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女神,大家好。 我是馆主。 但是,希望所有人记住一句话:高质量的恋爱,一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最近给一个理工科博士介绍女朋友,我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这一下子把他问住了,“嗯”了好久,两眼放空,好像这个问题从没思考过一样。最后从嘴里挤出这样一句话:我忽然就感觉这个回答怎么这么耳熟,我于是又问了两个朋友,同样的问题,几乎一样的回答。通常来,判断题对于我们来说更容易:出现一个人,我们知道TA“合适”或者“不合适”。但是,让我们自己主动说出来到底什么样是“合适的”,我们就没办法了。所以,我们只能说“合眼缘”就行。就是,这个人出现,我看着合适就行。“合眼缘”的背后,指的是对方是否满足了潜意识中我们对另一半的要求。换言之,是不是看着合适,我们是受到“潜意识”操控的。 那么,在谈恋爱的这件事上,潜意识是如何操控我们的呢?比如,你如果从小缺乏安全感,潜意识会带你找一个给你安全感的,这时,你可能就完全不在乎长相和身高。你母亲很强势,潜意识可能会再次让你找一个强势的,好让你有机会去完成改造母亲的愿望;或者找一个小鸟依人的,好让你在新的关系中,彻底找回自主性;你父亲很帅且不顾家,潜意识会告诉你,帅的男人都不靠谱,你就会一直想要找一个丑的,以为丑的更靠谱;或者找一个很帅的像你父亲一样的男人,你好有机会改造父亲;有的人成年后仍然受到“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就想找一个跟自己异性父母很像的,比如很温柔的、或者很体贴的,很帅的、或者很敦厚老实的。所以,我们生活中会看到,有的人是资深“外貌协会”会员,有的人对外貌无感,有的人反而不喜欢长的好看的。如果你曾经有被抛弃的经历,你的潜意识很有可能还会不自觉在寻找一个玩世不恭的浪子,以再次制造一个你曾经经历过的场景,强迫式让你重复体验这种被抛弃的经历;或者在这个场景中,你成功改造对方,终于更改了过去故事的结局;抑或是,让你再次遭遇被抛弃的经历,从而来验证潜藏在你心底的“我没有价值,我就是注定被伤害、被抛弃”的答案……看起来,潜意识给我们的选择,不仅仅是“好”的答案啊。因为,潜意识没有“对错”的概念,它给你的建议,是受到过去经历影响而潜移默化形成的。它可能曾经对你有利,但是现在环境变了,它已经失效;她说,如果给她的婚姻打分,她只能打60分,勉强及格。自由恋爱,没人刀架脖子上逼着你结婚,怎么刚结婚3年就只剩下60分了呢?当初千挑万选的时候,是怎么选的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的呢?我们看看A在选择老公方面,潜意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A的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打工,没有稳定的工作。小时候的A,既盼着父母休息,可以陪她;又对父母休息陪她感到焦虑。因为,父母只要有时间陪她,就说明这段时间,家里没有收入。这种不稳定感和焦虑感,深入到了A的潜意识中,所以,她找男朋友,安全感就是第一位。“生理和安全需求”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底层的需求。所以,在A潜意识中没有被意识化的对伴侣的要求中,只有最低层次的要求,高层次的需求,比如“社交”、“尊重”、“爱”、“自我实现”,一条都没有。比如,价值观、性格、爱好、谈吐、家庭、外形情况,等等。但是,在A没有意识到这些的时候,这些根本不会浮现出来。所谓的“合眼缘”,就是把自己交给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去决定。 既然这样,我们避开就可以了啊,为什么我们总是重蹈覆辙?因为,这一切,停留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没有被意识化。没有被意识话的潜意识,是一个黑洞,在它面前,你永远是被动的,不自觉被潜意识操控。我的另外一位来访者,她现在先生的条件,比她之前交往过的任何一位前男友的条件,都要差。之前的前男友都对她百依百顺,但是,最后都是以她的“作”来结束这段关系。背后的真相是:来访者家境一般,她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跟前男友的家庭条件不匹配,好像矮别人一头,以后生活是没办法进行的,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对方的家庭一定是不同意的。所以,她以“作”的方式来主动结束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动力是:第一,她潜意识中是自卑的,觉得自己的家庭配不上男友的家庭;第二,为了避免“被别人拆散”带来的伤痛,那不如主动结束。 破除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的办法,只有一个:潜意识意识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回过头来,正视自己曾经的创伤,或者说经历,而不要回避。潜意识是卡在那里的一个情结,你只有看到它,你才能从它的牢笼里挣脱出来。所以,不要小看“我没什么要求,合眼缘就行”这句话,说这句话,就等于,放弃了选择的主动权。你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人谈恋爱,发展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亲爱的读者们, 为了能真正走近大家,帮助大家, 从今天开始, 我们开通了树洞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