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后欧洲史》(四):从苏联解体到欧盟东扩,欧洲将走向何方?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1-12-13

耗时一个星期,终于把这一系列4本书都看完了,所以今天凌晨写下这一系列书的第四篇读书心得。

一、经济和政治双重危机导致苏联解体‍‍‍

1、经济危机

1.1 原油价格暴跌,依赖石油出口的苏联经济遭受重大打击,消费品供应都出现很大问题,不得不大规模举债。

1.2 为缓解经济压力,苏联接受联邦德国巨额贷款,默认两德统一。

2、政治危机

2.1 受东欧剧变影响,苏联西北部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掀起独立运动,要求脱离苏联统治,引起连锁反应。

2.2 苏联的主体俄罗斯联邦架空苏联,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组成独联体。

2.3 1991年12月31日,苏联正式宣告解体。

二、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艰难转型

1、前南地区战争

1.1 1992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分裂成五个国家。

1.2 因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前南地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战争,致使数十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1.3 北约干预、美国斡旋,前南战争才告终结。

2、走向寡头制的俄罗斯

2.1 俄罗斯采用“休克疗法”,在短期内大规模出售国有资产,以求迅速改变所有制结构,让私营经济取代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2.2 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不法行为,致使数十名寡头控制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并左右政局。

2.3 乌克兰的私有化过程与俄罗斯类似。

3、成功案例:波兰

3.1 波兰的私有化改革有三种方案,更注重公平性:直接出售国企、票据私有化,以及鼓励职工持股。

3.2 私有化速度比较慢,期间完善法制,有效遏制非法交易。

3.3 捷克、匈牙利的改革路径与波兰相同。

三、欧盟东扩背后的大国博弈

1、东欧国家申请入盟

1.1 199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升级为欧洲联盟,即欧盟,成员国为15个。

1.2 以波兰为首的东欧国家申请加入欧盟,但因经济水平尚未达标,欧盟迟迟没有批准。

2、欧盟东扩的真实动机

2.1 德国基于重新崛起的需要,力主欧盟东扩。

2.2 为应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欧洲亟需团结起来。

2.3 2004年,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十个国家正式入盟,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

2.4 欧盟呈现出“欧洲政府”的雏形。

四、从三大危机看欧洲的未来

1、文化和身份危机

1.1 美国的消费文化严重冲击着欧洲。

1.2 英语随着美国的文化入侵扩散,导致欧洲本土语言萎缩,进而导致欧洲人出现身份认同危机。

2、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危机

2.1 欧洲的平均生育率不断下跌,人均寿命则持续走高,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

2.2 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一方面领取养老金的增多,导致社会福利危机。

3、移民融合和民粹兴起危机

3.1 为缓解老龄化危机,欧洲各国放松移民政策,大量非洲、中东移民涌入西欧。

3.2这些移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跟欧洲人有很大差异,融合成为问题。

3.3 主张限制甚至驱赶移民的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给欧洲的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