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家四圣以及唐宋武庙十哲 先秦时期诸将分析

 Zsy20151225 2021-12-10

兵家四圣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部分武将和唐宋武庙是有重叠的,所以这里不局限于只是四位,根据武将实战记录和编著的兵书,侧重以实战为主,大体归结为:

吕尚(姜子牙)、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尉缭;这几位商周之际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将领,作为早期的几位将领,他们并无过多战役借鉴,加上又有自己编著的兵法流传,所以选择了这几位将领,大家也必纠结,也就不过多赘述了。

唐朝武庙十哲,主祀是吕尚、副祀是张良,包含张良在内,按照朝代顺序有以下几位分别是:

春秋、吴.将军:孙武

春秋、齐.大司马:司马穰苴(jū)

战国、魏.西河郡守~楚.令尹:吴起

战国、燕.上将军:乐毅

战国、秦、武安君:白起

汉.留侯:张良

汉.淮阴侯:韩信

蜀汉.丞相:诸葛亮

唐.卫国公:李靖

唐.英国公:李勣(jì)

宋朝时,武庙祭祀的名单有所调整,分72将,其中殿上仍有十人,仍占有极重的地位,我们用于和唐朝十哲作为对比,这时主副祀仍是吕尚、张良,其余十人,按朝代划分依次是:

春秋、齐.相国:管仲

春秋、吴.将军:孙武

春秋、越.上将军:范蠡(lǐ)

春秋、齐.大司马:司马穰苴(jū)

战国、燕.上将军:乐毅

汉.淮阴侯:韩信

蜀汉.丞相:诸葛亮

唐.卫国公:李靖

唐.英国公:李勣(jì)

唐.代国公:郭子仪

这里新增了管仲、范蠡、郭子仪,吴起、白起地位有所下降,这是因为不同朝代主流不同导致的。宋朝重文轻武,武庙原本就是崇尚忠君爱国,但吴起在鲁国时就曾杀妻求将,加上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打败了原本效忠的魏国,而白起长平之战杀害降俘,这几点都是令人诟病的地方,所以宋朝将他们二位调低了一档,但因为他们在当时所做的贡献,仍有保留在武庙。

我们将兵家四圣和唐宋武庙十哲整合下来,对比的就是:

周.太师:吕尚

春秋、齐.相国:管仲

春秋、吴.将军:孙武

春秋、齐.大司马:司马穰苴(jū)

春秋、越.上将军:范蠡(lǐ)

战国、魏.西河郡守~楚.令尹:吴起

战国、燕.上将军:乐毅

战国、秦.武安君:白起

汉.留侯:张良

汉.淮阴侯:韩信

蜀汉.丞相:诸葛亮

唐.卫国公:李靖

唐.英国公:李勣(jì)

唐.代国公:郭子仪

这其中,尉缭的身份无法证实,但遗留有《尉缭子》这本重要的兵书,传达着尉缭的军事思想,这里我们也不加以统计,所以总共将以上先秦时期的武将进行分析,从年代顺序(同一时期不区分)依次介绍,以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出自《汉书·艺文志》中的家四势(指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四个维度具体分析,其中评级是以这几位武将作为对比,仅代表个人意见。

1.周.太师:吕尚

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又称姜太公,商末周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帮助西伯侯姬昌谋划筹策、辅助周武王姬发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同时成为吕氏齐国创建人,之后辅助周公平定内乱,促成“成康之治”。

政治/经济:

(1)辅助姬昌修身养德,调高名望

(2)在周国提高生产,训练兵马

(3)建立齐国后,在境内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同时大力发展“农、工、商,强国富民

军事:

军事理论:《六韬》

著名战役:牧野之战

前期准备:

(1)联合与纣王不合的诸侯一起给纣王上贡,使纣王放松警惕;

(2)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纠纷,调解各国争端,提高名望,为联合诸国共同伐商做了准备;

(3)出兵攻打黎和崇国,切断商与西部属国之间的联系;

(4)讨伐了密须和犬夷,解决的攻打商纣的后顾之忧;

(5)迁都于“丰”,保证国都的安全,同时又有利于东进。

出征时期:

(1)坚定己方意志,不被外部环境动摇,挥师东进,迅速于牧野击败纣王

(2)亲率精锐军队为先锋,提振士气

战果:

以少胜多(八百诸侯讨伐商纣,其中周联军:4.5万--《尚书》,商:70万--《史记》)、出其不意(趁着商朝主力在东南征战时,迅速击败敌军并攻破商都,之后再慢慢平定剩余敌军势力守军,逐个击破)。

总结:历史评价极高,被誉为“兵家鼻祖”,所以在武庙也一直是一档的将领,后期加上《封神演义》小说的流传,为民间广为信奉。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

2.春秋.齐.相国:管仲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又称“管子”,春秋时期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鲍叔牙推荐,担任“齐相”,成为齐桓公的“仲父”,对内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政治/经济:

(1)建议齐桓公出面调解郑国内乱,提高齐国的地位

(2)让齐桓公以自己名义召集诸国会盟,使齐桓公可以成为公认的霸主

(3)促成“葵丘会盟”,“尊王攘夷”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4)“叁其国而伍其鄙”(划分行政区、设置官吏管理):将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分设三官管理;将鄙野(指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五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三十家为一邑,每一邑设立官长。十邑为一卒,每一卒设立卒帅。十卒为一乡,每一乡设立乡帅。三乡为一县,每一县设立县帅。十县为属,每一属设立大夫。共有五“属”,就设立五官进行治理。

(5)选贤任能(建立选拔人才制):根据一个人的德行、功劳和才能授予官爵俸禄,国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又可以晋升,直至升为上卿助理。

(6)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

(7)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保护环境

(8)对外策划了衡山之谋、阴里之谋和菁茅之谋等货币战争

军事:

军事理论:《管子》

(1)击败戎狄,援救诸国

(2)军事制度:作内政而寄军令(寓兵于农,把军事制度贯穿于行政制度中):提出了“四民分居定业”~“四民”指士、农、工、商。其具体实施方案是“三国五鄙”制度,上有讲述。其中细则是工匠和商贾专心本业,不服兵役,农夫平时耕田,战时入伍。士乡五家为一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设连长;十连为一乡,设乡良人;五乡为一军。战时,每家出士一人。一轨五人,为伍,由轨长率领;一里五十人,为小戎,由里有司率领;一连二百人,为卒,由连长率领;一乡二千人,为旅,由乡良人率领;五旅一万人,为一军。一国有三军

战果:

数次击败戎狄、不战而屈人之兵、设立军事制度(寓兵于农,把军事制度贯穿于行政制度中)

总结:历史评价也是极高,被誉为“华夏第一相”,政治方面成就更加突出,但也多次击败戎狄,在宋朝时期,北方受辽金压制的情况下,在武庙提为一档的将领,加上其本身的才能和贡献,所以这个地位也毋庸置疑。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论语·宪问篇》

3.春秋、吴.将军:孙武

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战略家。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经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吴王阖闾认可后,任命为吴将,柏举之战大败楚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几乎灭亡楚国。

政治/经济

主张军事同政治、经济以及自然条件有诸多联系,很多事情是相辅相成的

军事

军事理论:《兵法十三篇》即《孙子兵法》

著名战役:柏举之战

前期准备:

(1)“疲楚”:吴军边境不断骚扰楚军,长达六年之久

(2)十八国会盟,共谋伐楚

出征时期:

救蔡为名,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直抵蔡境,之后会合吴、蔡、唐三国,组成联军西进楚境;孙武突然舍舟改走陆路,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奔袭楚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攻占郢都。

战果:

以少胜多(其中吴军:3万,楚军:20万--《史记》)、后退疲敌、千里奔袭

总结:历史评价极高,几乎在哪个版本都是兵家四圣之一,与孔子、老子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尉缭子》

4.春秋、齐.大司马:司马穰苴(jū)

又称“田穰苴',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齐军击退、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抑郁而终。

政治/经济:......

军事

军事理论:《司马法》

(1)治军贵在严,领军须有威:斩“”庄贾”立军威

(2)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士兵们安营扎寨,挖井立灶,喝水吃饭,寻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

总结:历史评价司马穰苴所著《司马法》较多,对此人也是极大的夸赞,但是人物事迹过少,又无特别著名的战役;李悝曾评价过吴起“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间接夸了二人,但也从中看出对比。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晏婴(晏子)

5.春秋、越.上将军:范蠡(lǐ)

字少伯,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曾辅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封上将军”,后全身而退,经商成为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政治/经济:

(1)卧薪尝胆;

(2)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

(3)'农末俱利';'平粜'控制物价(丰收年国家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歉收年缺粮时国家再把粮食平价粜出,这样才能起到平定粮食和其他物价的作用,这就叫做'平粜齐物'。)

(4)“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5)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

军事:

军事理论:《范蠡》兵法两篇,已佚

(1)迷惑敌军;美人计和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

(2)主张: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按照规律办事,遵守天地间自然的法则,人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要积极谋划筹备,重视本国生产的发展

(3)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4)主张“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

(5)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战备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重视生产,富国强民

著名战役:兴越灭吴

前期准备:

(1)卧薪尝胆,入吴为质,美人计等迷惑吴王;

(2)返越十年后,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重视生产和国防军备

出征时期:趁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趁虚而入,数次大败吴军,灭亡吴国

总结:范蠡能在危难之时与越王勾践共苦,一直为人所称道。加之急流勇退,秦朝丞相李斯更是评价“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可比伦”?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赵晔:“智臣曰范蠡,勇而善谋。”

6.战国、魏.西河郡守~楚.令尹:吴起

又称“吴子”,战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弃儒学兵,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作为主将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夺取河西之地,成为首任西河郡;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在楚国进行吴起变法,在短时间内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后因变法而得罪旧贵族,惨遭杀害。

政治/经济:

吴起变法:原则有三:

一是“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即取消封君三世以后子孙的“爵禄”,降低官吏的俸禄;

二是“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即剥夺一些旧贵族的“有余”来补充新兴地主的“不足”,逐步废除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

三是“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即加强对军队训练,在战争中“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改革内容:

(1)“明法审令”

(2)“增收节支”;“捐不急之官”用于“抚养军队”

(3)强兵以“破横散纵”

军事:

军事理论:《吴子》

(1)改革兵制,创建“武卒制”:兵农分离,精兵考核

(2)“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3)强兵后的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总结:历史评价很好,主要在于吴起兼容多家(儒、兵、法)特点,与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并称“孙吴”。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尉缭子》

郭沫若在《青铜时代·述吴起》中称:吴起在中国历史上是永不会磨灭的人物,秦以前作为兵学家是与孙武并称,作为政治家与商鞅并称的。 又在《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中认为:吴起的霸业如在楚国成功,后来统一中国的功名恐怕不必一定落在秦人的手里了。

7.战国、燕.上将军:乐毅

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时期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后燕昭王礼贤下士招揽乐毅,被任命为“亚卿”,后拜为“燕上将军”,率领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克齐国70余城,几灭齐国。

政治/经济:

攻占齐国疆土后,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

军事:

著名战役:合纵攻齐

前期准备:合纵诸国,联合共同攻打齐国

出征时期:乐毅率领五国联军,与齐军主力迎战于济水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大败齐军;之后,亲率燕军直捣临淄,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总结:历史评价很高,主要在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还几乎灭亡齐国。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评:“七十城收一笑间,当时气势擅强燕。 区区莒墨何难下,自是君王不永年。--徐钧

8.战国、秦.武安君:白起

名起,战国时期军事家。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使赵国再无于秦国一争天下之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杀敌近百万,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政治/经济;......

军事:

著名战役:

(1)伊阙之战;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2)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白起因此受封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3)长平之战相持三年的消耗战后,用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吸引赵军进秦军主力构筑的袋形埋伏圈;范雎反间计也有助力

综合:★★★

政治:★

经济:★

军事:★★★★★

军事细分:

兵权谋(战略):★★★★★

兵形(战役):★★★★★

兵阴阳(地理、天象等):★★★★★

兵技巧(带兵、练兵、后勤和武器运用等):★★★★★

总结:同时期,一说白起,足以震慑诸国,是一个擅于攻打歼灭战的名将

总评:“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苏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