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山史话

 常熟老李jlr5mr 2021-12-09

作者:朱冠军

转自《常熟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福山,一则为“福港观潮”,二则为踏遍七峰。偶尔有人会询问乡人:福山究竟是哪一座?对此,乡人大约能回答出来者颇少。其实,如今称为殿山者即福山也。

福山,最早被称为覆釜山,皆因其形而定。早在南朝梁代,乡人即嫌其名太俗,后则借谐音更名为福山。这样,名正词雅,可谓两全其美矣。从那以后,因在山上造过佛殿和在山下造过大慈寺,加上南沙县治的建立,福山市镇才得以兴旺。但福山小丘之名不更,如今民间流传着的“福山大寺广烧香”的俗谚口碑就是明证。

大约是在明代隆庆年间,人们则因山根南边数十步外有一隆起丈许的小土石堆而易其名。把小土堆称为福山,福山则改名为殿山,这本末倒置的称呼,就连明朝的封疆大员也不同意,乘到福山镇台阅兵之机,阁部知完高公当场要县令下令一正其名,结果县令就在山下勒石正名,以示乡人。原碑置于山顶,1957年后散失。原碑为巨型青石,历经沧桑,字迹已漫灭不少。笔者经人提供线索,终于在福山中学图书室找到了。经两位文物工作者陆遵宏、杨民范摘录在一九五六年《人民手册》扉页上的正名碑全文。现加标点附录于下,以飨读者:

海虞东北,曙江与狼山相望者曰“福山”。自梁迄今,由来旧矣。世俗不察,指附近小阜为福山,福山转名曰“殿”。是何异例乎!岱宗梁甫耶?庚寅夏,阁部制宪高公按临阅兵,以阖井相讼讹误,谕令更定。爰勒石山麓,如其旧称。俾士民知山之自有主名,而命名之各有取尔也!是为记。福山口游常熟知县。

福山既己正名,那么她又为何是福山七峰之首呢?还是让我们从美丽的风景和美好的古迹这些方面来观察她一番吧。

直至民国初年,半山上还残存一圣帝殿,供奉着东岳大帝、黄飞虎之类的神像,据说塑得相栩如生。如今人们在半山腰旧殿的遗址上,还依稀可辨显露于地表的直径数尺的青石殿柱鼓墩,一棵高大的银杏直插云天,仍然可观当年规模。每年农历三月廿八,福山乡人都要举行庙会,大小寺庙及道观所供的各涧真人或是佛教神谛,或是民间的忠义关圣统统都要被抬往山顶圣帝殿“聚会”。如今还有当年“驾会”上山之路及接驾挤依稀可认,颇似东岳泰山的天街。

除了半山圣帝殿外,山顶另有一山猫殿,内有乡人专塑的张牙舞爪的“山猫”一只。据说是因对江狼山上寺院内有一只白鹤(塑像)每年到水稻扬花时节,就要飞过江来捣乱,它摄去稻禾精气,因此使无数稻子变成“白鞘”,山猫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它的克星。臆想既愚,雕琢亦陋,毁败亦快,从清末塑建,至民初,已化作断腿残肢土具。抗战以后,连山猫殿也成废墟一堆。如今山顶瓦砾准即为此也。

从山猫殿向东,还有一塔幢,亦是清代乡人集资而建,取名为“聚福塔”,为福山的镇山之宝,后来传说这砖塔上印有“聚福塔”字样的定制巨砖有压邪且驱敌百虫之效,故乡人中常有人从塔身上挖砖砌灶以驱蚂蚁。天长日久,塔身下部挖成大洞。一九六O年,经解放军某部修缮过一次,但从此以后,由于长期无人过问,乡人依旧故我。一九七八年秋季,终于整个倾颓,大好镇山之器,顿成瓦屑一堆。塔下曾有一深不可测之洞,或曰乃陈御史坟。传说此洞与对江狼山支云塔下之洞相、通连,由此曾产生过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传说。解放后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特地派人掩盖了。

在福山绿化之前,曾时有儿童在山坡上拾取到形似珠子的东西,用手一捏即成粉末,传说这是山上长出的佛珠,是后来因为山上藏了蛇妖而遭了雷击的缘故。

东山坡上曾有不少抗日将士墓,且有巨型青石碑一块,记载了当年十九路军抗击日寇的事迹,石碑在大炼钢铁时散失。山顶至今还有中国军队于抗日战争初期所修筑的水泥炮台一座,仍然比较完整。

一九七五年,考古工作者曾在南山坡挖得一六角形水池,据考证为宋代遗物。池底有用天然青石雕凿而成的数米长鏊鱼一尾,昂首南望虞山,栩栩如生。整个水池结构精巧,比例匀称,堪称佳作。现存于南京博物院。

值得一提的是,福山还与草头王张士诚太有瓜葛。据民间传说,元末草莽英雄张士诚从苏北泰州渡江而南下时,停驻于福山。士诚因其母贪恋故土,思得近便,且因福山为古吴南沙县治之地,再加上山水秀丽,物产富庶,大有建基业于福山的打算。惜乎后有谋士劝谏曰:福山前狼后虎(江北有南通狼山,江南有苏州虎阜),处于虎口狼牙之中,于大事不利。士诚终于从谏弃福山而建基于姑苏城,据传士诚有妃(或一女)曾葬于福山,现福山乡肖桥村就有金姬墩一处,即为其墓葬之处。另有一陈御史之墓,亦在山之东簏。山根西北边直至逃山脚下,今仍有一坚石为底,山石为岸,穿山而过的潺潺小溪,水质甘醇,深不可测。传说即是当年张士诚进兵江南时的通道。当地乡人称为山官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