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在中国书法史上,特别是书法理论上,绝对算得上牛人一个!他出身寒微,官小职卑,少有墨迹传世,却凭借一纸书谱,昂然矗立于书坛几千年而不倒,书谱艺术成就之高,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书谱》在书法史上,是杰出的文书合璧的优秀作品。凡三千七百余字,字字珠矶。溯源流,评名家,辨书体,述名迹,论笔法,说临创,启后学,遍及书学各个领域,文辞优美,行文流畅,一一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孙过庭一生精研书法,至死不渝,《书谱》是其一生书法经验实践的总结和精华。绝非泛泛之论,是中国书法理论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被历代学书奉为圭阜,视为座右。 作为一名学书者,如果没有研读过《书谱》,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懂书法!《书谱》内容详实,信息量巨大,其见解独到,论述精辟,对我们学习书法,欣赏书法,认识书法有莫大的帮助。 现以行文先后为序,撷其精要,聊以评说,不当谬误,望众师友正之为盼! 1,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历史在不断的沿袭变革,书法亦然,书法当随时代,关健可贵之处在于,学习传承古法,而不有悖于时代,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不迎合他们的弊病缺点。 这是何等语?看而今书坛,丑书乱书吼书,各种流行书风乱象从生。有正统完美的古法不去传承发扬光大,却偏偏要哗众取宠,舍本逐未。相较于古人,不值得我们警醒和惭愧吗? 2,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何谓智?心悟也,得之于心。 何谓巧?技法精熟,应之于手也。 书法当以形质为基,下笔处笔笔皆有来历。 这几句话与王僧虔《笔意赞》有异曲同工之妙。 3,至如钟繇隶奇,张䒦草圣,此乃专精于一体,以至绝倫。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这段话意在告诉我们学习书法,要专精一体,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钟张只所以能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实乃专精一体的缘故。而后又辨证的指出,学宗一家,兼容他家的书学原理,这于我们学习书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蔡邕《笔论》有云:“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抒情写性,涉乐方笑,言哀己叹,表情达意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5,书法创作之五乖,五合。 细审之,与蔡邕《笔论》,王僧虔《笔意赞》,虞世南《笔髓论》三家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实是三家书论的总结,延伸,补充。 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遽体留,意违势屈,风燥日炙,纸墨不称,情怠手阑,五乖也。 五合交臻,神融笔畅,五乖交并,意违势屈,道出了书法任情恣性,心正气和,必资神遇,不可力求的书学要旨。 6,《书谱》妙理金句,不胜枚举,诸如: 真以点画为形质,草以使转为情性。 初学分布,但须平正,即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人书俱老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 |
|
来自: mengk4fz0yyf5h > 《行书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