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之和

 直尾昂述 2021-12-12

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

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

原文:

乐者,天地之和

礼者,天地之序

和,故物皆化

序,故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方兴礼乐

译文:

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

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

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

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差别

乐依天道,而凿

礼依地理,而制

制礼,超过分寸,会造成混乱

作乐,超过分寸,会越出正轨

明白天地之道

才能制礼作乐

扩展资料:

《乐记》继承发挥了

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

以整体性、相关性的

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

《礼记》

在有一些方面

有更细节要求

主张

共生性可转化

并通过动态的

“互生性”实现

如提出人际间为防止

个人中心主义的膨胀

和彼此以义相责

不以己之所能

愧人之所不能

《乐记》:

物动心感说、

礼主乐辅说、

礼乐中和说、

礼乐仁义说、

礼乐昌德说、

礼乐辅政说、

礼乐易俗说、

礼乐净欲说、

大乐必易说、

唯乐不可为伪说、

礼乐治心说、

观乐知风说、

乐者乐也说

《乐记》提出

音乐的根源是

人的思想感情(心)

受到外界事物(物)

的激动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

进而提出了

音乐的反映论

认为什么样的社会

就有什么样的音乐

反之,不同性质的,音乐

表现出不同性质的,思想感情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音乐的两种作用:

一种是

形而上学的观点:

音乐调和

天地之间

各种事物

乐者,天地之和

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

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

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

出处:

《礼记 · 乐记》

《乐记》成书于西汉

但其思想资料来自

先秦诸子言乐事者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

欣喜欢爱,乐之官也

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若夫礼乐

施于金石

越于声音

用于宗庙社稷

事乎山川鬼神

则此所与民同

和谐而不混乱,是乐内在的精神

让人欣喜欢爱,是乐具有的功能

中正无邪,是礼的本质

庄重恭顺,是礼的职能

运用乐器,表现礼乐

声音使得,礼乐传播

用于宗庙社稷的祭祀活动

祭祀山川鬼神

统治者与民众们

都要共同这样做

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

礼乐相须,不可或缺

这是中国文化里

极为重要的特色

《礼记·王制》:

君王定期,巡守四方

所到之处,地方官员

要 “述职”

主要内容:

展示当地

流行民歌

君王据此

了解民风

是否淳朴

听到

纯正无邪的民歌

则由随行的官员

记录之后作推广

此即 “采风”

盛德之帝

必有盛乐

音乐已然,成为

圣德明君的象征

历史文化

地位之高

不难想象

《乐记》:

大乐与天地同和

乐的最大作用

是使人心“和”

所以儒家想方设法

各种场合以让人们

接受乐的熏陶

包括在

宗庙、

乡里、

家里

乐在宗庙

君臣同听

莫不和敬

族长乡里

长幼同听

莫不和顺

闺门之内

父子兄弟同听

莫不和亲

《乐记》这段话里的

“和敬”、“和顺”、“和亲”

都以“和”

作为前提

用心良苦

《乐记》还对

礼乐的职能

做出了论述

乐也者,动于内者

礼也者,动于外者

近年出土

郭店楚简

有类似的表述

最明快的表述:

礼,外也

乐,内也

礼乐,共也

礼乐兼修

才能成为

内外完美

的君子

精辟论述

修身养性

指导意义

值得反复

吟咏玩味

和谐而不混乱,是乐内在的精神

让人欣喜欢爱,是乐具有的功能

中正无邪,是礼的本质

庄重恭顺,是礼的职能

运用乐器来表现礼乐

声音使礼乐得到传播

用于宗庙社稷

的祭祀活动

祭祀山川鬼神

统治者与民众

都要共同这样做

《乐记》的地位:

《乐记》

作为

先秦儒学的

美学思想的

集大成者

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来

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统治者

秩序与和谐

是维护统治

的重要前提

没有秩序,就会陷入混乱

没有和谐,人心就会涣散

这样统治

即将无法

维持下去

因此秩序与和谐

的确十分的重要

历史影响:

《乐记》

继承与

发展了

孔子以来

儒家关于

音乐的特征、

乐教的功用

以及

内容与形式、

美与善、

礼和乐

等关系

的思想

在阐述"心物感应"

的乐的本质方面

在论及音乐对人的

情感、性格、意志

等心理活动

的影响方面

其基本思想

比在它之前的

儒家著作中都

更明确、更丰富、

更具体、更深入、

更系统

它是中国古代

最重要、最系统的

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

至今仍未失去

其灿烂的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