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管理制度 提高工作效益——试行学校、级段两级学校管理制度情况谈 江苏省温州市永中镇中学 张显高 农村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初中学生大幅度增加,而农村中学教师 编制紧,行政人员少,给学校内部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为此,我校从 1990 年开始,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在实行党支部领 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同时,试行学校、级段两级管理学校的制度,并取得初 步成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我校是一所农村集镇中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 施,1990 年学校规模增加到教学班 33 个,学生 1986 人,教职 94 人,班级 和教职工比例为 1∶2.8。农村初中行政人员少。如何有效地组织众多师生进 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是一个新问题。按照老皇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一管到底,结果领导忙得团团转,还是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我们曾试以 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政治、业务、工会三合一,但由于学校规模大、班级分散、 教师编制紧、管理人员少,经常出现情况不明、指挥失灵等现象,给工作带 来不应有的损失。事实证明,传统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教育事业 发展的形势和我们学校的新局面。 为了寻找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最佳管理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 制,我们召开了党支部扩大会议、各类型的教师座谈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大家献计献策,一致认为,根据我校实际,应加强级段管理,实行学校、级 段两级共同管理学校的制度较适宜。理由是:一、平行班多,有相对独立性, 组织教学活动方便;二、各种科师资基本配齐,跨级段兼课者少;三、党、 团员多,各段骨干力量都有;四、新教室三幢,一段一幢,师生相聚在一起, 便于管理。我们又学习了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多方征求意见,决定从 1990 年下半年起,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实行学校级段两级共同管理学校的 制度。 组建级段管理 开学前,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分级管理方案后,即着手建立级段 管理小组,具体做法是: 一、思想发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说明改革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目的要 求,宣布改革的初步方案,要求大家以主人翁的态度做改革的促进派。 二、分级段,民主产生级段长。教师配备暂由支部确定。除校长和临时 工外,所有教师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自荐。结果,各级段都以无记 名投票方式选出了级段长。 三、经支部批准,宣布级段长名单。级段长当众发表就职演说。校长室 授权级段长聘任级段政工负责人和教学负责人各一名,组成级段管理小组。 四、党支部、校长室表态,支持级段长工作,并明确宣布级段长的职责 和权利。 五、级段长聘任班主任,报政教处统一公布。教导主任协同级段管理小 组安排好任课教师名单。 六、以级段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团小组和工会小组,做好思想工作,加 强级段凝聚力。 级段长的主要职责是在党支部领导下,按照校长室的部署,计划、组织 本级段师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另有细则) 级段长为学校的中层干部,享受中层干部的待遇,参加学校领导班子。 级段管理小组成员也给予一定的补贴。 级段长有权组织本级段管理小组;有权调配买手机号码本级段教师工作,审批教师 的请假(一周以上报校长室批准)并安排代课;有权使用本级段的经费;有 权提出对本级段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 学校将教师的全勤奖、奖教金、班主任费和 80%的代课金下拨给级段掌 握使用,并给予一学期教学活动费若干元 (其中 30%抽为教研大组活动用)。 同时,推选一名财务监督员,监督学校和级段的财务收支情况。 级段长和级段管理小组任职为一年,每学年开学前重新推选组合,可以 连选连任。 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学校和级段的关系:学校是一个整体,校长具有法人代表资格。在 党支部领导下,校长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规划和工作, 调配人事,管理经费。建立级段管理以后,校长权利基本依旧,但要放一部 分权力给级段,要尊重级段长意见。级段是学校的一个部分,必须在学校统 一领导下,按照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进行工作。如有矛盾,要服 从整体、大局。级段长要定期向校长汇报工作,接受校长室检查。三个校级 领导各抓一个线,深入一个级段。 二、各处室和级段的关系:学校仍设教导、政教、总务三大处,各自发 挥职能作用,将工作方案贯彻到各级段中去。可以召开级段长会议或级段中 相应负责人会议,部署和检查工作。处室主任和级段长要互相尊重,互相支 持,互相配合。 三、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关系:加强级段管理以后,备课组作用得到充分 发挥,教研组的职权小,事务少了,但仍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五条:一 学期举行 2—3 次有指导性、全校性的学科教研活动;领导和指导课组活动; 协助教导处做好优质课评选及教学检查评估工作。级段备课组同时接受教研 组和级段管理小组的双重领导。学校建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和中心教研组,以 指导全校开展教科研工作。 四、级段和级段之间的关系:凡涉及到跨级段兼课教师的调配、请假等 事和不同级段学生的纠纷时,要采取级段协商解决的办法,教导处、政教处 做好协调、平衡工作。 实施七年显见成效 实行学校、级段两级共同管理七年以来,成效是显著的,它的优越性体 现在: 一、管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学年初,初一抓入学率,初二、初三抓 巩固率,由于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行动也就有力,不仅年年招足新生,老 生巩固率也均达 98.5%以上。开学后不久,各级段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以抓 合格率为重点的教学活动。初一新教师多,段内自行组织听课,以老带新, 让新教师学会课堂管理。初三则组织力量搞好毕业班指导和分流教学,效果 都较好。 二、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实行级段管理, 人员相对集中,天天看得见,共同语言多,互激互励,工作责任心大大增强, 请假人员迅速减少。据统计,以前代课金不够用,现在年年各级段代课金都 有结余。由于级段有较大凝聚力,群众鞭策力强,有几个原来比较后进的同 志也跟上来了。 三、便于统一思想,安排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级段有什么事,课 间、课后可以商量解决,过去抓纪律的竞赛活动,由于范围大,难搞准确, 推广不开,现在范围小,同一起跑线,纪律卫生竞赛很受师生欢迎,行为达 标、文明建校竞赛一浪高一浪。开会时,有关全校性的就开大会,有关级段 性工作的就开级段会议,教师反映,宜合则合,宜分则分,针对性强,会议 效率高。 四、利于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分级管理以后,级段备课组活动频 繁、活跃。每周有 1—2 次集体备课,每学期都有几节重点试验课或教改探讨 课。由于教材统一,大大方便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评估,以及安排质 量检测,并且随时可以进行教学调整,便于组织竞赛辅导活动。我们规定: 平时的教学检查,如备课检查、作业批改检查等,由教导处统一布置,教研 组长负责,学科对口进行,情况反馈给各级段和备课组。学期终,综合评估 由校长室部署,以年级段为主进行。这个办法试行以后,对提高教学质量有 所促进。 五、培养了一批干部。级段长和级段管理成员既是群众推选出来的,又 是领导批准的,有群众基础,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过锻炼,都增长了才干。 各级段长都能结合级段实际情况,运用自己的特长,创造级段的工作特色, 深得教师的拥护。先后被选为级段长的 8 位同志,有三位被上级调去担任领 导干部,有 4 位被任命为学校中层(处室)干部。 六、分级管理以后,学校领导班子和处室的事务有所减轻,能较好地发 挥宏观调控作用,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政教处过去被学生中的大大小小的纠 纷纠缠不休,现在一般事件级段都能解决,他们可以集中精力抓文明建校。 教导处再也不用担心代课难安排了,从事务堆里钻出来,集中精力,抓教学 领导和教科研工作了。由于改变了管理制度,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一 个百多人的学校成为团结、活跃、竞争意识强的坚强集体,各项工作进展都 很顺利,先后获得“省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等八项省级荣誉。 总之,实行学校、级段两级学校管理制度既能集中统一,又有级段自主, 利于宏观调控,便于微观搞活,促进相互学习和友好竞争中,是一种讲究实 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两点体会 一、实施分级管理学校制度,是发动群众民主办学的有效措施。实施分 级管理的关键在于校长有民主意识,相信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对学校 工作全面负责的同时,真正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级段。只有这样,才能使级 段长的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教师乐于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要坚持下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在 每年年初进行的教师意向调查中,大家都认为两级共同管理学校制度是适合 我校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继续试行,边试行、边改进。比如加强级段 管理以后,教研活动难插进,学校就成立中心教研组,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教 研活动。实验室、语言室、电教室等公用教学设备的使用混乱,我们又订细 则,做好协调,统一安排。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出现问题,群策群力, 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使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切实为 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
|
来自: 新用户8719ag3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