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标题常被喻为文章的眼睛, 文章标题是否新颖, 直接影响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文章的标题不仅能直接吸引读者, 还能反映出作者的写作水平以及这篇文章的高下, 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 考生需重视作文标题的拟制。一般来说, 申论作文标题在拟制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标题应尽量简洁、精练。标题, 简单来说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文字越简洁, 标题就显得越有力, 文章也就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标题越长, 越能暴露出考生缺乏概括总结能力, 因此, 拟制申论作文标题一定要力求简练。用最简练的语言把最深刻的意思表达出来, 是体现考生作文能力的最好表现。具体来说, 申论作文原则上推荐使用单行标题, 若使用多行标题最好不超过两行, 在选择词语时应遵循朴实但不呆板、生动但不生硬的基本原则。例如,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副省级) 作文, 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社会实践和感受, 结合给定材料结尾“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 要'慢下来’, 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拟制的标题为“宁静方能致远———让'慢生活’冲淡浮躁气息”, 乍看此标题不仅结合了题目要求并引用了名言, 应该是一个好标题, 但笔者认为该题目并不精练, 若改为“慢生活, 快精神”则显得更加简洁有力。二是标题应直截了当, 忌拖泥带水。申论作文不同于文学写作, 不需要隐藏晦涩, 标题应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 不仅可以深化文章主旨, 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开门见山的效果。特别是当题干已经出现了提示性的关键词, 文章立意十分清楚的情况下, 考生只需注重选词的雅俗性, 贴近文章主题, 合理地使用, 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 要求考生结合“给定资料9”中“孩子的成长好坏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 所以我们对未成年人'心’的关怀要加强。”这句话联系实际,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就将题目拟为“重视未成年人'心’健康造就祖国的未来”, 此标题使用了双关修辞, 以“心”喻“新”, 既通俗易懂, 又直接点明了主题,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显然, 申论作文标题的拟制不能像文学写作那样自由洒脱,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篇申论作文拟制出一个合乎原则的、恰当的标题, 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笔者认为, 以下四种方法有助于考生更好、更快地拟制标题: 一是从给定资料中提取。文章立意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坚持“从文章中来, 到文章中去”。考生在下笔行文前一定要带着题干提出的要求去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掌握整篇申论资料的中心, 只要抓住了材料的中心, 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题眼, 那么就能较好地进行归纳概括, 拟出切合题意的标题。例如,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地市级) 申论作文,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 联系材料并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验或感受,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给定资料主要内容是塞内加哲学思考以及之前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若考生紧密围绕着这个主干并对其加以归纳概括, 便可拟题为“居安思危,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居安思危, 安定中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 申论作文材料中可能存在一些干扰性材料, 命题者需要考生从无序中去找有序, 从无逻辑中去找隐藏的逻辑。因此, 要破题就必须仔细阅读材料, 学会化无形为有形, 化无序为有理, 只有学会总结归纳材料, 才能拟制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标题。二是结合题干提示。很多申论考试作文的题干常常会给出明确的主题, 常以“以……为主题”作提示, 这种提示看似非命题作文, 灵活性较强, 但在申论作文中一旦限制了“以…为主题”, 其实也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稳定性。这个提示已经给命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 只要我们懂得善于利用这个明确的主题就不容易写偏题, 因此文章的题目最好能直接体现这个明确的主题, 相对来说, 这是最容易处理的标题类型。例如, 2011年北京申论考试作文要求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议论文。这一题干明确指出要以“城市让生活更幸福”为主题, 因此拟制的标题最好能体现这个主题中的关键词, 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为“完善城市建设机制实现城市幸福生活”, 合乎题干要求, 简单易行。三是化用熟语、典故。脍炙人口的熟语、典故能使文章标题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化用时要注意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不要改变其本意, 不引起歧义便可为文章增光添彩。例如, 2014年上海申论考试作文, 要求考生围绕“当前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写一篇文章。题干中明确提出了文章的主题, 若考生知晓《道德经》中“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这句话, 我们便可轻松将其化用为“知其政, 守其职”, 这样的标题不仅符合简洁精练的原则而且还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同理, 有的考生活用“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这句话, 使用“俭以立国, 勤以兴政”来表达勤俭既可以修身持家也可以治理国家, 同时还委婉地表达出作者提倡反腐倡廉的观点。还有的考生使用“人无信不立, 党无信不兴”这个标题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而这个标题是化用了“民无信不立”这句儒家名言。四是适度引用热语、新词。网络热词、时政新词、社会流行语等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若能恰当地融入标题, 紧扣文章主题, 往往会使标题显得更有时代气息, 同时还能显示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例如,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副省级) 申论作文, 要求考生结合材料6中“科技的生命化, 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 科技将具备人性。”这句话, 联系社会实际, 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联系流行的综艺节目《奔跑吧, 兄弟》的名称给自己的文章取名为“奔跑吧, 科技”, 形象地揭示了科技不断地成长, 日益发展, 附着生命的特征, 既突显了标题的独特性, 又形象生动, 不失为一个好标题。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网络新词、热词一定要适度使用, 切不可盲目照搬, 通篇尽是新词、热词, 否则文章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采用以上四种方法能较快地拟制出一个符合原则的标题, 但要使标题更加醒目, 我们在表达上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变常式句为变式句或整句。很多考生在拟制标题时常常采用常式句的做法, 如“……的核心是……”“……的关键在……”“……的重点在……”或者“树立……观”“走……之路”等, 这样的标题虽然合乎要求, 但不够出彩, 若我们尝试使用变式句、排比句或对偶句等往往会增加标题的视觉冲击力。例如, 2015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 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经验, 谈一谈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很多的'习惯’已经潜移默化”这句话的认识。给定资料主要从垃圾分类的习惯和燃烧鞭炮的习惯等来谈“习惯”好坏的两方面, 有的考生使用了“习惯的是非黑白”这样一个变式句, 既贴近社会生活, 又符合文章主旨。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 要求考生结合我国消费经济、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性来写一篇文章, 有考生则采用了“完善长效机制激活消费潜力”这样的对偶句, 句式结构整齐, 简洁明了的传递出文章的核心观点, 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样的标题显然比“激活消费能力的关键在完善长效机制”要好得多。二是适当使用修辞。好的标题简洁、直接, 若标题适当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往往会使标题显得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显得生动风趣。喻巧而理至, 比喻形象生动, 标题则会具有灵气。有的考生使用“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踏板不放松”这个标题把政策的运行比作踩紧踏板, 形象地表达了“政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考生使用“'弱实力’需要'强功夫’”这个标题来说明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执行之间的关联, 通过一弱一强的对比, 使标题更加鲜明醒目, 既简洁凝练又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总之, 要拟制一个既简洁精练又直截了当的申论作文标题, 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找准文章的主旨, 在结合给定资料和题干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 巧妙地使用熟语典故、新词、热词等, 通过变换句式、适当修辞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虽说申论作文标题拟制有规律可循, 但文无定法, 考生切不可机械套用, 将其当作突击应付的万能法宝, 只有平时备考中, 在参考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多加练习, 方可在考试时从容作答, 拟制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