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汤加减治项背肌筋膜炎医案、配方

 主权天堂 2021-12-12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病,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了,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与轻微外伤、劳累及受寒等有关。项背部急性损伤后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变性,以后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长期的慢性劳损,如伏案低头作业,使肌肉长时间过度紧张、痉挛,虽损伤轻微,病变部位小,但在肌肉筋膜组织中产生变性、肥厚,形成纤维小结而引起较广泛的疼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认为与外伤、劳累、潮湿、寒冷等有关。因此久卧湿地,贪凉或劳累后复感寒邪,寒凝血滞,使肌筋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可导致项背肌筋膜炎发生,故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对天气变化较敏感

现代研究表明麻黄汤有明显的发汗、抗炎扩张外周血管、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故加减后常用其来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临床应用】

陈氏等以麻黄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项背肌筋膜炎,药物组成:葛根、芍药、防风、白芷各12g,桂枝、桑枝、羌活、炙僵蚕、广地龙各10g,麻黄6g,甘草、细辛各3g。加减:寒重者北细辛增至12g,加制川乌、草乌各6g;湿重者加威灵仙15g,苍术10g;痛剧者加全蝎粉、蜈蚣粉各3g;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饭后服。药渣用纱布包裹敷患处30分钟,1周为1疗程。

【病案举例】

陈氏等4观察病例14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2例,女60例;年龄9岁~82岁,平均35.42岁;病程1周~18月,平均3月。

诊断依据:①颈项部疼痛,向一侧或两侧背部与肩胛之间发射;②疼痛多与天气变化有关,局部喜温恶寒;③多无明显的固定压痛,局部可及条索状物,有触痛;④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有广泛压痛;⑤项背部活动受限;⑥实验室检查多在正常范围,血沉或抗“”可稍增高;⑦X线检查(-)。治疗方法:以麻黄汤为基础方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饭后服。药渣用纱布包裹敷患处30分钟,1周为1疗程。治疗结果142例中,痊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复,休息一月无复发者)54例;显效(疼痛轻微,功能恢复,无反复发作者)48例;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3例;无效(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无缓解)7例,总有效率95.07%。其中用药1疗程治愈36例,用药2疗程治愈68例,用药3疗程治愈41例。

典型病例:王某女,63岁,退休工人。206年2月14日就诊。

主诉:项背部疼痛1周。患者于1周前因打牌而感项背部疼痛,颈部转动不利,局部喜温而恶寒。检查:项背部广泛性压痛,以斜方肌为甚,可及条索状物,舌淡紫苔稍腻,脉弦滑。诊断:项背肌筋膜炎。

证属寒湿痹阻,气滞血瘀,拟祛寒除湿,活血通络。予以基本方加三棱、莪术各10g,制川乌、制草乌各6g,服药3剂,诸症悉减,继服药7剂,痊愈。3月后复查,无不适。

按:项背肌筋膜炎亦称肌肉风湿病,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是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和软弱无力等的一种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外伤、免疫机制、血管炎症、受寒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认为与外伤、劳累、潮湿、寒冷等有关。《素问·痹症》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类证治裁·痹症》亦云“诸痹皆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说明风寒湿邪的侵淫是形成痹症的原因。机体遭受风寒湿邪侵袭,留驻体内,寒凝而湿阻,使经脉凝滞,气血运行失畅,而有气、,

滞血瘀,瘀阻络脉则筋脉失养,故有疼痛、乏力诸症。《伤寒论》

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是故我们采用葛根汤为基本方,发汗祛邪,舒经解表止痛;羌活、防风、白芷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细辛、制川乌、草乌祛寒通络止痛;炙僵蚕、三棱、莪术、广地龙化瘀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寒除湿,化瘀通络之功,切中病机,故收捷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