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抛课堂现场Tacker了一下

 新用户5228KeDY 2021-12-09

正在讲平抛运动,再有一或两节,必须结束新课,否则后面干扰和影响实在太多。

所以在讲必修II的抛体运动这一章时,就想着单元教学它一下子。单元教学还是省课时,单元教学还是结构能力强,不容易在赶课时的时候造成课时与课时间的碎片。

谁是核心概念呢?

经过这两年的单元教学体会和感受,越来越体会到,不同的学生,最好有不同的核心处理教材的意识:

核心概念过于抽象,经常造成课堂难于调动;核心方法不好直观化,经常造成老师干巴巴处于辩论之中,不明所以的学生只是看着热闹;核心任务或活动因为面临真实情境,把真问题转变成书面问题、练习模样的问题,又太过于考验学生思维和能力。毕竟没有经过该单元内的知识点的训练,这种学习要求就显得高了。

但能激起兴趣的,似乎仍然是核心活动。

于是曲线运动这一章,就把方法和活动模糊了起来,就是使劲研究曲线轨迹的时候,突出合成与分解,用合成与分解就能够把一切曲线运动的章节单元起来。这是物理思维那几个条目的突出。

讲平抛的时候,其实早已经在小船渡河与红蜡块那儿研究得差不多了,到了平抛,无非是归纳、总结和提升了。这样课堂上的一个重点时间就是投放在实验上。

实验当然可以用各种厂家各种仪器,但都不如告诉学生“随手你就能玩实验”的好。这样就打算冒一次险,课堂上当场用胶带圈、课桌边和Tracker实验,验证性的,成功了最好,不成功也会失去什么。

早晨的时候,让一个小伙伴当助手,大体估摸一下时间,大约7分钟完成了。然后课堂上,把教材里面4幅图的要点拎出来,实验目的、条件控制、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结论一通揉巴,接近10分钟,全部现成Tracker成功,效果不错。

找个参考尺子,手机录普通视频就行,然后微信传到电脑里,再拖到Tracker里,现在逐点追踪,别自动跟踪,逐点追踪是“频闪照相”的意思,于是得到x-ty-t图象,可知两分运动的性质,同时yx2

由于巨大的误差和阻力的干扰,不可能拿它去计算实际数据,但计算方法的讲解,影响不大,尚可一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