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得天下,是从老柴家孤儿寡母手中抢来的,这一点,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不能这样讲,人家有更好听的说法,叫“禅让”。我没有逼你,是你柴宗训主动禅让给我的,这个皇帝,我是“被迫”当上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禅让,这一整套的动作,无非都是演戏。既然是演戏,赵匡胤就要把他演到底。为了表现出他对老柴家的无限感激,他对老柴家的拳拳之心,他曾经定下一条规定: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甚至,他还收养了柴荣的女儿,并把她许配给杨六郎,就是我很熟悉的“柴郡主”。 从表面上看,赵匡胤这个人确实很厚道,没有像其他开国皇帝一样,屠杀前朝皇子皇孙。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柴家后人的下场,我们会发现,赵匡胤真的没有善待柴家后人。柴荣英年早逝,赵匡胤陈桥兵变柴荣如果不死,就不会有赵匡胤的大宋。他是五代十国中公认的明君,口碑爆棚,粉丝无数。他一上台就提出了30年远景规划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而且,他也是扎扎实实地在推进这个计划。在他的带领下,北周已经收复了幽云十六州中的四个州,假以时日,恢复大唐盛世,不是梦想。公元959年,柴荣带兵北伐,连克三关三州,准备乘胜直捣幽州。可惜,柴荣突然生病,只好从雄州班师回到开封。回到开封后,柴荣做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调整,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次调整,让他的后周江山拱手送给了赵匡胤。在北伐的途中,柴荣无意中得到了一个木板,上面写着一句话:“点检做天子”。这个“点检”,指的是后周的殿前军最高指挥官“殿前都点检”。殿前军,是柴荣精心训练的一支精锐部队,和禁卫军一样,同属于皇帝的直属部队,是后周最主要,最精锐的军事力量。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是柴荣的姐夫,张永德。张永德这个人,性格温和,不具有造反的气质,但是柴荣不得不防。因为郭威没有儿子,所以,当年郭威去世的时候,有3个人都具有接班的资格,一个是养子柴荣,一个是外甥李重进,另外一个就是女婿张永德。就是这样一句话,刺激了柴荣的神经,他决定撤掉张永德,换上自己更信任的年轻人,赵匡胤。地雷,也就此埋下。这年6月,柴荣在开封万岁殿驾崩,仅仅39岁。柴荣的第四子柴宗训继位,但是他仅有6岁,因此,由符太后临朝听政。一个孤儿寡母的朝廷就这样形成了。符太后不是慈禧,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临朝听政也是赶鸭子上架。赵匡胤的野心开始膨胀。第二年,边关突然传来消息,辽国和北汉联军再次入侵,急需出兵迎战。当时柴荣为了限制武将的权力,实行“带兵”和“调兵”分权的策略。武将统兵,但是没有调兵权,一旦开战,需要宰相授予调兵权才行。当时的宰相是范质,他和赵匡胤曾经有一笔私下交易,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帮助赵匡胤,因此,范质大手一挥,命令赵匡胤出兵迎战。但是,赵匡胤的大军刚出开封,走到二十里外的陈桥驿就不走了,开始埋锅做饭,一副慢悠悠的样子。 前线不紧张了吗?辽河和北汉退兵了吗?其实都不是。所谓的“辽国和北汉联军入侵”只不过是赵匡胤的一个小伎俩而已,他的真正目的是拿到调兵权。剧本,赵匡胤早就已经写好,接下来就是各位演员的表演时间了,大男主,当然是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一起拥护赵匡胤当皇帝,赵匡胤假模假样的推辞一番,然后带兵回到开封,接受柴宗训的禅让,大模大样地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改国号为“宋”。柴荣留下4子,基本自生自灭柴荣一生有1个正妻,2个皇后,2个贵妃,共为他生下了7个儿子。柴荣的第一个妻子是刘氏,为他生下了3个儿子,分别是柴宗谊,柴宗诚,柴宗諴。当时还是后汉的天下,刘知远去世的时候,交代他的儿子刘承祐要杀掉郭威。结果,刘承祐挑了一个郭威出兵打仗的日子,杀了郭威全家以及柴荣的老婆和3个儿子。郭威一怒之下反了后汉,建立了后周。后周建立后,柴荣又娶了一个妻子,符氏,生下了柴宗训,不过这个符氏早亡,柴荣又娶了她的妹妹,小符氏,临朝听政的就是这个小符太后。柴荣灭南唐的时候,南唐皇帝送了两个女人给柴荣,分别是杜贵妃和秦贵妃,他们为柴荣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先来说下柴宗训。这个小朋友当了半年的皇帝,就被撵下了台,然后被赵匡胤赶到了湖北房县居住。虽然赵匡胤给了他一道免死金牌“丹书铁券”,但是却没什么卵用,他在房县名为郑王,其实就是一种高级软禁。13年后,他就去世了,留下3个妻子,5个儿子,当时年仅20岁。这么年轻就去世了,不知道是累死的,还是赵匡胤害死的。关于柴熙让。陈桥兵变后,后周皇宫大乱,柴熙让就下落不明了,有人说他改姓了“宁”,当然也只是传说。直到北宋末年,有个叫柴道琳的,自称是柴熙让的后代,写了个《后周曹王柴熙让后代居洪洞》,才揭开了柴熙让下落之谜。原来,柴熙让先是到河北沧州居住,长大后在那里结婚生子,其后代也世居沧州。直到北宋末年,柴熙让的子孙才返回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柴家垣村。如今,山西临汾一带的柴姓子孙,极有可能就是柴熙这一脉的柴氏后代。 关于柴熙谨和柴熙诲。这两个娃娃,当时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宫女慌乱中抱着他们出宫,被赵匡胤看见,赵匡胤问潘美怎么处理,潘美非常痛苦的说:“我要让你杀了他们,是不忠于旧主,我要让你放了他们,是不忠于新主,所以,我很难抉择”。最后,赵匡胤让潘美领养了一个孩子,让自己的岳父卢琰领养了一个。潘美领养的孩子,据说在4年后就死了,当时也不过刚刚4岁而已。卢琰领养的孩子,给他改名叫卢璇,带着他在浙江隐居,直到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当皇帝,才出来做官,封为武烈侯。卢璇这一脉子孙众多,今天浙江省永康、武义、东阳、仙居、缙去、浦江、龙游等县市的卢氏子孙,都将卢璇视为开山鼻祖。如此看来,赵匡胤所谓的“善待柴家”,只是一句空口号而已,柴氏后人,不是早亡,就是隐居,根本没有享受到赵匡胤任何的优待政策。赵匡胤之所以没有杀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当时都是小屁孩,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最大的柴宗训也不过6岁,最小的柴宗诲还是个婴儿。留他们一命,还能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至于柴郡主,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人,她只是小说《杨家将》里的一个虚构人物,为了美化赵匡胤而已。但是,因为《杨家将》的影响力巨大,柴郡主成了赵匡胤善待柴家后人的一个标杆,以至于欺骗了后世1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