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梁溪镜明 2021-12-10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安庆市潜山县境内,东临长江,西连大别山,因主峰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天柱山以“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而闻名天下。在天柱山东南山麓,三祖寺西侧有一处狭长的山谷,一条潺潺而流的溪水,两旁陡峭的石壁,四周茂密的植物,环境清幽,历代文人墨客在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留下风格各异的摩崖石刻,称之为“山谷流泉”。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里保存着自唐代以来众多朝代的摩崖石刻,在一千多年间摩崖石刻数量达400多方,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题刻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题刻字体有真、草、隶、行、篆。故而享有“室外诗书博物馆”、“石壁上的书法博物馆”、“安徽第一刻”等誉称。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前行不远,映入眼帘的便是闻名于世的崖壁石刻,长达500余米的河谷,密布着字体各异,精炼隽永的题字,诗词歌赋、纪事题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虽经风雨洗礼,依旧可寻厚重的历史。这里的摩崖石刻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为研究历史人物活动、文学书法艺术、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元丰二年他与李公择同游天柱山,盛赞此地山水,写了《青牛篇》《书石牛溪大石上》等诗文,并自号山谷道人。石牛洞前石牛溪中有卧牛石,抗战时期这块卧牛石为日军炮弹炸去一角,如今形状大异。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在石牛洞东侧悬崖顶端,尚存一处黄庭坚的楷书题铭“李参、李秉夷、秉文、吴择宾、丘揖观余书青牛篇,黄庭坚庚申小寒”,书法工整稳健、笔锋坚劲、波磔分明,是传世稀少的真迹,弥足珍贵。(图片系网上下载)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网上下载照

黄庭坚《题山谷石牛洞》: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白云横而不度,高鸟倦而犹飞。

山谷流泉文化园(上)——游天柱山(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