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女生深夜崩溃引热议:为什么我劝你戒掉精神内耗?

 南山ren 2021-12-11

作者:布瑞五

来源: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

图片

图/CC0

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内容如下:

坐标武汉,25岁,文科女,研究生。

刚进体制内,感觉和周围格格不入。

性格内向,不会和领导打交道,不爱逛街和聊八卦,讨厌隔壁已婚男同事讲的颜色段子。

单位里的条条框框也很多,现在入职3个月了还是不习惯,每天上班都好煎熬。

母胎单身,不想恋爱,不想结婚,没钱买房,不想啃老,下班回家只想窝在家里撸猫。

上了那么多年学,本以为自己是人才,结果发现只是人口。

我 emo 了。

点开评论区,无数人共鸣——

有学生说,自己现在高三,成绩一直在前十,但最近一到考前就睡不着,又不敢告诉任何人;

有程序员吐槽,29岁了,爸妈每个周末都帮他安排相亲,可他内心不想结婚,又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每次都硬着头皮去,工作996,放假了也没有得到放松,身心俱疲;

有二胎妈妈倾诉,辞职在家全职带娃,有了二宝后精力明显跟不上,最近打算找工作,但发现和社会已有些脱节,压力大的时候会忍不住冲老公发火;

…………

成年人的“emo”,往往是无声的。

现在大家压力都大,偶尔用“emo”自嘲一下倒也无妨,但如果长期都觉得很心累,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图片

当我们谈论“emo”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

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有个专用名词——精神内耗

人为什么会陷入精神内耗?归纳下来,大致有4大类原因:

第一,可能是缺乏自信。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自卑感从婴儿期就存在。”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不同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自信心越来越强,而有的人却仍然深藏着内心深处的自卑。

图片

图/CC0

第二,也可能是由于过于在意他人。

特别在意他人的人,往往共情力强,懂得换位思考。

然而,也正如著名的女性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所说:“好人的内核是一个疲倦的灵魂。”

这样的人,连发个朋友圈都是负担:和男朋友约会完想发合照,结果想到有闺蜜刚分手,算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过度解读与人相处的小细节,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条微信,而让自己左右为难,情绪低落。

第三种可能,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习惯拿自己跟更优秀的人作比较,比如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等,渐渐地陷入内心的自责。

还有一种可能,是过于看重结果。

每次做一件事情,一边力求做到最好的成效,一边害怕最坏的结果,如履薄冰,畏首畏尾,压力倍增。

图片

长期陷入精神内耗,有多可怕?

  1

选择困难、拖延症

陷入内耗的人往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后卡在那里迟迟做不了决定,白白浪费时间,空耗精力。严重的还可能患上拖延症。

太多人,晚上想了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2

自我PUA

每年年底,都会听到有朋友抱怨:今年flag又立了很多,又是啪啪打脸的一年。

不停地关注“完成”,而看不到自己的“已达成”,其实是一种自我PUA。

图片

图/CC0

  3

频繁换工作

对工作的要求也会很高,频繁换工作、换赛道。

想做短视频,刚更新了三五次,点击量没那么好,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吃不了这碗饭;

想跳槽去更好的平台,又没勇气裸辞,偷偷请假去面试,结果准备不充分,没通过,现在的工作也没做好,领导颇有微词,啥也没搞好。

  4

难以维系长期的人际关系

比如频繁分手。

热恋中的人情绪波动往往很大。

如歌词里唱:“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仅仅因为男朋友没有秒回微信就如坐针毡,直到收到了回复才有所好转,心情像天气一样骤变,空耗自己。

又比如渐渐疏远亲人和朋友。

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阴影,长大后拉黑了父母;害怕混得不好而在同学会上被嘲笑,就疏远了同龄人。

长期精神内耗的人,大多难以维系长期的人际关系。离群索居,最终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5

会变“丑”

研究发现,长期“emo”的人会更容易变“丑”,因为情绪失控会影响体内的激素,从而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导致皮肤越来越差。

  6

会生病

不利于心理健康,诱发心理疾病,比如抑郁或躁郁。

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要么情绪起伏巨大,要么长时间心情低落。

不利于身体健康,会诱发身体疾病,甚至是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曾研究表明: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

不停止内耗,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

图片

图/CC0

图片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内耗”体质

真正的高手,都是反内耗体质。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一步步进化成高手呢?

  1

缩小关注圈,扩大影响圈

如果一首歌让你丧,果断下一首


《纽约时报》作家詹姆斯·克利尔曾提出过两个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图片

关注圈,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日常关心的事物,比如天气、健康、吃什么、收入、物价、人际关系、八卦、国际风云,等等。

影响圈,是我们真正能影响到的部分。

我们关注却不能影响到的部分,则被称作无效信息。

绝大多数人每天都会关注一部分的无效信息,这些无效的内容占据了我们的头脑,消耗了我们的精力。

图片

图/CC0

热播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会》上有一个关于无效消耗的桥段,引发了无数年轻人共鸣——

一个上班族晚上加班赶deadline,他自知工作量其实不大,便满口答应上司,一定能在12点前搞定。

然而一坐到电脑前就开始开小差,微信里闲聊、抢红包、给别人朋友圈点赞,微博上吃吃明星的大瓜,最后再欣赏欣赏短视频里的颜值主播……

回头一看时间,眼看着已经晚上11点50,他才建了个文档。

整整一个晚上,玩也没玩好,活儿也没做完。

他不禁懊悔:时间都去哪儿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无效消耗。而一个人想要走出内耗、做有用的事,就要尝试缩小关注圈、扩大影响圈。

图片

所以,从今天起,试着删除一些不怎么用的app,取关一些无营养的博主账号,关掉明星八卦推送提醒,屏蔽那些朋友圈的微商广告、负能量。

多去接触一些对自身有帮助的人、事、物。

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力正在一点点变强。

  2

把自己的事与他人的事分开

学会拒绝,学会屏蔽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越是内心敏感的人,越要学会把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分开。

把父母的期望和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分开;

把优秀的同龄人和努力的自己分开;

把工作和生活分开;

…………

图片

图/CC0

  3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

写下当天发生的3件好事


这个方法不是我说的,而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在他的畅销书里提到的,现在还登上了豆瓣热门话题,被浏览了2000多万次。

图片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么做不适合我,要是一天下来都攒不够3件好事,我会更emo的。”

其实不然。每天记录3件好事,目的不在于记录本身,而在于改变自己对“好事”的定义。

什么是“好事”?

升职加薪、中大奖、考了第一名,这些无疑都是好事。

但如果这些都没有发生,也不是坏事。

尽管收入一般,但你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不是挺好?若还能从中收获满足感,不更是好事一桩吗?

没有中彩票大奖也很正常,这个概率本身就是非常低的。而你只花了2块钱,就瓜分了一份500万的快乐,不也是一种普通人的小确幸吗?

就算没有考第一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你走出学校,在职场工作多年后,你早已不再向人提起自己考过的第一名,但学生时代养成的求知欲,会让你终生受益。

网友@lee 已坚持记录了3个多月。一开始她也和很多上班族一样,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图片

图/豆瓣

现在,她每天都能找到不止3件的快乐小事,而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小小坚持,还激励到了更多的网友。

图片

图/豆瓣

就像她说的:“我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感受。”

  4

曲别针策略:可视化打卡,更容易坚持

有一个新加入公司的菜鸟销售员,在办公桌上放了两个罐子,其中一个装满了120个曲别针,另一个是空的。

每天一到办公室,他就开始打推销电话。每打一个电话,他就从装满曲别针的罐子里拿一个,放到空罐子里。

直到把全部曲别针转移到另一个罐子里,这一天就结束了。

一年后,这个菜鸟销售员就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

这就是曲别针策略——可视化你的习惯。例如,朋友圈打卡、撕日历本、给日历打勾、理财记账等。

量化行为,看到自己每一天的变化和进步,更容易坚持哦。

 5

悦纳自己,用有趣超越自卑

38岁的编剧@六兽,从小就因为太胖而自卑,被其他孩子孤立。

但恰恰因为受到了排挤,为了努力融入集体,他绞尽脑汁编段子去逗笑其他小朋友,成了一个自带笑点的人。

长大后他开始讲脱口秀,还当了喜剧编剧,上了热门综艺,还被徐峥点赞、邀请参与新电影的剧本创作。

图片

图/《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昔日自卑的小胖子,身上的闪光点终于被看到。

所以,不要痛苦地熬日子,而要把整个人生都当作有趣的游戏。

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放轻松,就当是玩儿。每天打怪升级,一点点进化成头号玩家。

  6

运动

作家村上春树从33岁那年开始跑步,已经坚持了30多年,还从跑步中取了创作灵感,写下一本《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运动是会让人心情变好的。

  7

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书

多出去走走,去看看世界,晒晒太阳,拍照记录一下周遭的世界。另外,也可以看看书。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深以为然。

以上这些,或许并不能直接解决你生活中的困境,但贵在坚持,相信假以时日,一切总会慢慢好起来。

茨威格说:“绝大多数我们担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而绝大多数好事发生了,我们却视而不见。”

无论你怎么度过今天,明天都会来。

区别在于,是向内消耗,还是向外行动。

你会怎么选择呢?

点个在看,然后记一下今天的3件好事吧!留言区分享一下哦~

图片

作者:易简君,关注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每早8点发现好文、好书、好物,跟易简君一起用阅读对抗无趣,让灵魂安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