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杨书文:【冬天里……】(散文)

 三秦文学 2021-12-09


冬天里……

文/杨书文

小时候,和几个要好的小朋友在一起,经常争论起一些幼稚的问题。
冬天好还是夏天好,就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到现在,这个问题我也没想清楚。但有一点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在一年四季中对冬天记忆最深刻,印记最深。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
雪后的早晨,小城的胡同里太静了。天还没有放晴,路上有厚厚的积雪,小城家家户户的房顶上,路旁斑驳的土墙上,都 堆着白白的雪。我背着母亲缝的花书包,头上戴着一顶狗皮帽子,身着家做的棉袄棉裤,脚下穿着一双毡疙瘩,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向学校走去。脚下的毡疙瘩实在太沉了,走上一段路,我就会停下来大口地喘着,呼出的热气盘旋在帽耳上,瞬间就蒙上一圈白霜。路边的土墙上粘着片片的雪,在黑色的墙上呈现出奇奇怪怪的图案。土墙映衬着白雪,白雪晶莹玉洁,我竟然情不自禁地舔了一口。从此,我才知道了冬雪的味道。
冬天里, 在校园里除雪是一件快乐的事 。说是一次劳动,不如说是一场游戏。

扫雪、铲雪、抬雪。我们在雪地里跑着、滚着、嚷着、追赶着, 尽情地撒着欢。皮帽子甩了,棉袄敞开了。那一刻,一切都抛到脑后了。什么上课呀,作业呀,老师的训斥呀,爸妈的叮嘱呀全忘了。快乐和满头蒸腾的热气萦绕着我们。
冬天里,最烦人的是教室里取暖的火炉。在我的记忆里,冬天的教室永远是冰冷的,那个小小的火炉从来也没有把教室烧热。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享受过坐在火炉附近座位的待遇。
记忆中,低年级时,冬天的早晨 会有班主任生炉子。到了高年级同学们轮流生炉子。但是麻烦来了,有的轮值的同学不会生炉子,经常耽误大家上课。后来,老师九指定了两个年龄较大,又会生炉子的同学,把这件任务担了下来。
六十年代的取暖用煤和引火柴相当紧缺。煤是国家划拨的,引火柴要靠学生来解决。开始是以班为单位,到山上去拾柴,后来因为出了一些小事故,就动员学生单独去拾柴,然后交到学校。学校放煤和引柴的仓库 是个重要的场所,每天都用一把大锁锁着,只有每天课前开放,由各班的值日生前去领取每天的取暖用煤和引柴,有管后勤的老师凭票付给。计划经济的传统教育,实际上从这时就开始了。煤不够用,大家就想方设法去煤库里去偷。虽然多次被后勤老师擒拿,但也无所谓。因为这是班主任暗示大家去这样做的。
塞北的冬夜很长。经历了又一个寒夜,在北风啸叫着滚过屋顶的早晨,总是母亲第一个起床。她会摸索着在黑暗中把已经熄灭的炉灰,一点一点地从炉子里掏出来。然后,轻轻地端到院外用筛子筛过,把里面没烧透的煤核检出。再返回屋内,用一小把引柴,小心翼翼地把炉子点燃。一缕柴草的生烟味从炉子的缝隙中飘出来,弥漫在冬日清晨冰冷的小屋里。我、爸爸、妹妹们知道,又一天来了,该起床了。
冬天的傍晚是最令人留恋的。燃烧了一天的火炉,把小屋烧得暖烘烘的。全家人都依偎在火炉的周围,谁也不愿早早地钻入冰冷的被窝。一个也不停歇的奶奶,感觉到有些累了,摸出了她的长长的旱烟袋。她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唠着嗑,一边又吆喝着我,拿出两个土豆,放到炉子下面的灰洞里烤上,以备明早吃。冬天里,爸爸会加班到很晚到家。他会顺便在小摊上买上一个烧饼,到家后悄悄地放在我的枕边。给清晨醒来的我,预备一个惊喜。
冬日里的嘎斯汰河会随着沿凌水不断地扩展蔓延,宽阔无垠,平滑如镜。院子里的小朋友们,在每个星期天里,都要背上冰车去赛冰车。风溜溜的冰面上闪着粼粼的光,我们坐在冰车上顺风而下。比谁的车快,比谁溜得远,比谁不会翻车。我们欢呼着,我们大笑着,我们燕子一般驶过冰面,哪怕摔得满身泥水冰屑丝毫也不在意。

河谷里 风越来越大了,天越来越冷了,手冻僵了,脚冻也麻了,身上凉飕飕的。这才想起该回家了。佝偻着身子,背上冰车,带着一身冰屑,狼狈地回家了。
又是一个冬天。在经过数日的秘密准备之后,夜间十点左右,我和院子里几个要好的朋友去城外庄稼地里的一口枯井里捕鸟。冬天的夜晚寒气逼人,我们个个冻得手都伸不开了。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展开从家里带来的一块破毯子,盖上井口。哆哆嗦嗦地点燃了一些干草扔下井去。枯井中果然有很多鸟,见到烟火乱飞乱窜起来。可是,我们事先做准备时,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把鸟哄起来怎么抓鸟。冻了大半夜一只鸟也没捉到。大家互相埋怨了一阵后,只好乖乖地回家等着挨骂了。
小时候,阴历、阳历,节气、月份都不懂。只知道,天越冷,离春节越近,就快过年了。每到数九,室外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以下。奶奶就会很兴奋。她老人家亲手把亲戚邻居送来的羊骨头、猪蹄、血肠,单位分的几条鱼、几斤酸梨,装在袋子里或者纸箱里,放在外面冻起来,预备过年吃。临近春节,奶奶还在锅台后,做了一个牢笼,把平时散撒的大公鸡放在里面,单独饲养育肥。进入腊月,奶奶高高兴兴地宰了了大公鸡,在收拾好的白条鸡上冻实后,外面包上纸,就挂在装杂物的门房里。过了两天,奶奶去门房拿东西,发现那只鸡有些不对头,摘下来轻飘飘的。仔细一看,里面的鸡肉已经被老鼠吃光,只剩下了一个鸡壳了。这只可恨的耗子,奶奶骂了它很长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个幼稚的问题。冬天是什么?
岁月轮回
冬天去了,又来了
来了,又走了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冬日如流年
流年如水,流年如风。
冬天是寒冷的
但冬天并不全是寒冷
冬天沉默着,但没有沉睡
冬天的嘴角会带着轻蔑的笑
冬天的眼角会含着痛楚的泪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杨书文,笔名塞汉塔拉。内蒙古赤峰市人,六十九岁。现居西安。曾在内蒙、赤峰市各种报刋(刊)上,发表各种文体的文章、作品。现仍笔耕不休。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杨书文:【大雪】(外二首)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89期)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留下,好吗?】(长篇小说连载三十五)

【三秦文学】袁胜民:【邢经理爱情的悲凉底色 ——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爱情——留下,好吗?》人物塑造浅议】

【三秦文学】邓汉章:【咏雪】(诗词七首)

【三秦文学】刘学高:【塞外名城昭君墓】(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喝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