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振亮教授: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5种辨证分型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12-09

王振亮教授:

王振亮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医药研究所所长、伤寒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




临证遵循“读仲景书,守仲景法,未尝守仲景方”的原则,师古不泥古,辨证严谨,用药精微,善于运用经方化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风湿免疫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的治疗形成自己独特的中医治疗特色。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王教授对本病的治疗经验,供临床优秀的中医师参考学习。


图片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中医学无AS之名,多散见于“竹节风”“肾痹”“骨痹”之中,治疗上有整体和双向调节的优势。


病因病机


AS的病机在内以脾肾不足、督脉亏虚为主,兼肝虚不荣,在外多为寒、痰、瘀,兼有热邪。


内外相合,相互影响,痹阻经脉,经络不畅,骨节壅滞,终致脊柱屈伸不利、僵直变性而成此病。




王教授临床发现,来诊时伴有纳差、便溏、畏食寒凉、舌苔白腻的AS患者很多,治疗时若不健脾助运、燥湿化痰,只温肾壮督,疗效常常不佳。




因AS病程长,患者长期服药,再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等,极易损伤脾胃。


脾虚化源不足,则无法培育先天;


运化水液失司则易聚湿生痰,痰湿弥漫,阻滞筋脉气血则见僵沉、身重。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反之,若肾虚督亏,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寒性收引,脉络绌急则血滞成瘀;

脾虚生痰湿,其性黏腻重浊,与内寒相结,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更易感受外来风、寒、湿等邪,内外“狼狈为奸”,阻滞气血运行而成瘀,最终痰瘀互结,痹阻筋脉骨节而发病。


图片

辨证分型


王振亮教授将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分为:


脾肾亏虚,痰湿痹阻型;


肾阳亏虚,寒凝湿阻型;


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型;


寒凝督脉,经腧不利型;


寒热错杂,络脉不畅型

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

腰痛汤、二藤附子汤、独活寄生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加减治疗,收效颇佳。


图片

1脾肾亏虚,痰湿痹阻型


症状:腰背、腹股沟酸胀困重疼痛,晨起腰僵明显,纳呆,便溏,嗜睡少神,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多白腻,脉缓滑。




治法:健脾补肾,燥湿化痰。


方用腰痛汤加减。


药用炒白术、干姜、炒薏苡仁、淡附子片、肉桂、炒当归、杜仲、怀牛膝、淫羊藿。




方解:


腰痛汤出自陈修园《时方妙用·腰痛》,是其根据“肾着汤”思想组方而成。


方中白术、干姜、薏苡仁健脾和胃祛湿;


淡附子片、肉桂、淫羊藿温肾阳,散寒凝;


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药理研究表明,牛膝具有镇痛、调节免疫以及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当归补血活血。全方共奏温补脾肾,祛湿除痹之效。



2肾阳亏虚,寒凝湿阻型


症状:脊背弯曲变形,背、腰、腿、膝冷痛重着,痛处固定,畏寒喜暖,面色白,舌红苔白,脉沉弱。




治法:温肾散寒,通经止痛。


方用二藤附子汤加减。


药用淡附子片、炒白术、茯苓、白芍、党参、青风藤、雷公藤、白芥子、狗脊、麻黄。




方解:


方中淡附子片温经散寒止痛;


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助运,祛除湿邪;


芍药通络止痛;


青风藤、雷公藤祛风湿舒筋脉,雷公藤的主要成分雷公藤甲素,可以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小板活化机制;


白芥子祛痰凝;麻黄宣通肌表阳气;


狗脊温通督脉。


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散寒,通经止痛之功。


图片

3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型


症状:腰髋酸痛或刺痛,眼干昏花,视物模糊,舌淡暗,苔白,脉弦细而弱。


治法:补肝益肾,化痰祛瘀。




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药用独活、桑寄生、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茯苓、杜仲、牛膝、党参、狗脊、细辛、延胡索、秦艽、防风等。




方解:


方中独活善除下焦风寒湿邪;


秦艽、防风祛风胜湿;


延胡索活血行气,其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狗脊、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细辛通络;


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养血活血,滋养肝肾;


党参、茯苓健脾资后天,以绝痰源。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补肝肾,益精血,强腰脊,袪风湿,通血络,止痹痛之功。


图片

4寒凝督脉,经腧不利型


症状:颈肩背疼痛,肌肉拘紧,活动受限,全身畏寒,手脚冰凉,舌质暗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涩或沉弦。




治法: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药用桂枝、白芍、当归、细辛、炙甘草、吴茱萸、通草、葛根、延胡索、桑枝、生姜、大枣。




方解:


《伤寒论》曰:“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中桂枝、吴茱萸、细辛、通草温经散寒;


白芍、当归养血和营;


葛根、桑枝舒筋活络,引药行上;


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生姜、大枣、甘草顾脾胃,调诸药。


全方共奏温经散寒,舒筋活络之功。


图片



5寒热错杂,络脉不畅型


症状:腰痛,踝、膝关节肿痛伴发热感,畏寒喜暖,纳凉易便溏,但服热药又易引起口疮、口干鼻燥、牙龈肿痛、大便干结等上火现象,舌淡红,苔薄黄,脉数稍滑或濡缓。




治法:通阳散寒,清热通络。


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药用桂枝、白芍、知母、生麻黄、淡附子片、生姜、生白术、防风、细辛、生石膏、炙甘草。




方解:


方中桂枝、麻黄、防风、细辛祛风散湿通络;


白术、附子温补脾肾除里湿;


知母、白芍养阴柔筋缓急;


石膏清热除烦,解关节肿热;


生姜、甘草和胃调中。


诸药相合,寒热同调,祛湿清热通络。


图片



临床用药加减


1.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者,加重楼、金银花清热解毒;


2.脾虚便溏明显者,加黄芪、加大炒白术量以健脾益气;


3.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者有上火热象时,加忍冬藤、生石膏清热泻火;


4.瘀滞较重,关节疼痛明显,加鸡血藤、延胡索、川芎活血化瘀,瘀血更甚,见舌质紫或有紫气瘀斑,髋关节刺痛者,加三七粉、土鳖虫破血逐瘀;


5.痰瘀痹阻较重,晨僵明显者,加白芥子、生麻黄、薏苡仁、胆南星以祛痰通滞;


6.脊背部疼痛明显者,加蜈蚣、豨莶草、苍耳子祛瘀搜风,疏通背络;


7.颈肩活动不利者,加葛根、桑枝、秦艽引药行上,舒筋活络;


8.膝关节肿痛者,加粉防己、川木瓜、露蜂房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9.肾阳不足,腰酸乏力者,可加用金匮肾气丸补肾助阳;


10.情志不遂,精神抑郁者,加香附、乌药、柴胡疏肝理气,以助肝用;


11.肝血不足,眼干昏花者,加菊花、枸杞、桑葚养肝明目;


12.肝肾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者,加二至丸、生地黄、牡丹皮滋阴清热。


图片



验案举隅


患者:孟某,女,31岁


图片

初诊:2013年2月26日


主诉:腰部疼痛4年。患者5年前产后出现下腰痛,曾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AS,服用西乐葆等药,效果一般,经人介绍来诊。




刻下:下腰痛,晨起腰僵,背部不适,纳差,畏寒喜暖,手脚冰凉,眠可,二便正常,月经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查体:右侧4字试验阳性,骶髂关节挤压试验右侧阳性。




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诊断:痹证(肝肾亏虚,血虚寒凝,兼痰瘀痹阻证)。




治则:养血散寒,温补肝肾,活血通络。


拟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炒当归10g,赤芍15g,桂枝15g,细辛3g,制吴茱萸6g,通草10g,炙甘草6g,独活15g,桑寄生30g,烫狗脊6g,怀牛膝30g,石楠藤15g,盐杜仲30g,鹿角胶(烊化)6g,金银花9g,淫羊藿30g,三七粉(冲服)2g。




生姜五片为引,7剂,水煎服,日1剂,同时给予来氟米特(妥舒)片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


布洛芬(芬必得)缓释胶囊,疼痛甚时口服,每次0.3g,每日2次。


图片

二诊:2013年3月5日


患者服药1周,效果一般。近来下腰和右腹股沟部位间断疼痛明显,晨起腰僵,但背部已无不适,纳差,畏寒,手脚冰凉,眠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边尖有红点,苔薄白,脉弦滑。




处方:炒当归15g,炒白芍12g,桂枝10g,细辛3g,通草9g,炙甘草6g,独活15g,狗脊18g,盐杜仲15g,醋延胡索25g,鹿角胶(烊化)9g,怀牛膝18g,桑寄生12g,雷公藤9g,炒菟丝子18g,金银花10g,露蜂房9g。




30剂,水煎服,日1剂。嘱继续按疗程服用来氟米特,痛甚时服用布洛芬胶囊。


图片

三诊:2013年5月2日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已停服止痛药,晨起偶有腰僵酸困,纳差,身畏寒,月经期偶有头晕,舌淡红,边尖有红点,苔薄白,脉弦滑数。




处方:上方去金银花、露蜂房、狗脊,加砂仁(后下)6g,石菖蒲15g。15剂,水煎服,日1剂。




2013年11月7日


因月经量少来诊,述服上药后腰痛未作,惟天气变化时背部偶有不适。


图片

按语


患者发病于产后,气血亏虚,冲任损伤,精气耗损。


任主胞胎,冲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冲任虚损则肝血不足。


肾藏精主气化,腰为肾之府,精气耗损,肾虚不荣则腰痛;


火不暖土,中焦失运则纳差、化湿生痰。


肝肾不足,风寒湿邪趁机而入,着而为痹,再加恶血阻内,痰瘀互结,更致腰部脉络不通而疼痛、僵硬。




同时肾虚督亏,温煦失职,则


畏寒喜暖,腰背不适;


寒客血脉则手脚冰凉;


脉弦滑为痰瘀痹阻、寒邪侵袭之象。




故辨证为肝肾亏虚,血虚寒凝,兼痰瘀痹阻证。


治宜补益肝肾,养血散寒,祛邪通络,


选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加盐杜仲、怀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


#烫狗脊、淫羊藿温补肾阳;


#独活、石楠藤祛风湿而活络脉;


#鹿角胶益精养血;


#三七粉增强活血化瘀之功;


#金银花清热,防止寒凝郁积之热。




二诊时背部不适好转,而疼痛加重,余症同前,考虑病程长,服药一周尚短,仍按上方加减,


去吴茱萸、淫羊藿,加菟丝子助阳益精;


疼痛加重,赤芍换为炒白芍以通痹止痛,再加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去石楠藤,加雷公藤、露蜂房,增强祛风湿除痹之功。




三诊时,症状大减,


去金银花、狗脊、蜂房,加砂仁以醒脾开胃;


加菖蒲通窍安神,祛络中之痰,


药证相应,故终收佳效。


图片

图片

总 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