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十力:为学的关键何在?“心”“思”的关键何在?

 经史博物馆 2021-12-09

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中有《答韩生》、《再答韩生》两封信。它们都在讲述一个道理,可连起来阅读。

讲什么道理呢?就是讲为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在哪儿呢?就是你得擅长“思”,要让“思不出其位”;一旦“思出其位”,就会失去“心”之大体,转而变成耳目等官能的奴隶——于是,人与动物的差别处也将丧失,实为可悲。

 “思”是什么呢?

熊十力说:“思之发虽不能不藉耳目官能为用。思确是一心内敛,以主宰乎耳目官能,专一融摄义理才叫做思。”

王船山说:“只思义理便是思,便是心之官;思食思色等,直非心之官,则亦不可谓之思也。”

就是说,为学的关键是要你的心思专一地放在探究体悟事物表面背后的义理上,要真正发挥“人心”之妙用。而不要放在耳朵眼睛所听到所看到的那些声色上。一旦放在声色等上面,则“人心”之本体就被小体(耳目官能)奴役,欲望层出不穷,越陷越深,免不了就迷失了,就很自然地出现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聋、盲、爽、心发狂”。

那么,“心”究竟是什么呢?

熊十力称:“只有明睿作用专一内敛,这才是心。否则无心。”

“心”与“思”紧密相连。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元只在心上守定着用功,不许寄在小体上用。以耳目有不思而得之长技,一寄其思于彼,则未有不被其夺者。对于这段话,熊十力称其“精察入微,才分明显出思之所以为思了”

在信中,熊十力还指出:“一般人大概没有思维作用,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为什么这样?笔者觉着自己还是先不要多阐释为好。现将熊十力的这两封信的内容录于其下,读者可以细细品察:


《十力语要.答韩生》

吾前日面谭一般人不会自察识他曾否有思维作用,吾子却不肯印可,以谓人都是善用思的,何可如此菲薄人?子之意固厚,然于“思”字未了在。

王船山先生《读四书大全说》云:“只思义理便是思,便是心之官;思食思色等,直非心之官,则亦不可谓之思也。”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元只在心上守定着用功,不许寄在小体上用。以耳目有不思而得之长技,一寄其思于彼,则未有不被其夺者。”此段话精察入微,才分明显出思之所以为思了。

须知:思之发虽不能不藉耳目官能为用,(此中“用”言犹云工具。)但思确是一心内敛,以主宰乎耳目官能,专一融摄义理才叫做思。

若心外驰而不得为主,即寄其思于耳目官能,便以小体役其心而夺心之用,(小体谓耳目官能。)乃为食色安佚等等是殉焉。此殉于食色安佚等等之思,据实则本不是思,只是耳目夺心之用而自逞其技,所以成乎聋、盲、爽、发狂,如老氏所呵也。

心不宰乎耳而任耳夺其用,则耳殉没于声而失聪,故聋也;心不宰乎目而任目夺其用,则目殉没于色而失明,故盲也;心不宰乎口而任口夺其用,则口殉没于味而失其正,故爽也;心不宰乎四体而任四体夺其用,则四体殉没于散乱,故发狂。

吾子谛察一般人的生活,几曾把握得他底心住,使不被夺于耳目官能,外驰殉物而能保任其心,以宰制耳目官能、显发思底妙用、融摄万理而无滞耶?(吾子谛察至此为句。)

所以,一般人大概没有思维作用,直不自察识耳。

熊十力照片

《十力语要.再答韩生》

闻吾说思,已有领悟。但于“心纯属内敛”之说犹乏深解。子能不以所未解者为已解,此甚可喜。为学最怕轻心人,遇事肤泛过去。

只有明睿作用专一内敛,这才是心。否即无心。内敛者,谓不随耳目官能迷乱奔流故。唯然,故能主宰耳目官能而神其用。(此中“用”者,作用之谓。)禽兽有知觉运动而不得谓之有心,以其精神作用不能内敛故也。人禽几希之异在此,其可忽哉!

佛家《阿含》说“系心正智正念住,守护根门”,与孔子告颜子“四勿”之旨,皆指示真切。(即以心不随五官流散,故成为心也。)

《易系传》曰:“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曰观曰察等者,何常废耳目等官能而不用?只是神明为主于中,(神明谓心官,即思也。)发之于耳目等官能,而交乎天地万物,尽其观察之妙用,而复其性分上物我一体流通无碍之本然。此即“思不出位”之义也。

若下等欲望之思,便是思出其位,而为耳目等官能所役,以从乎欲而殉没于物。故云思出其位。言其被役于小体,而不是心之官也。

(张建安核校并重新分段于2021年年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