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克锋--《使转、提按笔法与书风》

 云中公子 2012-09-02

   邱振中先生把丰富复杂的笔法分解为三种基本的运动:绞转、提按、平动。绞转是一种笔毫锥面在纸面上的旋转运动,平动是指“笔杆与纸面距离不变时笔锋的各种直线运动(直线平动)和曲线运动(曲线平动)”①。邱先生所定义的“绞转”不同于传统书学里所讲的“使转”。传统书学里所说的使转属于平动(曲线平动),正如孙过庭《书谱》里所讲的:“使,谓纵横牵制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笔者这里所说的使转是指传统书学里的使转。

      “平动是运用各种书写工具,书写任何文字都离不开的基本运动方式”,所以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平动的用笔方式。甲骨文的线条多是用“摆动”的方式写(刻)出来的,因为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易于掌握的。甲骨文里凡是转折的笔画,大多是两次摆动对接起来的,很少有一次性完成的圆曲线,即很少用使转笔法。早期的金文写法与甲骨文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它是金属液体浇铸而成的,所以转折处对接的痕迹看不出来了,本来是两条直线,现在就成了一条曲线,转折处有了“钩环盘纡”的外观形态(当然有许多交接处,方折的痕迹还比较明显)。另外,人们的刻写水平越来越高,用笔越来越熟练,一次性写出连贯匀称的圆曲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后期的金文就比前期的金文婉转通畅,而这种婉转圆曲的线条的美观,又使人们有意地去追求,所以到了东周晚期,被称为“篆引”的典型的篆书笔画已经完全成熟,如《墙盘》《白盘》《石鼓文》,就是典型的“篆引”笔画。这种画笔的特点是粗细较均匀,提按很少,转折处均为圆转,是典型的使转笔法。这种笔法在秦小篆中达到了极致。秦汉篆、隶都以使转笔法为主,魏晋六朝犹多古法,六朝以降,虽然提按渐渐成了主要笔法,但是使转之法却一直延续至今,并未被提按笔法所代替,相反,随着审美思潮的改变,在某些时期还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强化。据《法书要录》卷一所收佚名《传授笔法人名》记述,笔法始自蔡邕,“蔡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从用笔的基本方式看,从蔡邕到崔邈十几代延递相传的笔法主要是使转之法。蔡邕工篆隶,自然用的是使转之法(隶书中虽有提按,但主要还是使转)。钟繇工三体书:“行押书”、“铭石书”、“章程书”,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也是确立了钟繇在书法史上崇高地位的,是他的楷书。《书断》云:“(钟繇)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云:“子敬之不逮逸少,犹逸少之不逮元常。”为什么钟繇的楷书被公认高于羲、献,为楷书之最呢?因为钟繇“天然第一”,而羲之工夫虽胜于钟,但“天然谢之”。那么“天然”得于何处?一与结构有关,一与点画用笔有关。此处不论结构,单论用笔,孙过庭云:“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②可见“使转纵横”是钟书用笔的最大特点。与钟繇相比,王羲之的用笔中增加了提按的成分,有些圆转变成了方折,笔画渐趋平直,王献之以下,平直笔画更为增多,提按、折笔明显增加,“至于僧虔,部分笔画的短部被强调、夸张。”③自萧衍君臣始,至李世民,扬羲抑献几成定论,这与重使转笔法而轻提按笔法的书学观关系极大;钟繇楷书在王羲之之前,他被认为“天然第一”,而羲之则“天然谢之”,也正是重使转笔法的书学观所致。张旭为公认的唐代传授笔法的关键人物,对唐代书风的丕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④。韩方明称“八法起于肃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旭始弘八法”⑤。自张旭始,风行上百年的褚遂良派书法遭冷落、受责备,张旭一脉成为书家取法的主线,颜真卿、怀素、杨凝式都是这一主线上的大师。如前文所说,张旭所传笔法正是篆隶古法 —— 使转。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载,张旭问:“转轻谓屈折,子知之乎?”颜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乃弃提按而移之以使转之法,“暗过”即不露棱角痕迹之谓。“棱角且形”是张怀瓘《评书药石论》所抨击的时弊。孙过庭则从正面强调了使转的重要性,他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主张习书要“傍通二篆,俯贯八分”,称赞“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⑥。使用以使转为主的篆隶古法,而减少提按调锋之法,是盛唐以后书法革新的主要内容。蔡希综《法书论》以为:“施于草迹,亦须时时像其篆势、八分、章草、古隶等体,要相合杂,发人意思。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光发于笺毫。”张怀瓘《评书药石论》则云:“古文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角节,将合古道,理亦可明。”“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本谓也。书复于本,上则注于自然,次则归乎篆籀,又其次者,师于钟王”。师篆隶是表面,用使转才是核心。观云轩书法 168 【原创】 - 老书 - 观云轩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所以,凡习草书者无不重使转之法,而篆隶本为使转笔法之祖,故习篆隶者也不能舍弃使转笔法。然而,楷书和行书则既可用使转之法,又可用提按之法,取舍之间,就鲜明地反映处时代和个人艺术追求之不同。邱振中先生指出:“唐代以后擅长草书的书法家,有意无意地都在追求这种逐渐被时代所遗忘的笔法(使转)。”“翻检这些名家的作品,我们发现,几乎无一例外,他们的楷书都偏向楷书形成前期的风格,即所谓‘魏晋楷书’。宋克、祝允明、文彭、王宠、王铎、傅山等,无不如此……”因为魏晋楷书“还保留着丰富的使转,还同草书保持着亲近的血统”⑦。

       综上所述,使转是产生最早,在篆隶、草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笔法,同时对楷书和行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面论提按笔法。

       邱振中先生详细考察了提按笔法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他说,王羲之《何如帖》《奉橘帖》等作品中接近楷书的字体,虽然绞转成分比草书中大为减少,但不少字中仍然可以看出行进中笔毫锥面的转动;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二十九日帖》中平直笔画明显增多;王僧虔的《太子舍人帖》中的楷体字,部分笔画的端部被强调、夸张。南北朝时期的楷书,端部及折点夸张特别显著,如《爨宝子碑》、《张猛龙碑》、《杨大眼造像记》等。用笔的重心移至笔画端部及折点,就是典型的楷书提按笔法。由于点画趋于平直,绞转逐渐消失,提按变成为了追求点画一切变化的主要方式。这种笔法至初唐完全成熟,尤其是在褚遂良那里达到了极致。潘良桢先生云:“褚书之法,用笔以提按为主,笔锋起落之迹显露,幅度远比欧、虞为大。每当笔锋转换之际,必以一清晰的提按动作来完成,因此形成一个接一个方向、力度、笔势各不相同的调锋关节点。并表现出细密精巧的技法。”⑧初唐时期最风行的就是褚遂良书风,一时学褚名家有王敬客、裴守真、高正臣、薛稷、薛曜、殷玄祚等,验之不知书手名的唐墓志,亦复如此。正像清人毛凤枝所说:“自褚书既兴,由唐楷法不能出其范围,显庆至开元,各碑志习褚书者十有八九,褚拓具在,可复案也。”⑨褚书以提按为主,夸张起收两端和转折处的笔法特点,在传人手里更为突出,成了习气,薛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秋日宴石淙序》是突出的代表,而最甚者,当是宋徽宗的瘦金书。颜真卿和柳公权虽然也夸张端部与折点,但他们注意起收笔的藏锋和用笔变化,颜还吸收了使转笔法(即所谓篆意),故比褚派含蓄端庄。“自从唐代后期奠定了楷书提按、留驻、端部与折点夸张等一整套典范性的用笔方式以来,随着唐代楷书影响的扩大,这种笔法渗入各种书体……导致了绞转的消隐,同时逐渐产生了笔画单调、中怯的弊病。”⑩这个弊病在明清的台阁体、馆阁体中表现得很突出。然而笔者以为,提按笔法的成熟完善和广泛运用,对书法风格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面试比较使转和提按两种笔法与风格的关系。

       使转笔法用在曲折之处,其特点是暗过,不露棱角痕迹,圆而不方。不露棱角痕迹,就显得含蓄、深沉、有令人回味的余地。中国人是最讲含蓄的,也是最崇尚“藏”的,忌讳太露,俗语云“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是说人不要太显露自己,太显露了就会有危险。这种为人处世之道渗透于文艺领域,就是主张含蓄、隐藏,而反对刻露无遗。其实不但是中国,其他国家的文艺家也同样重视含蓄,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有限中蕴含无限。钱钟书先生曾引叔本华的一段话云:“作文妙处在说而不说,正合希腊古诗人所谓‘半多于全’之理,切忌说尽;法国诗人所谓‘详尽乃是厌倦之秘诀’。”同理,书法用笔含而不露,就能给欣赏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从而引人入胜。而以褚遂良为代表的提按调锋之法,把每一个动作都显露无遗,清晰具体地呈现出来,并且力求精巧细致,这就等于作文时把话全说完了,“详尽乃是厌倦之秘诀”,不能引起欣赏者联想、想像、回味之余地,自然就让人生厌,让人觉得它不过如此,浅而又薄。技巧越外露越显出浅薄。古人论书有质妍之别,而多倾向于重质而轻妍,“子敬之不迨逸少,尤逸少之不迨元常”的原因,就在于古质而今妍。唐代楷书法度谨严,精美非常,但历来人们都认为唐楷不及钟、王楷书,谓唐人新巧而晋人古雅。究其实质,晋人多用使转之法,转折处不露痕迹,故含蓄深沉,而唐楷则“棱角且形”太露,故浅薄,格调不高。张旭的《郎官石柱记》,黄庭坚称其“楷法妙天下”,“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苏轼谓“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张旭楷书高古如晋人,乃用使转之法耳。观云轩书法 168 【原创】 - 老书 - 观云轩

       使转笔法还有一个特点是圆。不露棱角痕迹自然就圆。圆则通、畅、婉。篆书多用使转之法,故“篆尚婉而通”;草书多用使转,故“草贵流而畅”。张旭以为书法之妙,“妙在执笔,令其圆畅”。书法是一种表现生命形式的艺术,而生命的特征即是“活”,通畅是“活”的表现。书法是人的情感形式之外化,情感是流动不息的,故而书法的线条也应该是流动的、通畅无碍的。使转笔法的奥义就在于此。而提按笔法如强调太过,“棱角且形”,便使书法线条不能弯曲圆转,气脉不能通畅生动,书法的生命力也就丧失了。“钟真书第一”的妙处,除了上文所说的质朴自然外,还在于其流转不息的生命气息。这恰恰是唐以后楷书所最缺少的东西。

       包世臣云:“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情性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故拟与察皆形质中事也。”人们常常说某某书作高古,某某书作新巧入俗,某某书作格调雅致,某某书作格调不高等等,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有时让人莫名其妙,其实一切风格、性情皆如包氏所言,可由形质中察之。由使转、提按两种笔法之不同,甄别书法作品风格的质、妍,格调之高雅、流俗,于书法欣赏大有裨益焉。

       注释:
①③⑦⑩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重庆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第五八页、第四○页、第四六页、第四七页。
②⑥《书谱》,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④⑧潘良桢《〈评书药石论〉与盛唐书风之丕变》,《书法研究》一九九九年第二期。
⑤韩方明《授笔要说》,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⑨《石刻书法源流考》,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附文,清光绪间著者手定稿本。转引自潘良桢《〈评书药石论〉与盛唐书风之丕变》,见《书法研究》一九九九年第二期。见水赍佑编《黄庭坚书法史料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第三七页。《书唐代六家书后》,《苏轼文集》,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二二○六页。《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