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 《冀中地道战》教学设计

 江桥小学李晓雨 2020-10-2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任”,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运用借助问题的方法提高默读速度。

3.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任”,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运用借助问题的方法提高默读速度。

3.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同学们看过《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吗?

2.助读资料:

走进作者:周而复,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1914年元月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自幼受庭训,入私塾,为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2004年1月8日23时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周而复是中国最早将白求恩事迹介绍出来的,人们从他那里知道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和他的国际主义精神。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当时几至家喻户晓,周而复也因此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文坛巨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任”,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会运用借助问题的方法提高默读速度。(重点)

3.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地道战”这种战斗模式打击日本侵略者。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侵:右上边是横山、山口朝左,下边是冖、上边没点,又字横稍短、捺收笔有力。

筑:上下都要扁,“工” 下横变为提,“ 凡”中间有一小点。

党:上边中间是竖、不要写成点,冖的横要长,下边口字要小,儿字下边宽展。

妨:女字撇点的撇要长、点要短有力,横由重渐轻稍向上提,方字末笔折竖向左拉、要重。

拐:扌的横短下边提要长,口字窄小,力字横要长并稍向上提、折竖向左收。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在战争中无穷无尽的智慧。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会运用借助问题的方法提高默读速度。(重点)

2.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重点)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难点)

二、品读释疑

1.想一想:地道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课后第2题)

1)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

2)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

3)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4)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5)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

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

口外:隐蔽安全,堆满荆棘,设置陷坑;

口内:活道——“孑口”,死道——地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4.人们在地道里是如何进行联络的?

“无线电”、“有线电”

“无线电”、“有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播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

这里的“无线电”指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吆喝声。

2)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

“有线电”指的是拉动铁丝牵住的铜铃发出的响声。

5.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种种方法作了总结,赞扬了冀中人民对敌斗争的智慧和才能。

6.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地道战”这种战斗模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3.写作方法: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1)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2)练一练:选择一样事物,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4.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练习运用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带着问题阅读;依据课文表达特点阅读。以后,大家多运用这些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熟能生巧,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5.主题延伸

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你能根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

四、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夜莺之歌》、《鸡毛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