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养阴?注意了,养阴可别伤了阳!一不小心做错了,来年必生病

 经过风雨 2021-12-11

为何体虚的高龄老人最怕寒冬?

北方已经下起了大雪,据说今年将会是个寒冬。冬天最让人担心的是老年人,很多体虚的高龄老人都是无法挺过寒冬的,挺过来的,基本能安稳到下一个冬天。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冬季寒冷,阴胜阳衰。人体之阳也会受气候影响,变得虚弱。阳气本就所剩无几的高龄老人,入冬后,阳气就更加衰弱了,所以每个寒冬,对于体虚的高龄老人都将是一场生死考验。

为何说“秋冬养阴”?

对于养生,平时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秋冬季节,自然界进入阴盛阳衰的状态,人体亦是如此。这个时候人体之阳内守于脏腑,以保护脏腑不被自然之寒凉所伤。“阳守于内,阴守于外”,与自然界相呼应。

这时脏腑之阳旺盛,使用滋阴药,其寒凉之性不那么容易伤到脏腑,所以古人选择秋冬季节养阴,以顺应自然。

萝卜

秋冬非要养阴吗?

有人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句谚语中“冬吃萝卜”不就是说的秋冬养阴吗?

为何要“冬吃萝卜”呢,其实这与冬季的饮食习惯有关。冬天气温低,人们就喜欢吃羊肉或者其他燥热之品抵御寒冷,腥膻肉类和燥热之品吃多了,除了会消化不良,还会使脏腑燥热。食用萝卜,有助于消化,并且可以降低脏腑的燥热。

当然,如果没有虚火燥热,应远离寒凉。滋阴类食物或滋阴类中药多多少少都会带点寒凉之性,人体没有阳偏胜的情况,尽量不要吃哦。

所以,冬季并不是非要养阴,“阴平阳秘”才是最健康的状态。

羊肉汤

冬季该如何养生?

冬季应该守好阳。

古人云:“阳盛则强,阴胜则弱。”

一个人阳气旺,那么这个人就会健康强壮;反之则虚弱无力。

冬季气温寒凉,若没有做好保暖措施,人体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寒凉所伤,所以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

除了保暖抵御寒冷外,还有就是不要做扰动阳气的事情,例如剧烈运动等。

冬不按跷。

《黄帝内经》中讲:“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冬天主“藏”,藏的就是“阳”。古人说冬天不要做引导阳气外泄的事,冬天阳气不伤,接下来的一年身体会很健康。#长城心血管健康周#

所以冬天一定要守住人体之阳,将其“藏好”哦。

记住:冬天不能按脚或全身按摩

冬天要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忧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也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不坐石。

冬天不能坐在石头上或石质的凳椅上,冬天石头上非常凉,坐在上面人体很容易被寒邪所伤。


冬季进补时,不同体质者选用的食物也不同,阳气偏虚者选羊肉、鸡肉等;气血双亏者用鹅肉、鸭肉、乌鸡等;燥热者选用枸杞子、大枣、木耳、黑芝麻等。

最后推荐三个食疗药膳

大枣当归乌鸡汤

原料:乌鸡1只,当归、大枣、枸杞子、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乌鸡清理内脏后洗净,入开水锅中氽烫,去除血水后再洗干净;当归、大枣洗净和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炖至乌鸡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补血养肝

当归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当归、山药、胡椒粉、料酒、葱、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羊肉切块,用沸水氽烫;将羊肉、当归、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再放入胡椒粉和料酒,加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煲两小时;加入山药再煮20分钟,加盐调味,最后撒上葱碎即可。

健脾养血,御寒

黑米党参山楂粥

原料:党参、山楂、黑米

做法:党参洗净切片;山楂洗净,去核切片;黑米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50分钟即可。

补气养血,助消化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或分享更多的吃法。

学会了点个赞哦!

关注我,了解更多实用中医药小知识。

# 健康科普大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