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 主诉:鼻塞、喷嚏数周。 患者鼻塞、喷嚏、清鼻涕多,遇冷风加重。曾服前医葛根汤栀子豉汤后,无食欲,食不下,无法闻荤腥味,目痒。需要用辅舒良喷鼻抑制症状。不喷辅舒良的话,晨起喷嚏,清鼻涕,夜间鼻塞。查:左脉弦数,右脉弦数,舌淡红 ,苔黄腻。诊断:鼻鼽 外寒内热 处方: 1.中草药方: 广藿香(后下 9.0g),炒栀子( 9.0g),生石膏(先煎 20.0g),防风( 9.0g) 桔梗( 9.0g),白芷( 9.0g),炒苍耳子( 3.0g),辛夷(包煎 9.0g) 薄荷(后下 6.0g),生麻黄( 5.0g),桂枝( 5.0g),细辛( 3.0g) 干姜( 3.0g),陈皮( 5.0g),茯苓( 9.0g),清半夏( 9.0g) 炒蔓荆子( 9.0g),干鱼腥草( 9.0g),生姜( 3.0片),柴胡( 9.0g) 黄芩( 9.0g), ( 剂量 : 5 医嘱 :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 禁生冷 饭前服用 ) 疗效:服药后,诸证皆失,患者欣喜。但是2020年9月15日的夜间风大,于室外锻炼身体,出汗后,冷风袭背,导致鼻流清涕,但不严重。无喷嚏、无鼻塞、无目痒。此为夜间伤风,而非鼻鼽发作。与其一起锻炼的儿子,由于冷风袭击,也导致鼻塞。
按:该按所用方为裴永清教授验方:慢鼻一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突出。该方由泻黄散、苍耳子散、加鱼腥草、蔓荆子等组成。如有寒邪则合小青龙汤,如有热邪则合银花、连翘、公英、贝母。如有湿邪,则合苓桂术甘汤。疗效突出。但是,治疗期间需避风寒。 风者,贼也,故称贼风。锻炼身体时,汗孔大开,风邪袭表,导致汗液迅速蒸发,丧失体表热能,体表温度迅速下降。毛孔因风冷刺激,而闭合,导致汗液内闭,成寒湿郁于肌表之病。所以,避风为第一防病之法,而取汗为治疗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