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扰影像科的这一安全隐患,如何破!

 火星上的云2030 2021-12-09
Image

声明

  • 以下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不支持以任何形式转发给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有违反,责任自负。

  • 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 以下内容之著作权归相关著作权权利人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需事先取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分享嘉宾

王姝丽

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


课题框架

碘对比剂外渗的相关概念

1.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概念

是指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因各种原因导致对比剂外渗于血管外周组织,组织间隙因渗透压梯度改变,使细胞内水分转移至组织间隙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多种原因致使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1]

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多种原因致使非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1]

2.

Image

备注:血浆渗透压280-340mOsm/L

3. 对比剂静脉外渗的损伤机制

细胞毒性:对比剂渗漏于外周(尤其是皮肤组织),可产生局部急性炎症反应,并在24—48h达到高峰

机械性压迫:机械性压迫的程度与外渗量直接相关

渗透作用:高渗性对比剂使得局部组织渗透压升高

Image

4.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临床表现

为穿刺处局部皮丘样肿胀

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

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

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甚至出现组织溃疡和坏死

5.等渗对比剂舒适度优于次高渗对比剂

Image

1. McCullough PA, Capasso P. BMC Med Imaging 2011; 11: 12

2. Palena LM et al.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4; 84(6): 1019–25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

Image
Image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预防

1. 指南推荐

Image

2. 注射护士职责

1)检查前

向患者讲解检查的注意事项

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做好与技师的沟通

签署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

做好患者检查前的评估

2)检查中

穿刺血管的选择

穿刺方法

穿刺工具

穿刺部位的固定

再次确认和沟通

3. 注射技师职责

摆放病人体位时注意穿刺部位,尽量避免手,肘等部位的弯曲,以免形成阻力。详细交代检查中配合事项。

连接高压管道前:观察导管内有无血液回流,确定后再连接高压管道并试注水。

静脉预推法:注射对比剂前检验穿刺血管有无损伤,确保血管无渗漏。可进行2-3次试水,试水无误后方可注射对比剂。试注水时监测注射部位,做到“一看二摸三感觉四询问”,确保血管畅通。

注射速率:注射前根据患者血管条件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注射速率。

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动态观察增强图像,监测对比剂进入血管情况,及时发现外渗。加强风险意识。

加强与护士的沟通:重视患者申请单,注意申请单上的提示和标识。

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处理

1. 评估外渗程度

Image
Image

2. 及时处理

轻度外渗: 多数轻微,无需处理,注意观察。做好患者的解释和安抚工作。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中、重度外渗:

抬高患肢,抬高程度以不影响动脉血流入或静脉回流为准。

肿痛部位早期用50%硫酸镁冷湿敷,或者用0.05%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具体做法:无菌纱布浸湿50%硫酸镁,覆盖在肿胀部位及其上下10CM   的肢体部位,也可将碎冰装在塑料袋内,包裹肿胀的肢体,要求超过注射部位上下部位关节,注意防止冻伤。24小时内禁忌热敷。

严重者口服地塞米松,每次5mg,3/d,连用3d。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静脉滴注,

渗漏局部出现水疱,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疱液,再次消毒后以无菌纱布包扎,防止局部感染;可以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涂抹局部,重复用时洗掉表面陈旧药物。

除非局部肿胀明显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原则上禁止切开减压。

3. 交接和记录:高压注射的速率,渗出的对比剂种类,剂量,患者的主诉,局部表现,采取干预的措施,后续注意事项联系方式等

4. 对比剂外渗随访

小结

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是由于受检人群基数大,发生渗出患者的绝对数不容小觑,而且由于受检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心脑血管、内分泌疾病患者和曾经接受过放化疗的肿瘤患者,这些患者血管自身条件差、脆性大,从而发生外渗的潜在危险性也增大,且愈后也较差。因此希望在发生对比剂外渗时,通过我们严密的观察和配合,将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剂量控制到最少;通过我们积极规范的处理,将对比剂静脉外渗造成的不良后果程度尽量减轻到最小。努力避免患者皮肤坏死和溃疡的发生。

早预防早处理,将对比剂静脉外渗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本文之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内容中出现任何药品并非为广告推广目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进行处方,请严格遵照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本公众号运营主体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