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袪寒之剂) http://www.100md.com《医方集解》 总结:吐利寒厥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编号:007 组成:吴茱萸、生姜、大枣、人参 主治:(1)治阳明证食谷欲呕,吴茱萸汤主之,若得汤反剧者,则属上焦。 (2)少阴证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 (3)厥阴证,干呕吐涎,头痛。 归经:此足厥阴少阴阳明药。 方义:(1治阳明食谷欲呕者吴茱、生姜之辛以温胃散寒下气。 (2)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益气和中。 (3)喻嘉言曰:『此明呕有太阳,亦有阳明,若食谷而呕者属胃寒,与太阳之恶寒呕逆原为热证之不同。恐误以寒药治寒呕也,若服吴茱萸反剧者,则仍属太阳热邪,而非胃寒明矣。』(4)若少阴证吐逆厥逆,至于烦燥欲死,肾中之气上逆,将成危候。 (5)故用吴茱萸散寒寒下逆。 (6)人参、姜、枣助阳补土,使阴寒不得上干温经而兼温中也。 (7)吴茱萸为厥阴本药,故又治肝气上逆,呕涎头痛。 变化方:吴茱萸加附子汤:加附子;治寒疝腰痛,牵引睪丸,尺脉沉迟。 来源:仲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