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从当了“父母”,就难再像“孩子”

 小飞学长 2021-12-08

(送给每一个孤独前行的你)

大家好,

我是小飞,

这是我们第910次见面。

01

一年前,我采访过一位大姐。

当时,她的孩子已经辍学在家四年。男孩没变坏,但也没变成大众眼里的好。

采访途中,我一直在避免去触碰到大姐的软肋。

撰稿时,更是几次停下来,写不下去了。

当时我在想,这样一位母亲,到底得经受怎样的伤痛和不安呢?

但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带着采访“目的”的听众,我所感受到的痛和伤,估计也就十之一二不到。

这么些年来,长时间在母亲的影响下,对母亲所受的苦痛有着高度的共情,看见过母亲失声痛哭,藏在角落哭,躲在黑夜里哭……

或许也正如此,母亲,成了我执笔最多的人。

所以,那时候的我,在面对这样的情形时,没有说什么方法,而是倾听和宽慰。我知道,此时的她,更需要一个认真的听众,需要得到理解与看见。

毕竟,当你非常认真地问一个人的答案时,答案早已在你心中。

后来,大姐在临近退休的时候,辞去铁饭碗,全职理家,给孩子更多的温暖。

02

小弟逃学后,去了广东。

没带一件衣服,没带一分钱。

母亲看到后,赶忙走了半小时的路程去市场上给他买了一套衣服。看着他身上那些纹身,母亲用手使劲刨,一边刨一边哭,她以为是伤痕。

他说想打工,不想读书了。

任谁劝,都不听,还发火。

脾气变了,和母亲吵架,向她发火,还砸手机。

我也想过,是不是突然被什么刺激使得神经出了问题。

我也劝过、威胁过、发火过,但终究如火烧虚空,不见任何效果。

最后,我把他的微信删除了。

那一刻,我选择了放弃。

还曾和母亲说气话,“就当没他算了。”

然而,母亲放不下。我也是。

即使儿子再怎么不听话,他始终是自己的孩子。

这段时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受和压抑。

想必,母亲更是如此。

03

就在前不久,我到上海工作后,采访的大姐告诉我,孩子已经去读书了。

她还推荐给我一位老师,而这位老师的儿子,正是我在北京做志愿者时的室友,一位极其优秀的男孩。

小弟昨天已经找到一份活干,五金厂,记件算工钱。母亲说一天可以挣个十几块钱。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我知道母亲仍然不好过,但这,或许是当下最好的安排。

我也知道,这次,我没经受住考验。

对于年长十岁的我来说,长兄如“父”,却不合格。

以后,我也会有我的妻,我的孩子。那时,是否能做个称职的父亲和丈夫呢?

我不知道。

我出生在物质贫乏年代下的一个缺吃少穿的农村家庭,我生活的环境造就了我“努力、上进,好好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而我,也将这些用来作为交友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是时代造就的隔阂?

还是互联网大数据下信息茧房带来的间隙?

我也不知道。

但我还是在努力地去坚守那些被少数人坚守的东西。

如努力、如倾听、又如感念。

小飞

2021年12月8日于上海浦东新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