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学书体悟

 茂林之家 2021-12-17

一说起书法家,大家肯定会认为纵然不是锦衣玉食,那定然也是衣食无忧。其食不然。孙过庭就是个例子,孙过庭出身寒微,好不容易做个小官,却因清廉遭谗弃官。一生困顿,却初衷不改,潜心研究书法,撰写书论,至死不渝。终著《书谱》两卷,《书谱》是孙过庭书学实践和研究的艺术结晶,语言凝练,行文缜密,是书法理论史上理程碑式的存在。一个有如此成就的书法家却因贫病交加,英年早逝,病死洛阳客舍,年仅四十五岁,这不能不说是书坛损失,一个时代的悲哀!

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学书体悟

《书谱》就书学的常见问题,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学书的感悟,句句金玉良言,现撷取数则,试析如下。

1,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学书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临帖,既临帖就要读帖,该如何读?又该如何临?

察之者尚精,察即读,精就是要细心入微,就是说读帖时,眼要刁一点,心要专注点。把字的大小方圆,位置,点画起止等弄楚,闹明白。

拟之者贵似,似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临写时手要毒一点,尽最大可能还原作者的原作原貌,千万遍的不加累索的抄,不敌十遍八遍的精读细临。

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学书体悟

2,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这是不能精读细临,必然的结果。

3,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要么不动笔,动笔务求笔笔有“法”,得“法”。(别瞎划拉,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笔墨,不守“法”就离“法”愈远!得不偿失。)

4,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如果学习楷书,不能理解领会楷书的奥妙,那学习草书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楷书为行草的根基,别管你认不认?!

5,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倫,伯英不真而点画狼籍,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已降。

钟繇,张芝,隶奇草圣,皆是一体专精的典型,可张芝不善于真书,点画就率意支离,不够精到,钟繇不擅长草书,书法中使转运用,字的开张气势,就有所不及。(学书不惟要精专,更须兼善)。

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学书体悟

6,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学书的种种手段,最终的目的就是能表情达意,任情恣性,寓于哀乐,是书学的最高境界。

7,会古通今,情深调(音掉)合。

会古通今,法度,形质,会通古今,是手段,情深调合,寓情于境,寓情于书,才是目的。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8,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对书法的学习思考,不厌其精,不厌其细,愈精愈妙,练习不怕熟练,熟能生巧。谙精熟于心胸,创作运用那就不是事!

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学书体悟

9,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即存焉,而遒润加之。

苏东坡云:字之筋骨血肉缺一不可!

徐浩亦云,作字先立筋骨。

作字先得力,后辅以势,融以血肉,斯为善矣。

1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一笔下去,即定其字,一字即立,终篇奉行,如作文立旨,作曲定音,不可轻忽,纵有少违,而不失大体,互相映衬调合,而不显单调雷同。

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学书体悟

11,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

学习书法和学习别的技能是一个道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磨砺才能获得,从来都不缺,学习却不能学会,断没有不学而能会的人!

以班超投笔从戎,项羽不屑以为托辞,实是误人误己,贻害无穷之论也。

明日更新,古代名家书论品评——孙过庭《书谱》,题外篇哭过庭,请跟踪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