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院案例丨新课标理念下“立人课堂”教学范式建构与实践

 渐华 2021-12-13

2016年,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按照国家新招考改革需求开展“课堂革命”:从“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办学宗旨出发,基于普通生源的现状,聚焦课堂、聚焦学习、聚焦评价,深入开展全学科、常态化、生态型课改研究和探索,推进学校育人生态变革,五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成功探索提炼可操作、可推广、可模块发展的课堂范式——立人课堂,有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

#01总体构建思路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为价值追求,东莞八中与未来学校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未来学习空间研究中心廖文博士团队携手合作,构建“立人课堂”范式。

首先对“立人课堂”模式进行模块化探索,用建模思维创建课堂范式。其次,通过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测评、专题培训和课堂实践等方式,开发“多样化”学习工具包为学生“学法策略”的发展提供助力。充分激发课改教师团队的主人翁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全学科、常态化实施推广。下图为东莞八中“立人课堂”改革概览图。

文章图片1

#02三个发展阶段

逐步演进的课改目标

随着新课改探索的逐步深入,我们不断优化课改目标。从“课堂革命”出发,引发“骨牌效应”,逐渐进入“教育生态”优化之路:从改革传统课堂模式到开启高中学生轻负高效学习模式;从打造敬业爱生的教师团队到激活教师创建未来课堂的信心与行动;从打造品牌学校到探索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品牌路径。

模块化的工作思路

用建模思维创建“立人课堂”范式:

文章图片2

渐进式的工作探索

在学习中探索(2016.6---2018.6)

学校充分利用名校协办契机,引进名师开展课堂诊断、教师研训;引入华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开展U-S合作,对全校教师开展多次新课标、教学改革等系列培训,夯实课改师资基础,优化制度,营造课改氛围。推进各学科对“课改目标”“学生”“学情”进行“再认识”,探索激活学生学习体验及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的课改探索。课堂生态,发生了变化。

在实践中发展(2018.9---2020.1)

全面梳理各学科、各年级开展的课改经验,组成由各学科课改先锋教师组成的校级课改工作团队,全面开展“立人课堂”教学范式“建模”改革探索。此外,我校还特别结合TPACK理论,以省级智慧课堂研究课题带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改”模式。

在改进中升华(2018.1---至今)

学校的“立人课堂”范式探索中充满着多样化创新。打破“封闭式”的研究传统,大胆开展垮区域的学校协同研究。携手志同道合的省内外学校、教师团队、专家团队一同参与“立人课堂”范式探索,汲取宝贵的意见与经验。不断改良,共育可覆盖全学科并能常态化运行的创新课堂改革范式。基于课改,促进“五育融合”,链式激活学校育人生态的优化。

#03立人课堂主要内容

“双主体”课型模式

立人课堂提出了以师生为主体,双轮驱动师生内生动力的教学策略。双驱动教学方式是为全学科、常态化开展教学设计:按照高中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契合学科不同学情、不同课型教学需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之中需要寻找不同的衔接点,搭建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宜师宜生,尊重教无定法的同时强调效率、灵动。避免传统课改“一刀切”影响师生积极性。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优化全流程的“三环节”教学设计

文章图片5

“多发展”评价模式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落后等问题,提炼归纳出了基于“学生学习工具包”的学法策略。

文章图片6

#04立人课堂构建的主要特点

总体实施推进策略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坚持”。即围绕一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突出两条主线——以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为主线。

以课堂为中心

以公开课为主要形式的课例示范和研讨,课堂展示形式多样、研讨课型立体全面、课堂参与主动积极。每学期参与听课教师超过800人次,参与线上评课交流超过600人次,学生课堂评价超过400人次。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基于新教材的“立人课堂”示范课。8节示范课,覆盖八个学科,每位授课老师均进行至少2次以上磨课,401人次教师参与本次听课,340人次教师线上评课,168人次学生对上课情况进行评价。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基于不同课型的“立人课堂”研讨课。12节课,覆盖九个学科,每位授课老师均进行2次以上的磨课,443人次教师参与本次听课,311人次教师线上评课,269人次学生对上课情况进行评价。

坚持两条主线

立人课堂构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指导为主线,寻求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共同前进的学习共同体模式。

①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

英国古德森教授指出:“教育变革只有当教师的个人投入被视为变革动及其必要目标时,教育变革才最有效。”因此,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课堂变革中最重要的一环。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实验教师团队的培养流程制度化

② 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

做为课堂改革,主阵地是课堂,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本身。如何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才能更好地将立人课堂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文章图片16

学生非正式学习指导课程

文章图片17

学生系统、多元、立体培训

文章图片18

“思维杯”学生思维王者争霸赛

文章图片19

学生培训完整流程

东莞八中的“立人课堂”教学范式不是单纯围绕某一理论的延伸与演绎,不是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对立起来,而是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基于实际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能力,尊重教师的素养技能与价值,提出了“双轮驱动”模型和教学策略,力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尽可能的发展。

基于“立人课堂”教学范式,进行了课堂教学创新。根据学科不同课型需求,采取分别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轮驱动”策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对教学进行了全流程的重构与设计,对教学要素方面进行了持续、系统、有效的研究,研发出了包括研磨手册、学科思维工具包、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教与学支持系统。初步探索出了学校良好育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东莞八中将进一步优化“立人课堂”范式,积极开展推广交流,助力更多普通生源高中高质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