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静宁县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李继德

 李振堂 2021-12-09


1939年初,日军占领析县和宁武县后又侵占了静乐县、岚县,接着向晋绥边区领导机关驻地兴县推进。沿析岚公路修建据点,形成从东到西的封锁线,将我三专署和三地委辖区南部的静乐12区,岚县、阳曲县,北部的静乐347区及宁武、析县、崞县两部分横向切断。三专署三地委驻娄烦县,与北部联系必须经过东西封锁线。同时日军从南向北也修了许多据点,形成南北纵贯封锁线,将静乐竖割开来成为东西两部分。静乐347区和县上级联系必须过南北封锁线,绕路200里。在此之前日军封锁同蒲铁路,分割崞县的5区轩岗以南、楼板寨以西形成封锁线。日军目的是分段打击破坏,消灭我抗日活动,将我晋绥边区领导机关挤出这一地区,破坏我晋绥边区的统一领导并分段消灭之。

根据新的形势,为了更好的领导对敌斗争,19408月中共晋绥边区党委在晋绥边区第二次会议上决定:

1.新增设西北行政公署第六专署、增设六地委,领导日军东西封锁线以北的斗争。

2.在日军三条封锁线的范围内新组成静宁县(由静乐县37区、宁武县4区、崞县5区地区组成)。破坏日军东西横向、南北纵向及崞县的封锁线,在敌占区建立新的党的县级委员会,新的的抗日民主政府,形成新的抗日根据地,领导打击日军的抗日斗争。

晋绥三地委书记派李继德做第一任县委书记、县游击队队长、政委,打破封锁,坚持抗日活动以削弱日军力量,释放日军对我边区领导机关的压力。李继德要打开新的局面,面临新的挑战,194010月李继德来到静宁县。

静宁县大部分是丘陵和山区,境内山谷交错,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寒冷、缺水、人民生活贫困。静宁县面积3600平方公里,南北纵贯90公里。也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从康家会村打响。是晋绥边区东部屏障,在19408月会议后由晋绥六地委管辖。

静宁县的形势比宁武还紧张,四周18里路都是鬼子的据点,工作环境更加残酷。静宁县是沦陷区,到处是炮楼,日本鬼子在境内陆上挖了大大小小很多地洞,可以通向山上炮楼或其他地方以便进攻或防御。

日本人从193810月以后,把主战场放在摧毁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目标上,对我晋西北根据地不停地'大扫荡’。这时期李继德要建立党的县委组织和各区及基层党组织,带领游击队,指挥大、小战斗武装推翻日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反扫荡、发展生产、参加、支持抗日活动。

他一边打仗,一边还要做党的组织工作,他任县委书记,县党委成立后下设组织部、组织部部长刘天祥,宣传部部长邵兵,在鱼脊岭一带活动。他建立了基层党组织4个区党委,静三区书记李林、王斌在杜家村一带活动、静7区书记张文科、郭宪书在堂尔上一带活动、宁四区在怀道和东坊之间活动、崞五区在神仙堡一带活动。

1940年在杜家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刘震,政府部门有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司法、公安局、交通站,下辖4个区公所,在任家村一带活动。组织群众建立“静宁抗日救国联合会”联合会主任段晋炤、工运部部长栗贵人、建立农运部、青工部、妇女部,建立了静宁的抗日根据地。还要给八路军提供准确情报,配合大部队歼灭日军。党的文件就随身携带,装在裤子口袋里。

1941617日在宁化堡配合部队和日军作战中,李继德身披一件缴获的日本黄军大衣,敌人在后边追击,他带领部队爬上坡进入树林,因19406月他左前胸和左上臂受过枪伤伤及骨头,左臂伤没有完全好,使不上劲,这时军大衣滑落,他弯腰拉了一下衣服接着继续跑,就在这一瞬间一颗子弹打穿他的左大腿,如果再慢几秒钟这颗子弹就正中左胸。他跑的非常快,带着同志们安全撤下来了。途中同志们把他扶着爬在老乡的毛驴驮子上,腿上鲜血顺着裤子流满鞋壳都不知道疼。刚一撤到安全地带,他顾不上伤情,而是考虑如果自己牺牲了不能暴露党的秘密,不能耽误党的工作,就立即从裤子口袋里拿出党的文件,召集开会安排工作即时向上级做了汇报,一切安排好后才去查看伤情。这一次是左下肢股部贯通伤,也就是大腿被子弹打穿伤了筋。伤愈后导致肌腱机能减退,行动疼痛,伤残等级为三等甲级。

负伤后上级安排他暂时撤离工作养伤,说是养伤实际情况是自己抗,没有吃的、没有药品。药就是盐水,黑豆也不能保证天天有,所以养伤期间饿的患了严重的胃病,折磨了他后半生。为了防止汉奸、敌特告密,白天同志们和老乡把他抬到山上阴冷潮湿的山洞或废弃的煤矿洞内藏起来,晚上再从山上抬到村里寻找吃的东西。每次换药他都得在嘴里紧咬着毛巾,把泡了盐水的布条穿过腿上的弹孔来回的拉清洗伤口,疼的他大汗淋漓。疗伤中间伤口化脓他十分悲观,害怕不能再走路了但坚决不让锯腿,坚持了几个月,一天他让别人把马拉过来试着骑了一下,没想到还能骑,他高兴的说:“可以骑马说明我的腿好了”。

总之,李继德在党和上级的领导下,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聪明、机智、胆识过人,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的方式,准确分析敌情,配合八路军正规军把握适当的战机消灭敌人。密切联系群众,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和日军、皇协军、伪军、汉奸做殊死的斗争。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参加、支持抗日。推翻一个伪县政府、打掉几个伪县长和许多维持会,最终对宁武、静宁两县的抗日根据地建立、扩大、坚持和巩固的任务都完成了。

这一时期是李继德革命生涯历史中最积极、最勇敢、最艰苦、工作情绪最高涨的阶段,他走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在群众中建立了较高的威信,和当地老百姓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党和上级领导也对他非常信任和认可,经常夸他有游击战经验,对老百姓的基层工作做的好。

李继德从大腿受伤后,于194110月底离开静宁县,静宁县是中共晋绥边区在日军对静乐县、岚县、阳曲县、忻县、宁武县、崞县形成封锁线并包围的特殊历史时期建立,从建立到撤销只存在了5年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胜利开展了反扫荡、减租减息、静宁人民开始挤敌人,拔掉一些日军据点,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得到解放,静宁县的历史使命完成,于19463月撤销。

李继德作为静宁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游击队政委。在抗日战争中晋绥边区领导核心的命运受到威胁时,临危受命,不顾自己身体已经有伤、不怕流血牺牲、奋不顾身的在已经负伤的情况下再次负伤,为保卫晋绥边区抗日政权的安全,深入日军包围圈腹地内建立了党的县、区、村组织,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打击、摧毁了部分伪政权,端掉日军的一些炮楼,配合大部队消灭日军,震慑并破坏了日军的阴谋,为以后各届县委、县政府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