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冬天到了,健身的人更少了?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1-12-12

虽然冬季常常被称为健身淡季,但会员健身频率减少及运动欲望降低的原因,暂时还未得到解答,而这种变化也并不只是懒惰在作祟。

在GymSquare最近一项涵盖十余名健身者的随机采访中,大部分人给出的理由不外乎:“太冷不想动、起床困难户、穿脱衣服麻烦、不想出门……”

如果把他们的理由做进一步总结,缺少更多动力、更强信念,都是冬季健身难的主因。

但在解决途径上,暂时还没有长期且有效的方案。

比如迫切需要「屯粮过冬」的俱乐部、工作室也相继在双十一、双十二推出促销活动,更多通过「低价」来激发用户冬季健身意愿。

而另一方面,受益于冬季居家人数的增长,各大健身APP、健身博主推出的冬季健身系列课程、居家减脂塑性小技巧等主题内容,可能收获了一年中最大的流量涨幅。

图片

冬季健身线上指南

冬季健身是「一道难题」,真正的原因是:寒冷和低气温导致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发生适应性变化。

一方面,暴露在寒冷环境下,皮肤和核心温度下降导致体温调节机制变化。机体热量损失、四肢和核心温度降低导致人体防御保护机制的启动,从而让身体远离寒冷。

除此以外,有研究表明:人们更容易在冬天时情绪低落。冬季节光照时间缩短,人体血清素水平逐渐降低,间接导致情绪的低迷,这种情况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例如居住在北极圈内的人,由于极夜的缘故,特别容易患「冬季忧郁症」,专业名词为季节性情绪失调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

图片

这种情绪低落问题,让健身者们冬季运动之路更加困难。

在解决方案上,可以尝试开设社群感更强的小团课、匹配运动健身搭档。因为在心理层面,集体运动更加促进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能缓解失落情绪以及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冬季是良好的运动时机。在寒冷的冬季里,卡路里燃烧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减脂人群改善形体愿望的达成;冬季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出现感冒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冬季:

健身者的低欲望季

进入冬季,健身房进入到淡季运营模式。有数据表明:十一月到次年二月期间,传统健身房出现业绩下滑、会员到场人数减少甚至教练训练人数超过会员的现象。

而冬季健身锻炼人数减少,天气寒冷下的健身欲望降低是最关键因素。

冬季健身频率的减少,并非发生在少数群体身上。

据国社科数据调查显示,46.7%的受访者冬季偶尔健身,30.5%的受访者冬季经常健身,而每天健身的受访者仅占11.8%;

相比其他季节,57.3%的受访者在冬季健身频率变低,频率不变和升高的受访者分别占23.9%和12.9%;

图片

 ■ 冬季健身房人数减少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56.6%的受访者冬季会在家中健身,还有35.7%的受访者会在健身房健身。

调查数据表明,大众冬季健身欲望普遍变低,且「走出家门,走入健身房」在寒冷冬季变成了难以执行的事情。

无论是健身房,还是室外的运动场所,冬天参与运动的人群相对较少。这是季节性运动常态,也是大部分人群随气候温度变化产生的运动习惯:夏天的锻炼频率和积极性更高,冬天运动减少。

为什么在冬天

我们不愿意健身?

寒冷冬季里,生理心理机能的变化让身体产生自我保护机制,以抵御严寒侵入。

随温度适应改变的人体生理机能是冬季健身的「拦路石」。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生理机能改变和运动能力的降低,易导致体液流失、运动性疲劳过早出现以及运动表现的下降。

低温环境下,身体核心和皮肤、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之间的对流传热减少,引起周围皮肤血管收缩和皮肤血流量减少,血管收缩的过程会导致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分泌减少,导致液体流失加快。

血管收缩反应导致周围组织温度下降,无论是身体局部或深部的体温下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增加人体代谢热量的产生,导致线粒体内活性氧等的增加,这可能会对机体运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图片

  寒冷暴露后血管收缩机制的表现   

此外,与运动表现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机体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骨骼肌代谢能力以及神经肌肉传导效率等,在低温环境下都会产生适应性变化。

冬季里,季节性的心理变化是「冬季健身难」的重要帮凶。

寒冷天气影响人体心理健康,冬季白昼变短、阳光减弱,导致人体生物节律和内分泌失调,5-羟色胺(血清素)合成受到抑制和褪黑素分泌增加。

5-羟色胺是「情绪稳定剂」,是调节人体情绪稳定的重要神经递质。

由于生物节律失调,大部分人会出现情绪低落、疲惫乏力等情况,严重甚至引发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变化统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easonalAffective Disorder, SAD)。

季节性情绪失调症通常发生于秋季末和冬季,患者常见症状是无精打采、情感低落、悲伤抑郁、在饮食上渴望碳水化合物、社交恐惧、运动欲望变低等。

据调查显示:女性、中老年群体、性格内向敏感脆弱者以及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更容易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

坚持运动健身

赶走冬季忧郁

冬季健身的益处,不仅仅是提高免疫机能和减少生病几率。

暴露在低温环境下的人体会出现特定的急性和慢性生理反应:寒冷暴露带来的急性反应包括:血管收缩、棕色脂肪细胞激活等,代谢速率提高是主要的慢性生理反应。

棕色脂肪细胞在低温条件下容易激活,会导致更多的能量燃烧并产热,是平衡低温条件下人体代谢的有利条件。

在低温导致的慢性生理反应上,冬季健身对提高机体代谢率、保持更高的静息代谢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图片

 居住在环极地地区的居民   

如环极地区的居民(如阿拉斯加因纽特人和其他美洲原住民)比温带气候的受试者保持更高的静息代谢率,使他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皮肤温度。更有趣的是,在温暖的环境中,环极地居民的代谢率增加也十分明显。

在寒冷条件下进行运动,会导致机体产生更明显的代谢适应。

另一方面,运动锻炼促进机体释放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内啡肽等,不仅诱导个体情绪稳定,还能促进身心健康平衡、舒缓压力,帮助大众保持愉悦的心情过冬。

冬季健身益处良多,但对大部分人而言,执行相对困难。而坚定的心理动机是冬季健身驱动的第一步。

图片

动机激发和维持人类行动表现,根据动机制定可达到的运动目标。如深蹲重量超过1.5倍体重或者减掉十斤体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以周为单位,坚定执行并适时调整。

穿着舒适、做工精美的健身服是冬季踏入健身房的重要动力,在每次健身前,挑选合适的穿搭,可以在健身过程中保持长时间的愉悦感。

选择喜欢并可坚持的健身小团课,消费是冬季健身的巨大动力,加入俱乐部的团课,结交志同道合的运动伙伴,或者跟随团队目标执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