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疗效评判的分析14

 钟家台 2021-12-08

中医疗效评判的分析14

我思故我在,但我不在,我思何在?没有中医理论,没有辨证论治,没有适宜辨证论治的外部和内在环境,就没有中医的思维;不遵循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护逻辑规范,就不是中医。问题是,因为我们研究“证”概念,不是文字考证,就是基因蛋白组,不是用症状取代证候,就是病理生理的唯一,就是不从辨证论治的临床实际,不遵循中医理论的病机逻辑,混淆了辨证和辨症的概念内涵,把中医贬低为没有系统化、缺乏可以指导临床实践理论的、初级、原始的对症治疗的一种医疗方式。在这样的学术导向下,中医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立性丧失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生命内涵、辨证论治的个体可靠,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没有中医的逻辑,没有辨证论治的实践,却大谈中医需要重新构建理论,大谈疗效评判的陷阱,大谈辨病论治对辨证论治的取代(病,指西医的病),这就是现在的“中医”。

《挽救中医》:“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相信中医会在中国人手中被消灭,也不会理解这些中国人为什么要消灭中医。有人会说,中医现今还是有发展党的,国家是足够重视的。但这些人现在所讲的中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而是已经西化了的或是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了。”吕炳奎指出:中医“遭遇到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灾难。……打着发展中医药学、弘扬中医药学、中医现代化的旗帜,进行着反对和消灭中医药学的勾当。由于卫生部长期以来均是西医掌权,现今在消灭中医药学的进程中,已经获得节节胜利。2002116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这个纲要将中医药学彻底破坏了,是西医消灭中医药学的重要证据,也是它蔑视中医药学的一块耻辱牌。”(《挽救中医》P259260)。

从证概念研究把症状和证候划等号算起,近二十年的时间,辨证论治逻辑混乱已经积重难返,形成的坚冰,导致中医进入了“厥阴病”的最后关头,阴阳气已经不相顺接,能否获愈,关键看是“热多厥少”,还是“厥少热多”了。

思考其中的原因,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用中西医结合取代了中医的教育、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我觉得,不管什么学科,经典的、新兴的,没有自己特有的理论观念,没有区别于其它的概念体系,没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学科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有学科的实践,因此,将中西医结合从中医中脱离出来,不能把一个正在探索的、尚缺乏自己特有的观念、概念体系、逻辑规范的事物,当成已经具有数千年生命实践历史的中医的发展标准,还中医理论及其辨证论治的本来面目,走上纯中医的道路,中医才有可能复兴,我们才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后人。

千万不要在现代化的旗号下,在重建中医理论的口号掩护下,在重视中医的错觉下,毁掉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医学!(可参考《中医之和》)

3纯中医辨

只有在中医理论的原则规范下,才能进行中医的临床实践,有人对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中医实践的医生,称之为“纯中医”。提出“纯中医”,是想把中西医结合、中西医汇通的“中医”,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原本毫无意义,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大力提倡纯中医是必要的,不过,需要对纯中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学科理论体系,都具有单纯性,只有逻辑思维的单纯,才能够条理化,才具有学科实践效应。学科方法可以借鉴,但必须在学科逻辑条理化的基础上借鉴,否则是无效思维、甚至是负面思维,由此形成的实践,是混乱、盲目的,甚至是有害的。我们的物理实验,我们的模具生产,只有遵循物理的逻辑方法,遵循机械标准规范,才能进行。病理生理对应药理,是西医的临床实践,寒热虚实病机对应寒热温凉药性,是中医的的临床实践。病理生理和寒热温凉药性,寒热虚实病机和药理,没有逻辑联系。

不能保证自己的存在,不明白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以为张三穿西装,李四也穿西装,张三就等于李四。留上长发就是艺术家,实在太浅薄了。把技术上的综合运用,当成理论本体上的融合,不是本体理论的崩溃,就是思维效应的降低。现在不少的“中医”,变成了假洋鬼子,临床疗效全靠西药支撑,不知道辨证论治了,导致中医理论陷入深深的危局之中。中医自己应该好好反思这个问题,实验实证逻辑的西化,有利于中医发展呢,还是启动和加速了中医的灭亡趋势?

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探索,对于生命健康有利,可以继续。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有了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什么没有发展?为什么中医到了今天的生死存亡关头?中西医结合是尚在探索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缺乏自己的、与中医、西医相区别的理论体系,不能也不应该用它取代成熟的中医学。多年前,我在博客、环球中医等网站上发表过一个帖子:《中西医结合是伪学科》,就是希望我们对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学的学科现状和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

中西医的结合要成为一个学科,首先要具备自己的观念、概念体系和逻辑规则。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科学文化,要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化,就用感官可靠,否定中医的思维可靠。感官可靠是标,思维可靠是本,用感官可靠取舍思维可靠,犯了本末倒置的逻辑错误。中医是动态时空多维关联的生命医学,思维的核心,在“阴阳神气”的“和”、“平”、“顺”、“应”、“适”的生命时空联系,辨证论治关注的是以个体生命为实在的“和”的机制的恢复,在“阴阳神气”的高度统一下,具有发散性的逻辑思维特征。任何感官可靠的东西,没有经过寒热虚实等病机的逻辑分析,都不具备中医的临床证据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