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经大V的儿子坠楼自杀身亡,多少父母都忽略了“微笑型抑郁症”?

 晴日心理 2021-12-08

本文字数约:3968 字       

阅读时间4 分钟

本文章节:

01、令父母猝不及防的“微笑型抑郁症”

02、自杀背后真正的心理根源

03、悲剧发生后的社会意义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11月23日,微博大V“经济学家宋清辉”的12岁儿子在自家小区内坠楼身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件引来了很多网友热议,包括胡锡进在内的很多大V都发声评论。直到最近几天,宋清辉才作出了更加理性、全面的回应,舆论热度也逐渐降下来。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希望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更加冷静地分析一下这件事带来了什么样的沉重教训和启发,如何尽量避免类似的悲剧。

令父母猝不及防的“微笑型抑郁症” 

宋清辉说,儿子自从上初中后学习压力很大,作业多、考试多,经常做作业到深夜,有时还做不完。在悲剧发生当月,儿子的学校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儿子的测评结果是心理健康。

出事前3天,宋清辉的儿子期中考试不理想,表现出沮丧。事发前一天, 他因作业做得不够好,被老师通报批评,更加郁郁寡欢,甚至对画画也失去了兴趣。

至于平时的情绪表现,宋清辉说儿子的性格内向,但有时跟弟弟打闹会像个外向的孩子。

从这来看,宋清辉的儿子已经有一定的抑郁症迹象。但不是临床中典型的抑郁症,而更像是“微笑型抑郁症”,也就是整体看起来跟以往没有太大的异样,他没有把内心的痛苦、压抑和绝望表现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宋清辉夫妇虽然觉察到孩子那几天情绪不太好,但觉得是当时的学习问题导致的,只是语言安慰了一下,都没有高度重视。

这些信息中,至少可以得出两个值得家长高度警惕的教训:

如果孩子有意隐瞒,或者症状不典型,或者测评方法不科学的话,校园心理健康测评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

孩子看起来没有情绪问题,不代表真的没有,家长一定要警惕隐蔽性强、杀伤力大的“微笑型抑郁症”!

今年发生的“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中,死者小林也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

小林父母对儿子的心理状态也缺乏觉察,得知儿子死讯后非常震惊,“我的儿子怎么会自杀?”,并一度怀疑是谋杀。后来他们通过监控看到儿子自杀前曾疯狂自残,才逐渐接受了事实。

点击回看:成都坠亡学生曾疯狂自残,父母却说他性格开朗。家长如何发现“微笑型”抑郁症?


自杀背后真正的心理根源

如果宋清辉的儿子真的是“微笑型抑郁症”,那他为什么会患病?

又或者说,导致他自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宋清辉目睹儿子离世时,他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所以他不停地给儿子人工呼吸,拨打120。

当医护人员到场发现他儿子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表示不能送院抢救时,他仍然也无法接受,不停地哀求医护人员救救儿子,甚至指责他们冷漠、失职。

接着,宋清辉把儿子自杀的主要责任归咎于繁重的学业和学校的疏忽。

他认为,过重的学习负担、频繁的考试及“唯分数论”、对孩子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都流于形式,这都是“杀死”他儿子的重要原因。他还指责学习主管部门、区教育局一直在回避,推卸责任,对此非常愤怒。

对于宋清辉的这些言论,很多网友不买账,认为他只会把责任推给学校、社会,却不反省自己。

最近,宋清辉接受凤凰网专访,有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回应。他说自己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较少,更多由当老师的妻子照顾孩子。而他和妻子都没有走进儿子的内心深处,重视孩子的心理异常,他们非常自责。

他说:“孩子选择离开,有家庭、社会等多重原因,一味责怪学校肯定不妥,也有我们家庭教育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前,我的言论有不当之处”。

他还表示,儿子离世后,他和妻子对孩子的养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还有一个小儿子,以后会更注重家庭教育和陪伴,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工作。

确实,宋清辉一开始的言论不太理性,过多地强调学校和教育政策的不足,有推卸责任之嫌。现在,他终于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这次悲剧,意识到他和妻子作为父母的重大责任。

有一点他讲对了,他和妻子没有真正走进儿子的内心深处。但为什么没有走进?从专访内容来看,他认为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疏于照顾,容易忽视了孩子内心的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有可能是专访报道篇幅有限,未能完全呈现宋清辉的想法。可如果这就是他能找到的原因,那他对家庭教育责任的认识仍然太表面了。

他疏于对孩子的陪伴,这只是原因之一;过大的学习压力,也可能只是直接或加速因素,而不是真正的根源。

宋清辉提到儿子性格内向。目前不知道其性格特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这很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在幼年或童年时期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

我们临床心理干预中就接触过很多这样的青少年。家长说孩子从小性格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家长和孩子都以为这是天生的。

但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寻找原因时,却发现是因为孩子遭受过一连串创伤事件。

比如孩子被同学欺负,被老师不公平对待,家长没有及时重视、解决;比如家长在一些事情上,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甚至说教、批评,导致孩子不敢表达自己……

这类心理创伤都可能导致孩子内心敏感、不够自信,与人交流时感到焦虑、胆怯,进而表现为性格内向。

还有,宋清辉说儿子在小学时学习压力不大,没想到上初中才2个多月,就决定自杀。

哪怕从常理来看,这肯定不全是初中的学习压力造成的。就算表面上看是因为学习压力,那背后肯定有更大的心理问题。

比如他可能对学习成绩过分重视,追求完美,无法接受一时的落后和老师的批评;进而认为成绩不好了、老师不认可他了,就等于一切希望都没了。

这些心理问题在小学肯定就存在了,但宋清辉夫妇很可能都没有觉察,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重视。

那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过分追求成绩、“输不起”的心态?临床心理干预发现,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的大量实践发现,这跟父母的错误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有可能是他们曾对孩子过分严厉,要求和期待很高,孩子逐渐也认可了这套标准。也有可能是他们曾对孩子反复“过度夸奖”,孩子非常享受、兴奋,然后过分追求外界的认可,并对自己评价过高,接受不了一时的平庸和失败。

当然,这里面往往也有来自另外一些人的因素,比如家里的老人长辈和学校因素,甚至不排除宋清辉的儿子真的遭受过同学欺负。但父母的责任仍是最主要的。

还有,就算宋清辉的儿子过分看重成绩,不能接受落后,那他明知自己的爸爸是经济学者,妈妈是老师,两个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那他应该及时向父母求助,解决学习难题才对啊?何至于绝望到自杀?

这就涉及到更加根本的心理根源了,也就是宋清辉说的,他和妻子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出于一些原因,他的儿子不愿意向父母求助,说出内心的痛楚。这有可能是怕说出来会对父母造成烦扰,因为父母工作已经很忙了;又或者不想让父母失望,甚至批评他;也有可能是他觉得父母提供不了实际的帮助。

而这背后的原因,根据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很可能是宋清辉夫妇对他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了。平时亲子间聊聊日常生活、兴趣爱好,这没问题;但真正涉及到内心痛苦和困惑时,他不愿意说。

宋清辉曾说,儿子离开时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言下之意是并没有留下遗言。

可见这孩子对父母的眷恋和不舍其实很少,感情不深厚。他选择在家里所在的小区跳楼,可能是出于某些客观因素,但也不排除他内心可能对父母有负性情绪。

所以,宋清辉夫妇现在虽然有所反省了,但他们很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

而宋清辉的妻子是老师,也主要负责照料孩子,有可能她一直没有觉察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不妥,对儿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多一些。

(教师子女心理问题的文章:自杀学生的父母职业分布,排第一的是老师!第二、第三也令人意想不到!

总之,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的自我否定所导致的。这些心理创伤主要来自于不当的家庭教育,学校、社会及互联网等相对其次。

宋清辉夫妇失去了大儿子,虽然这是一起悲剧,是他们心中难以抹去的痛,但这也是他们开始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的一次契机。

希望他们能有意识地学习更多的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对待小儿子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这不只是他们减少工作量,增加陪伴这么简单,而且必须是高质量的陪伴,能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走进小儿子的内心世界,预防悲剧再次发生,也有利于小儿子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另外,如果他和妻子的婚姻关系有问题,也要积极处理,否则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

还有,虽然我没有深入了解过宋清辉的经历和为人,但在此次悲剧前,他在网上发表过一些评论,引起了较大争议。

这里面有可能是他在表达公开意见时不够注意技巧,过于片面或故意吸引眼球;但也不排除他有一定的人格异常,比较自以为是,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不排除有一定程度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希望宋清辉先生加强自我觉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网友怎么看待他、攻击他,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避免在无意识中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还有,宋清辉一定要注意此事对小儿子产生的心理冲击。

从他的叙述中可看出,他的两个儿子感情深厚,小儿子深受哥哥影响,也非常喜欢画画。哥哥的去世,无疑会对弟弟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很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而且由于宋清辉是公众人物,事发时又发表过一些不当言论,反被网友指责。所以小儿子可能会承受来自周围人的指指点点、议论,甚至是嘲笑和排挤。

这一连串的变故很有可能对小儿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使其出现情绪症状。如果宋清辉发现小儿子的情绪波动较大,一定寻求专业治疗,识别是否有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甚至是否有PTSD继发性的抑郁症,并及时接受专业治疗。

还有,这件事对他们一家人都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为了避免过多地激活创伤,尤其是保护小儿子更健康地成长,建议他们可以考虑搬家,离开事发的小区,甚至可以考虑给小儿子转学,或换一个城市生活,尽量脱离负性刺激。

宋清辉和妻子也是,如果发现自己难以从巨大的心理创伤中走出来,恢复理性、正常的生活,那也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治疗。

而且,宋清辉意识到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这是对的,但千万不要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以前,他和妻子可能也没有走进小儿子的内心深处,缺乏真正的关注。如果他突然对小儿子变得过度关注,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的话,小儿子可能非常不适应,心理压力很大。

而且,他要注意不能走另一极端,也就是避免对小儿子的生活、学习、出行安全等方方面面都过度焦虑和保护,更加要避免溺爱,这反而会对小儿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悲剧发生后的社会意义

宋清辉提到,在大儿子去世后,他之所以不断在网上公开表达想法和意见,绝不是为了消费儿子,而是希望儿子的短暂人生和悲剧能够产生一定的警醒效应和社会影响,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类似的一幕发生。

还有报道说,他计划写一本书,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用于怀缅;他还说妻子希望以后从事心理咨询行业,避免其他孩子也出现这样的悲剧。

如果他的本意真的如此,这说明他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如果他和妻子的自我反省不够深入、深刻,就很可能难以达到这个效果。

就像现在,很多人对这件事的评论仍聚焦于“双减”是否到位,认为是学习压力害死了孩子,而不是家庭教育的不当。这反而是一种误导,令真正的原因和危害难以被人看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年初,19岁的留美学霸张一得因抑郁症自杀去世。而他的父亲,正是广州著名的育儿博主“一得他爹”张岳。

一直强调科学育儿的育儿博主,儿子却因精神心理障碍自杀,这令人非常震惊!

张一得患病和自杀背后,肯定有家庭教育的责任。但儿子去世后,张岳并未深刻地自我反省,并未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的不当之处,还表示“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无知、愚昧的!而且容易误导信任他的父母群体和粉丝。

点击回看:育儿博主之子因抑郁症身亡,精神世界崩塌后的父亲和妈妈粉有何风险?

所以,作为公众人物,如果想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对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心理健康事业做贡献,就更加要具备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传播更加高效、科学、深入的教育理念。否则不但没有太大的社会价值,还容易好心办了坏事。

我对宋清辉儿子的离世感到遗憾和惋惜,以上的分析也不是指责宋清辉。从他日常分享的家庭点滴和事后的发声来看,他对儿子是非常疼爱的。他缺乏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难以看清背后的根源,这不是他的主观过错。

另外,我希望各位大V在评价类似事件时,比如校园欺凌、网络游戏成瘾、学习压力过大等热点事件时,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原因,而要对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有更多理性、深刻的认知。

否则大众看不清背后的根本问题和真相,毫无意义地“吃瓜”,这就达不到教训和启发的意义了。

这也是我们现在才写这篇分析文章的初衷。我们不是蹭热点,不是消费一条年轻生命,而是希望大家能真的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

尤其是关注此事的父母群体,希望你们主动去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尽量减少对孩子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建立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引领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