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拓展之路:找数学、讲数学、画数学、做数学

 一线教师丁爸 2021-12-09
今天用一个简短的篇幅,来讲讲,本学期以来,我在数学教学,特别是在数学拓展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结合自己过去几年的数学教学,加上本学期三个多月的摸索。
现在,我的数学拓展,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

1、找数学。
即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这是让一年级孩子,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最为直接的方式。
在刚开始学习数字之前,我们就让孩子在生活中找找数字。
后来学到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我们就让孩子在生活中,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不仅找到,还需要仔细观察、用手触摸。
接触这些立体图形,则是大大弥补了课堂教学的遗憾。在课堂上,一下子不可能让孩子,接触感受那么多真实的立体图形。
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做数学
生活的素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关于这一块,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有更多寻找的机会。

2、讲数学。
就是数学讲解了。
在过去几年间,关于数学讲解,我已经用了很多篇幅去阐述,也是我每次分享必讲的内容。
一篇讲透“数学讲解”
这一轮的数学讲解。
又有新变化。
一是加入读题训练。
一年级读题训练极简流程
二是加入亲子互动。
数学讲解月度挑战赛的几点思考
以上两点变化,我也写了相关思考。

3、画数学。
这一次,我把画数学,提早到一年级开始。
原先是在三年级开始教孩子们用思维导图。
现在发现,画图可能是孩子最为喜欢的表达方式,孩子不会写字,但是已经能用画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在孩子没有进入小学阶段之前,画画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爱好。
你看,每一年的新生入学问卷调查,问孩子有什么爱好,孩子肯定说,我喜欢画画。
可能对孩子来说,画图是一种更加娴熟的表达方式。
再是低段的孩子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画图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脚手架。
几次画数学作业下来,让我惊叹不已。
本周末的数学拓展,我们也将创作“我的一天”时钟漫画。
加减混合 | 画数学
连加、连减 | 画数学
加法的意义 | 画数学

4、做数学。
则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以作品的方式,浸入式学习数学。
刚刚在前几天,刚让孩子自己制作了时钟,这就是一次“做数学”活动。
好看的时钟,都是有灵魂的!


写在最后:
我怎么想到这些数学拓展方式,一方面是持续不断关注这些方面的资讯,看相关公众号、看专著。另一方面,则是每天备课的时候,对着教材,发呆神游,想想教材的某些素材,怎么改编,可以变成一次数学拓展活动,
当然了,每天精力实在有限,涉猎也有范围。只能想到一个点子,马上投入行动,在行动中,不断调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