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奇案:新娘成婚日救乞丐,半夜,乞丐:换我救你

 老大姐嗨 2021-12-09

万历七年,在盐城某村,一个名叫张生的男子娶亲,新人成婚送入洞房,半夜时分家里却着了火,新郎被烧焦,在他旁边却无端多出一个头颅。

这个头颅是否是新娘的?如果是新娘的,凶手为何要留下一个头颅?

文章图片1

一、成亲日路遇乞丐,善良新娘带回家

张生父母早亡,独自一人在家务农,靠种地为生,因为他为人老实本分节俭,因此攒钱盖了三间屋子,还买了一头黄牛。

到他20岁这一年,媒婆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何必孙家庄的人,长得很漂亮,家境也富裕。

张生很开心,觉得命运终于眷顾自己了。

成婚这一日,孙家吹吹打打将新娘子送了出门。

文章图片2

走到半路,忽然狂风大起,原本晴好的天气忽然就转阴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送亲的人赶紧将新娘子送进了路边的破庙里多雨。

这时,一个满面污垢,衣着破烂的乞丐走上前来,问孙氏是不是成亲的。

孙氏坐在花轿里面,头上又盖着盖头,因此也看不见乞丐的面容,只轻轻地应了一声。

那乞丐却说自己多日没有进食,实在饿得不行了,想去新郎家吃酒席。

孙氏是个心善的人,就同意了。

一旁送亲的人纷纷说这样不吉利,孙氏是就说,那就让乞丐跟着到门口,到时候拿点吃食出来给他就可。

话音未落,天又晴了,送亲的队伍怕耽误了时间,赶紧又赶路了,只是这次,那个乞丐远远地跟在队伍后面。

进了屋,孙氏和张生拜了堂,她也不忘嘱咐身边人送一些馒头给门外的乞丐。

张生听了原委,更觉得自己娶的女子是一个良善之人,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张生平日很喜欢帮别人的忙,所以这一天来帮忙和祝贺的宾客的人特别多。

张生性格老实,别人劝他喝酒他也不会拒绝,等到宾客们都回家时,张生已经醉得不成样子了。

他踉踉跄跄地走进了卧室,新娘子戴着盖头端端正正地等着他。

他伸手揭开盖头时,腹中却突然传来一阵剧痛,顿时双眼一黑,倒了下去。

没多久,张家邻居便发现张家走了水(火灾),邻居赶紧敲了锣,全村人从梦中惊醒,听到是张生家走水,赶紧拿着桶打水灭火。

等到天亮时,火终于灭了,幸亏张生家的房子四周都是空地,因此没有波及任何一家人。

村里人因为没有见到张生和孙氏从房间里跑出来,心里也知道他们凶多吉少了。

胆子大一些的保长就带人进屋去,只见里面凌乱不堪,各种锅碗瓢盆满地都是。

而卧室的地上躺着一具烧焦的身体,已经分不清是男人还是女人了,烧焦的炕上还放着一个烧焦的头颅。

一个身体两个头看起来很不寻常,保长心想可能和命案有关,于是赶紧报告了知县。

杨知县赶紧带着仵作到了现场,经过查验,躺在地上的是男性,而床上的头颅已经分不清男女了。

杨知县陷入了深思:这头颅是否是新娘的?如果是新娘的?那么身体去了哪里?凶手为何单独放一个头颅在现场?

二、知县为查真相扮客商,顺藤摸瓜擒凶手

没多久,孙家庄来了一个客商,这个客商自称是收枣子的,他还带着两个伙计。

客商来到了孙梅家门口,就进门讨口水喝。

孙梅父母很是客气,给他沏了茶水,还和他闲谈起来。

客商便问到:见你家门口还贴着喜字,可是刚刚有喜事?

谁知孙老汉却叹了口气,说:我这闺女出嫁五日了,也不知道为何还没有回门,今早才让我儿子去女婿家打听,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客商又问:看来令千金定是嫁了个良婿,对方舍不得她回来哩。

孙老汉眉头紧皱说:说起我女儿,那是十里八村难得的长得好的女子,只可惜……

孙老汉似乎有难言之隐,但是他的样子并不想算盘说出来,客商也不好再打听,带着两个伙计就离开了。

客商出了门,就到村里转悠,后来遇到一个妇女,就打听孙梅的事。

那妇女说:孙梅是个好孩子哩,孙老汉家里富裕,要不是王应思那个无赖,他怎么舍得把女儿嫁得那么远?

客商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瓜子递给那女人,女人继续说到:王应思自小爹妈去世了,也不成器,整日偷鸡摸狗,后来还看上了孙梅,还扬言要娶孙梅。

女人吐了口瓜子壳,说:这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孙老汉怕女儿遭殃,急急忙忙托人说媒,不要求对方有钱,只要老实肯干就行,这才嫁给了张生。

客商又问王应思最近的去向,那女人说:他整日不着家的,这几日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其实这客商就是杨知县所扮,这时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于是他就让人画了王应思和孙梅的画像,分到何处去缉拿。

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大概一个月,终于有人在县城一个赌坊里抓住了王应思。

王应思一被带到大堂,不等杨知县拷打询问,他就招了。

原来他自幼就喜欢孙梅,可惜父母去世得早,家里也没有什么家业,又无人管教,原本想好好过日子,可是后来结识了一些狐朋狗友,最后迷上了一些不好的爱好。

随着孙梅的年纪大了,他也怕她嫁给别人,就托人去说媒,谁知孙老汉不同意,还将媒人带去的东西丢出了门外。

王应思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就放话一定要娶孙梅,孙老汉一着急,就把孙梅嫁给了张生。

王应思打听到张生一无所有,心里更不是滋味,于是恶向胆边生,在孙梅成亲这日,他挖开了村里一个刚去世没多久的女人的坟。

他原本计划营造张生和孙梅葬身火海的假象,然后再强行带走孙梅,无奈这个女人太重,他就只好割了头颅。

那天,他偷偷潜进了张生家里,躲在床底下,等孙梅进了房间,他就用布堵住了孙梅的嘴,将她藏在床底。

然后他自己扮做新娘,坐在床上等着张生,张生一进屋,他就一刀捅在他肚子上。

然后他就把带来的头颅放在了床上,然后把油灯的油倒在张生的身上,点燃火,然后逃之夭夭。

杨知县问他孙梅的去向。王应思说:等我点燃油灯想将孙梅带出去时,却发现她根本没在床底下,可能是趁我不注意跑了。

杨知县大怒,说:大胆恶徒,你若将她双手捆住,又用布堵了她的嘴巴,她如何逃得出去!定是你将她藏起来或者卖了,还不从实招来。

可是任凭如何拷打,王应思还是矢口否认,说他确实没有将孙梅带走。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难道孙梅长了翅膀飞了不成?

三、好心有好报,被救女子以身相许,最终成就美好姻缘

王应思被打进了死牢,可是孙梅没有找到,这个案子也就无法了结,杨知县为此头疼不已。

过了几天,县衙里来了一个男子。

只见这男子身上穿着锦衣,头顶上带着华丽的男子,看起来气宇轩昂,非常俊美。

杨知县不知道对方的来头,自然也不敢怠慢,便问男子来者何人。

男子跪下行礼,说自己是盐城林府林道。

盐城林府,乃是盐城数一数二的富户,杨知县问他有何事。

男子说自己是代人来告状的,所告的正是死牢中的王应思。

事情还要从孙梅成亲那日说起,那时,林道父亲外出办事,林道被家中庶母迫害,流落在外乞讨,被迫居住在破庙中。

因他不会讨饭,城里的乞丐们也都欺负他,所以他总是饿一顿饱一顿,遇到孙梅的时候,他已经饿了好几天了。

为了活命,他壮起胆子跟新娘讨要吃的,想不到这个新娘十分善良,竟然让他跟到了新房,还给了他几个大馒头。

他坐在张生家门外吃馒头时,看到一个鬼鬼祟祟地男子拎着一个包袱混在人群中,进了张生家里。

林道便从后院翻了进去,他看到那男人进了新房,他担心男子对孙梅不利,就偷偷躲在窗下,用手指戳破了糊窗的纸。

他看到男人将孙梅塞进了床底,心里暗叫不好,可是又不敢贸然进去,就躲在外面等待机会,

没一会,喝得醉醺醺地张生进了屋,林道看到男人杀了张生,趁着对方手忙脚乱的泼油点火时,他偷偷进了屋子,抱着孙梅从窗户翻了出去。

他带着孙梅回了破庙,孙梅哭着告诉他,那个男人叫王应思,是个狠人。因为担心对方还在找孙梅,于是他们就躲在破庙里,白天他出去乞讨,晚上两个人却恪守本分,和衣而卧。

过了几天,林道的父亲回家,将庶母赶了出去,又着人将他找了回家,他就将孙梅也带了回去。

等他料理完家里的事,才听说杨知县抓了王应思,于是便代替孙梅前来告状。

事情真相大白以后,王应思被处绞刑,孙梅也回了孙家。

但是林道对善良的孙梅念念不忘,等她为张生守丧三年以后让媒人上门提了亲,两人恩爱一生,育有两子一女,日子美满,寿终正寝。

二妮有话说: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孙梅原本是不幸的,但是因为她的一个善意的举动,让自己得了救,还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而王应思是一个偏执的人,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人,竟然做出这种恶事。

而林道,也因为自己的知恩图报得到了孙梅的青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