图》)

陈少梅这幅画,左上落款:“五湖我兄方家教之。丙子春日,少梅。”因为章法所限,只钤一方朱文合文印:“少梅书画”。虽然画幅狭长,山势巍峨,溪流悠长,但印的大小尺寸,也基本等同于款字。再看启功的书法作品:

(启功书法)

这幅书法,内容为:“美酒中山逐旧尘,何如今酿剑南春。海棠十万红生颊,都是西川醉后人。”右上钤引首章:“己巳”(纪年印),左下角落款:“竟宇先生两正,启功。”钤印两方,一方白文“启功之印”,一方朱文“元白”。不论书法作品正文的大小,印章的大小,都基本等同于款字的大小。再比如:

(黄永玉《照影》)

黄永玉这幅画,画题为“照影”,这两个字相对醒目。画题左下落款:“黄永玉。甲子。”名下钤印:“永玉之印”(白文)、“黄”(朱文)。不论画题用字大小,只配合落款大小。再比如:

(丁辅之《岁朝清供》)

丁辅之的这幅画,左上两行长款:“岁岁平安朝朝吉利,眉寿无疆指挥如意。丙寅春王正月。鹤庐居士丁辅之写于海上小龙泓馆。”款下只钤一方略大于款字的白文印(钤两方印则左上太重):“丁辅之印”,右下角为平衡画面,钤尺寸较大的白文压角印(如果不够大或者朱文印,份量不够,则画面失衡,因为款太长了,份量太重):“鹤庐四十六岁甲子学画”。

有没有例外呢?有,比如吴冠中的这幅画:

(吴冠中:《江南民居》)

吴冠中的这幅画,右下落西式油画款:“1986。吴冠中。”又落国画传统中式款:“君寔兄惠正。荼(他的别名)”钤白文印一方:“吴冠中印”、左上角为平衡章法,钤朱文押角印“八十年代”,这方印逼近边角(这也是押角印的作用之一,即拒绝裁剪)。

注意,这幅画的款印大小基本两倍于款字大小,算是例外了,但一定要思考,吴冠中的作品是中西结合的作品(画底边的西式落款就是明证),吴冠中、徐悲鸿都有这样的例外用印方法,因为他们都是“中西横站”的艺术家,他们所采用的钤印方法,其实借鉴了大量西方美术的工艺化手段,因此钤印方法也略有不同。

说白了,这是中外传统的差异所致。东西方美术,各有其艺术规律和艺术法则,要想打通中西,谈何容易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