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生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重点)
3.能说出刘胡兰的英勇表现。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生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像毛主席、朱德和周恩来这样的国家领导人的引领,同样也是离不开许多普通百姓的付出和流血牺牲,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样一位平民中的英雄。
1.出示毛泽东“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书法作品。
导语:这幅作品是毛主席为一位英雄写的,她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她?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一位英雄人物——刘胡兰。
2.出示课题,指导读准”刘、兰“的字音,识记字形。
3.教师讲述刘胡兰故相关信息,播放视频。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边读课文边找出表格上的信息,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说,再请同桌根据表格内容互相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走进课文,感受“不屈”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看看刘胡兰是怎么被捕的吧。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导朗读。天气阴沉沉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在这种时候,人们心中的英雄被捕了,此时大家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3.就在这样的阴沉沉的天气中,咱们的女英雄刘胡兰被捕了,请大家用波浪线画出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小结:刘胡兰被抓后敌人是怎么对待她的,面对敌人她屈服了吗?
(二)学习第2段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是如何不屈服的吧。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敌人用了哪些方法对待刘胡兰?用横线画出。刘胡兰是怎样回应的?用波浪线画出。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刘胡兰和敌人做了四次斗争,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四次斗争中吧。
2.讲解第一次斗争。
齐读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敌人对付刘胡兰的手段是什么呢?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联系敌人说的话想想“收买“”是什么意思?
理解了词语,想想此时敌人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和语气来说这句话呢?引导朗读敌人说的话。
刘胡兰的回答是什么?面对敌人的收买她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感受刘胡兰坚定地态度引导朗读。
3讲解第二次斗争。
出示第2自然段第3、4句话,学生自荐分角色朗读。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敌人这次又用了什么手段呢?讲解“威”字,理解威胁的意思?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对比前一次回答,有什么不同?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明确:这次多了“愤怒”和“就是”两个词,重复了一遍“不知道”。感受刘胡兰的态度更加坚定。
4.讲解第三次斗争。
(1)从刘胡兰口中什么也信息也没有得到的敌人,又做了什么呢?出示第2自然段第5、6句话,学生自由读,教学“血”多音字。
血:它虽然有两个读音“xuè”和“xiě”,但字义完全相同,只是“xiě”这个音多用于口语,多单独使用。
将生字带回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抓住“恼羞成怒”“鲜血直流”和“钢铁铸成”,引导学生理解敌人的手段越发残忍和刘胡兰的意志越发坚定。
设置悬念:刘胡兰经历了敌人的收买、威胁和毒打,丝毫没有屈服。敌人的态度会转变吗?刘胡兰的命运最终会走向何方?让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课文,走进刘胡兰的故事吧!
四、词语巩固,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复习内容导入
1、看拼音写词语
年轻 村子 知道 广场 民兵 关闭 反对
2、字词检测。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主要写了刘胡兰面对敌人一次次地斗争,表现出来的绝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们点赞。
二、聚焦斗争,体会英雄气概
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刘胡兰被捕后,坚决不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被敌人残忍对待,但她仍然毫不屈服,接下来我们继续刘胡兰和敌人的第四次斗争吧。
1.讲解第四次斗争。
(1)出示第3自然段第2、3句话,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
(2)刘胡兰在做出这些动作、说出这些话之前,敌人做了一件什么是呢?出示第3自然段第1句话学生齐读。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看了怎样的画面?
这样恐怖、血腥、惨烈的画面,乡亲们见了会怎么样?
这样恐怖、血腥、惨烈的画面,意志不坚定的共产党员见了可能怎么做?
刘胡兰又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第3自然段第4、5句话,引导学生标出句中的动词,(面对着敌人的死亡威胁,刘胡兰是怎么用具体行动来证明自己毫不屈服的呢?用三角符号标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探究人物主动赴死的英雄气概,品味“才”字透露出的情感倾向。)
三、指导朗读,感受英雄品质
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第四自然段。
2.教师点评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聚焦本课毛主席的挽词插图,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明白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引导学生带着对刘胡兰烈士的感受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和毛主席写的挽词。通过同桌互读,男女生分别读和全班读,一次次的朗读就是一点一点地走进英雄的内心,去感受英雄的品质面对威逼利诱,能够毫不屈服,顽强斗争,去体会什么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四、拓展升华,感悟生命价值
1.教师引读: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有的人活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谁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3.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她的牺牲就如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活在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