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浪亭里“沧浪僧”

 青梅煮茶 2021-12-08

绿皮火车随着单调的 “咣铛,咣铛”声,行驶在沪宁线上。我又一次登上去苏州的列车,到苏州曼翁师府上求教了。

我在随沙曼翁师学书的几十年里,已经不知多少次这样的经历了。在这几十年里,我在书法艺术上受益匪浅,还在生活习性、爱好上也得到了恩师的熏陶,这其中之一便是对茶道的嗜好。我的家乡在常州,离苏州并不是很远,但是上世纪八十初,交通还很落后,刚开始我几乎每隔一到二个月就会去一趟苏州,早晨一早坐绿皮车到苏州得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曼翁师府上后,曼翁师总会为我沏上一杯热茶,但是,因为赶路口渴,尤其夏天,更是口渴得厉害。刚开始,我往往将稍微降温的热茶一饮而尽,曼翁师则在边上笑着说,侬是在喝水,不是品茶,茶要一口一口慢慢品的,时间长了,我也就慢慢有了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去品茶。

一次,我在曼翁师府上,保姆刚主动为我沏了一杯茶,老人家又让保姆倒掉,然后亲自为我沏上了一杯新茶,他边沏茶边对我说,这是朋友刚送来的虞山新茶,我特别喜欢的,你也好好品尝一下,我们师生俩边品茶边开始了交流。曼翁师于茶有着特别的爱好,他还曾自刻“苦茶”、“茶博士”等印章用于书画作品上,还自署“白茶红泥之馆”的斋号。平时,老人家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泡一杯上好的茶,然后边品茶边看书,遇上好友来访,也是好茶待客。老人家还喜欢约好友或者学生到苏州的一些公园里品茶聊天。

提起苏州园林,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拙政园、狮子林等,而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却不为人熟知。该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园林,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一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随老人家去的最多的公园便是离他家最近的沧浪亭。曼翁师曾经为这里写过七件作品,其中楷书二件:一件是归有光沧浪亭记,被嵌在入口处东侧墙壁,曼翁师曾经与我一起在其家中欣赏过这件作品的拓片;一件在主厅明道堂的抱柱对;小篆对联有两件:五百贤作之师堂的抱柱对,另一件在沧浪河边面水轩的刻竹对联;西侧廊亭处行书对联一件;还有一件是沧浪亭北侧河边的隶书匾额静吟。以前还在茶室看到过一件小篆墨迹,如今已经看不到了。还有一件是和张继馨合作的,张继馨花鸟画,沙老题长款行书。沧浪亭因为离曼翁师家比较近,又特别雅致,因而老人家特别喜欢这个园林,他还曾刻有一方“韩园邻人”的闲印,经常盖于自己的作品上,韩园即指沧浪亭。园内有一个“藕花小榭”的茶室,是我与曼翁师经常去品茶聚聊的地方,茶室虽不很大,但布置陈设却十分雅致,墙上挂的都是苏州当地的名人字画,其中有一幅便是曼翁师的书法作品,(现在已经不在了)这里成了游客和当地茶客喜欢聚聊的好地方,苏州园林内的题匾、楹联等内容都很有文化内涵和来历,例如该园的茶室取名“藕花小榭”也别有文化内涵。其意为藕花飘香的水榭。藕花即莲花,文人自古有爱莲风尚,以之抒情咏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为千古绝唱,既赞美了莲花亭亭玉立的绰约风姿,更欣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成为文人的共识。在茶室外,挂有一幅曼翁师用其擅长的汉隶书写的小联,联语为:“散华梦醒论诗客,烧叶人吟读易窗。”意为:听佛陀说法如天女散花,使人沉迷梦境,醒来纵论《诗经》;煮酒烧落叶的人,在窗下读《易经》。此联讲的是儒、道、佛三教并存的古代文人,他们时而沉醉在佛教经典之中,时而又纵论起儒家的四书五经。生活中他们又是酒中仙客,具有魏晋名士风范,沉迷于道家经典。 这幅楹联的特别之处在款字,落款为“半个沧浪僧曼翁书于三友草堂,年七十又五。”,“半个沧浪僧”这个号,我也是难得见其使用,或许是为沧浪亭这幅楹联特别起的,也足以说明老人家与该园的感情之深。在仰止亭有一幅曼翁师用行书写的楹联,联语为:“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意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此身在哪里?不能一天没有竹子在。联语原为吴昌硕撰书。出句即为感叹世事而发;对句则咏竹寄情。“竹林七贤”酷爱竹子,常常游于竹林,文人高士们逐渐养成了径以“君子”呼竹的风习,“不可一日无此君”遂成为爱竹之士的口头禅。居必有竹,以陶情励志,爽清气息。宋苏轼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潇洒挺拔、清丽俊逸的竹子给人以美的意象,是风流名士理想的人格化身。故貌为咏竹,实乃颂人。在沧浪亭的北侧有一个静吟亭,亭中高挂曼翁师书写的隶书“静吟”匾额。“静吟”二字取自沧浪亭最早的主人苏舜钦的诗:《沧浪静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随着曼翁师的书名越来越大,求书者也逐渐多了起来,有许多企业或店家向其求写公司名、厂名、店铺招牌等,还往往要求将题字写的规范、规整些,这样限制了创作上的艺术性,老人家是非常讲究书法创作的艺术性的,所以拒绝了许多此类的应酬书写。而苏州的园林不仅有其特色,而往往对园内的题匾、楹联书法的书写包括内容都十分讲究,在创作上也少了许多限制,曼翁师比较喜欢为这些园林作书,包括许多的佛教寺院也有很多曼翁师的书法作品,因而他的书法遍布省内外的园林景点及苏州地区的园林和寒山寺等佛教场所,我仅在常熟的兴福寺就见到四处有他的题匾、楹联等书法作品,我家乡红梅公园内的“知音舫”一匾也曾是曼翁师的手迹,而其中最多的是沧浪亭。

斯人已去,这些园林内曼翁师的书法作品,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怀念。现在,我只要到苏州都要抽空到沧浪亭泡杯茶,追忆与老人家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羿耿庵 /文

羿耿庵应邀在北京在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讲学

羿耿庵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贺超直播采

羿耿庵在兴福寺

羿耿庵书法近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