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书店同仁对谈

 恰妮斯虫 2021-12-10

南京又是一个雨天,逛书店的人想必是寥寥。

今天不是我在书店,怡雯一人当值。

下午六点钟,她发消息告诉我到现在一单还没开。我说那再坚持坚持,争取开上一单。

想起去年七月的一个雨天,和一位书店同仁的聊天。这位书店同仁是个比我小的小姑娘,那天店里也没什么人,她来到书店之后,和我聊一会儿天就买点儿东西,不知不觉就到了打烊时间。有时候,书店的生意反倒是同行帮衬更多。

那时她之前工作时间最久的书店已经关门了,是一家在上海颇有名气的书店。我念书的时候几度想去看看,然而一直没去,就再也没了机会。

和她的交流有点像是个行业内的吐槽大会,但好像能更大程度的接近真实。

她:我也好想自己开书店哦。

我:那就尝试开一家。

她:你知道在上海就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我:其实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觉得开实体书店还挺好的。

她:肯定是啊。

我:但有了疫情之后,来书店的人就好少了。你是今天在书店消费的第二个人诶。

她:啊(话音拖长),那我得喝了这罐酒。

我:估计今晚之后也就没人了,那今天就只有两单而已,前面一个人买了一本书。好在网店也开了两单。

她:你们搞活动吧,以前我在的书店就是靠搞活动撑下去的。

我:我们地方太小了,做活动也会影响其他人逛书店呀。那些活动也可以算得上小小的违法行为吧,怎么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弄集会活动呢。哈哈。

她:是哦,你们这边是不是会被找上门?

我:是啊,城管、警察、文化局,时不时轮流来一下。

她:对,我之前也是,有一天突然一堆人冲进来随便翻东西。那时候我刚上大学,什么也不懂,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来干嘛的。这真是一个很棒的人生经历。

我:所以我常常感慨,开书店也能体会人间疾苦。

她:做零售还是很难的。

我:太难啦!现在看以前同学收入里的最低水平,在我眼中都挺高了。开店之前我想象是可以悠闲挣钱的,真是太年轻。好在虽然不一定是每天都盈利,但是月底一算账,还都没亏。话说你之前的书店是因为涨房租才坚持不下去的吗?

她:有一部分是这个原因吧,但是最关键的是没有意义了。大家来书店就是为了拍照,我就一直拦着。

我:要拦吗?我都让大家随便拍,有些人除了拍书店,还能把一本书从头拍到尾。今天下午下雨之前,其实人也不少的,但也都是来拍照的。

她:关键还有很多媒体会过来,很麻烦。地方又很小,采访好半天,来了也不买书。

我:是的,刚开始有媒体报道还挺开心。后来发现书店营业情况和名声大小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不是你名声越大,生意就越好。最大区别就是来拍照的人的多与少。

她:都不想让他们写了,但是他们一定要写,写了又不能怎么样。

我:可能人家也是为了多做点选题,混口饭吃。

聊到她谜一样的老板,她说早没了影踪,开书店开久了身体不好,也许是去养病了吧。

她:我们老板脾气很差的。

我:哈,那我还行,都说我脾气很好的。

她:我那老板特别暴,有自己原则,一步不让。

我:那我的老板(曾经的)也很有原则,我想让他跟房东提一下能不能不涨房租,疫情这么严重,两个月没能开门营业。只是让他问一下,他完全不肯开口。说合同写好的,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认为我很俗。可我就觉得一般大家都可能会问一下吧,问一下也不吃亏。

她:对,拗不过来。而且书店就是很反社会的啊,开久了可能性格会不太好。

我:这样子啊。

她看到书店里的一张明信片,喃喃自语:“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嗯,挺远的。”

她:这个啤酒好不好喝啊?

我:大家都说好喝,你可以尝一尝。

她:好啊。

我:因为我是不喝酒的,所以也只能通过大家的反馈来评价。我只喜欢喝米酒,酒酿小汤圆啥的。你平时喝酒吗?

她:喝啊,我爸喝酒,平时饭桌上就会放瓶酒,所以我也喝。

我:我爸也喝,但我就不太喜欢。

她:那平时书店没有人的时候你干什么呢?

我:就整理东西,上上架,各种平台发点东西,保持活跃度之类的。一天到晚各种事情,就一直忙着,你当过店员应该很懂啊。

她:是的,就没有空干别的。但我待过好几家书店嘛,每家书店的重点还是很不一样的。有一家书店一直让我理货,一家书店一直让我盘点,现在待的书店就让我盯人,别来人偷东西,但还是有人来偷东西。

我:啊?还有人偷东西?

她:对,因为会有很多那种小东西。然后那个书店有三个门,就很难看住。老看不住,丢东西了还得我赔钱。

我:怎么样?评价一下这个酒。因为我不太懂。

她:我也不懂,但挺好喝的,很管饱。

我: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们的呀?

她:早就知道啦。因为我一直有在关注书店,所以哪儿有书店我都知道。

我:那你之前那家书店为什么突然就消失了?

她:房租涨很多,搬到了居民区,店招打不出去,还有人来找麻烦。然后老板觉得关门没必要昭告天下说我不在啦。很多书店关门都会通知要关门了,我的老板就觉得没必要。

我:我感觉还是要说一下吧,免得别人白跑一趟。

她:这个老板性格如此。

我:我也想成为这种有个性有脾气的人。

她:不行啊,老得罪人。

她:诶,之前那个人买了什么书?

我:《博尔赫斯谈话录》。

她:那今天最终只卖出三本书哈。

我:很好啦。之前经历了一天只卖了三块钱和九块九。其实这都是开店第一年没发生过的事,结果疫情之后,全部经历了一遍。于是我现在心态就超级好,尤其是我马上要去海南玩,所以这几天营业额越低越好,就让我觉得之后的损失也很小,哈哈哈。

她:你还开了空调,应该很费电吧。

我:嗯,两个空调呐,楼上还有一个。

她:你每天写日记吗?

我:我不写日记,顶多记个关键词。我每个月集中写个“月记”。

她:这些明信片都是三块一张吗?

我:对。

她:那我再给朋友买点明信片。太不容易了,开书店本来应该还挺好的。

我:嗯,本来是挺好的,但本来的“挺好”也没有特别好。之前和我们刚毕业时候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可以持平,确实比现在会好一点。

她:你多大啊?

我:94年。

她:啊,比我大一岁。

我:那我在比你现在还小的时候就已经开了一家书店了诶。

她:为啥?

我:因为书店是两年前开的,可不是比你现在还小嘛。

她:开店要资金的。

我:我努力攒的呀。

她:太幸福了。在上海开店就是任我想破脑袋也找不到地方。

我:考虑换个城市。

她:开书店还是件体力活。

我:所以我很想当个富二代,花钱养梦。

她:哪个富二代会开书店哦?就季风那个。

我:他是吗?我不知道。

她:不知道是不是富二代,但是有钱,所以让季风撑下来。据说每个月亏***?

我:这么惨吗?我知道很多书店都只靠自己也活得很不错呀。

她:在上海吗?

我:上海不了解,北京啊南京啊,豆瓣书店就是个例子。

她:豆瓣书店也有在做设计。

我:这样吗?我知道有做设计,但不知道做设计的部分还需要贴补书店。

她:不知道。

我:不知道。

我:我三月的时候确实还焦虑过一阵子。

她:这样啊。

我:因为这条街道不准你营业,只能乖乖等通知。刚开始还很开心,每天在家看电影看书,超级幸福,顺理成章地偷懒,像放寒假一样,而且是超长寒假。但日子久了,就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她:是啊,这个疫情不知道啥时候结束。

我:对,谁能想到六七月还是这个样子。

她:不知道到九月,那些学生还能不能回学校上课。

……

总之漫无目的聊了好多好多呀,还好有那些关键词,大概记得了这么些。

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我像是与自己又重新对谈了一遍。

后来到了九月,学生陆陆续续返校。结果迎来了是封校,他们也出不了校门。渐渐地像是好转了,我等着大家放寒假,好把淡季扭转成旺季。

可是最近疫情又严重了一点,会有点担心2021年会不会又像是2020年的复制粘贴。

刚刚十点多的时候,怡雯回到家,告诉我:破纪录了,今天没有开单。

我说:没有关系,今天微店有一单。下雨天,而且疫情又严重了,大家都不愿意出门了。

怡雯:可是下午来了两个人跑去楼上看了好久的书,我以为好歹会买点啥的。

我:那晚上就没什么人了对吧?我在想要不要重新设置个开店时间。

怡雯:嗯,冬令时。

我:也不是,是疫情特别时。第一年冬天即便晚上十点多都还会有人在书店慢悠悠逛不离开的。

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似乎又要做回朋友圈里的微商了。可是做微商的话,开实体店的意义何在?

不管怎样,多卖点书好过年。

希望2021年,无论如何,都比去年好一点。

活着就是头等大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