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百病生?容易脾虚的这几个习惯可能你天天做

 松柏林光139 2021-12-13

脾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其中含有大量的血窦,也被称为“血库”。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具有将胃肠吸收的营养转化为气血的功效。

倘若脾胃不好,身体就会变得很差,很容易出现腹泻、湿气重、消化不良、疲惫无力、头晕眼花等诸多不适。所以人们常说“脾虚百病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脾脏如此重要,那么导致脾虚的生活习惯有哪些呢?

1、饮食无度

这一点是现在人很普遍的现象,饮食无度具体指两点,一是三餐不规律,二是饮食太重口味。常见的表现就是“三餐断顿”,不是不吃早饭,就是不吃晚饭,或是三餐都不定时。脾胃是习惯规律饮食的部位,这样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容易损伤脾血和胃气,造成脾虚。

2、郁怒忧思

生活及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脾气暴躁,易怒的现象。《黄帝内经》记录道:“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可见情绪的变化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情绪的不稳定,易怒暴躁,会对肝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脾胃健康。

3、吃大量寒凉的食物

现在的人们从冰箱里拿出饮料、水果直接就吃,有时为了一时之快还会吃大量雪糕,觉得吃点冷饮能让体内温度下降,带来舒适的感觉。殊不知这种行为会使脾胃受到伤害,引发脾虚。

4、久坐

中医上认为,久坐伤肉,这里的“肉”指的是肌肉,而脾主管肌肉,所以久坐会伤及脾胃。现代生活,久坐成为常态,很多上班族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事实上,长期久坐对脾胃的伤害非常大。

5、节食减肥

众所周知,减肥最重要的是控制饮食,很多人为了追求短期内的减肥效果,严苛的控制进食量,殊不知这样很容易营养不良,脾脏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非常伤脾,脾不好又会导致其他疾病。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补脾吗?

1、适当运动

中医讲:"动则生阳",即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对于脾脏虚弱的人来说,有很大的益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同时使身体微微的出汗,有很好的除湿作用。身体湿气重也就是身体的水分过多,然而运动可以将过多的水分通过汗毛孔排泄出去,从而达到除湿健脾助消化等作用。

2、常食地瓜、山药等补脾的食物

地瓜和山药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并且是一种很好的补脾的食物,常吃地瓜可以起到补脾以及补益气力的作用,脾脏不好的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地瓜和山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