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祭史春雷先生

 十四中杨连山 2021-12-13

祭史春雷先生   南阳市十四中学校教师杨连山

史春雷先生走了,真的走了,我多么希冀着这噩耗是人们的误传。可是铁一般的事实就在那里,无常冷酷的邀他去天国。我掬清泪以哭,沉痛悼念。先生是走了,但是,先生尚在去西天极乐的路途上频频回头,无限留恋这人间。先生的高风亮节犹如丰碑,屹立在人间爱先生的人心中。

匆匆的身影

十二月九日,史春雷先生和报社的一位同事出差参加在兴召开的晚报年会会议结束后,于十二月十日,先生坐火车连夜往南阳赶回,计划周五早晨就到家了,为的是不耽误周五白天的工作,为的是能早点见到亲人深夜23:53,史先生在火车上还在发视频,是金庸题写的“醉仙楼”画面,配乐为梅艳芳的《女儿红》,讲的是北宋韩琦的故事,分享的是“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不必苛太尽,凡理不可责太过。心宽聚人心,心窄失人心。”您酷爱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也是金庸的痴迷者呀,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同好啊。您又爱梅艳芳的歌曲,兴趣颇为广泛。

早晨6点,车快到站时,同事喊他下车,只见他躺在卧铺上,身体僵硬,脸色乌青,甚是异常,遂赶快通知乘务人员。120快速到来,其实他已经不行了。在医院里抢救了3个小时,已经没有意义了。

您的因公殉职是心源性猝死。都是为了新闻事业拼命三郎的苦干,长年累月的积劳成疾,连轴转的不分昼夜,熬夜,生活没有规律,必然导致身体的过度透支,造成身心俱疲,压力山大怎么会不失眠呢?

纸媒生存危难之际,作为支撑一个媒体的副总编辑感受到的压力,不是局外人所能想象的。那简直不是以健康为代价,而是以生命为代价在苦苦守望啊。

二、好党员、名记者、孝儿子、贤丈夫

史春雷先生1992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南阳晚报社工作,当过一线记者,当过社会部副主任,当过社会部主任,进入编委,后来又被提拔为报社副总编一直到现在,将近30年的时间

史先生敬业踏实努力,为人谦逊低调,才华横溢,为了晚报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党员,他一直是优秀党员,是好党员。作为记者,他是名记者,90多篇作品获得全国、省市级新闻奖,被省委宣传部评为中原环保世纪行优秀记者,多次被评为全市十佳记者、全市新闻宣传先进工作者;他的新闻理论《突出晚报特色办好盆地新闻》《围绕三农问题实践“三贴近”》《浅谈晚报类社会新闻写作》等成果获得全国报业同仁的充分肯定。作为干部、作为同志,他一次次获得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两会”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作为儿子,他是孝顺儿子,母亲是一个大家闺秀下嫁到乡村,坚守乡村高中的三尺讲台,数十载如一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桃李满天下教出不少清华、北大的学生。作为丈夫,他是贤丈夫,先生有着幸福的家庭。妻子是高校老师,漂亮又能干,儿子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

三、相识、交往、善举

我与史春雷先生相识交往,缘于其妻子杨丽老师。杨老师在十四中学校工作时,我们有不少工作上的交集,他们还曾在十四中家属院住过,因此有幸与史春雷先生相识。2009年8月4日,我见南阳晚报新开了一个专栏红色传家宝,心想,我收藏的十四份南阳烈士证不就是红色文献吗?于是在解放广场南面滨河路上,给史春雷先生打电话,介绍了十四份烈士证的情况,要为这些英烈寻找亲人。并说在建国七十周年的时刻,这十四份南阳的烈士证更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他当即表示,晚报要派记者采访,大力支持,重点报道。第二天晚报名记者于欢老师到家进行了采访,随后连续进行了九次系列报道。为烈士找家的活动,史春雷先生慧眼厚爱,晚报有首发之功。一年后,史先生又安排了重访专版报道,并且还有几次后续跟踪报道。一时间,在宛城掀起了为烈士找家的热潮。

犹记得那一年去鸡公山游览,杨老师也去了,史总编随行。我们在山顶路旁,史先生介绍道,从这里往西南是鸡公山独具特色的一条街。在逛山时,我问,采访用的照相机功能很多,一般摄影爱好者能用不能。史先生道,摄影爱好者一般用不了那么多功能。

那一天,在卧龙区进修学校举办卧龙区教育战线新闻培训班,史春雷先生对通讯员进行了新闻采访报道经验的传授。培训前,我和史先生在树荫下寒暄聊天,他笑着勉励我道,这些年你能坚持着做这一件善举,难能可贵。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能这样无私做公益了。培训开始后,史先生还以报道为烈士找家为案例,具体介绍了如何挖掘新闻线索和素材。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和史春雷先生相遇,在政教处我们两个交谈着,他询问关心为烈士找家活动的进展,并且表示,把你作为南阳红色人物来进行宣传。并征询我对晚报栏目设置的建议和看法。我说,咱们南阳晚报在文化、民生、慈善方面有大举措,是优势,应该强化这一优势,做大做强,做到极致,读者参与也很重要。亲民性、参与性、人文性可以说是晚报的特色。史先生听了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在七一路晚报社大门口,我遇见了史先生的妻子杨丽老师,她说,这些年你不得了啊,做了那么多为烈士找家的工作,能十多年坚持不懈,执着寻觅,不改初心,真不容易。我道,这都是史主任支持关爱的结果,这都是史主任树起来的,我得好好感谢史主任。

多少往事历历在目,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可是,当我在这初冬的上午,独坐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追忆我和史主任交往的点点滴滴时,史先生已经在去仙国的路途上了。史先生您慢慢走,请回头,回望一眼您眷恋的人间。

先生是悲壮地牺牲在新闻战场了,先生的音容笑貌长留在人间。先生的嘉言懿行彪炳千古,流芳百世。

在我這残酷的时代, 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人门, 祈求过宽恕同情。

长歌当哭,必定是痛定思痛的时候,对史先生最好的纪念与缅怀,就是用我们的行动缅怀他,敬仰他,学习他。尽快编辑出版史春雷先生的新闻、散文作品 ,让他蘸着生命墨汁抒写的文章广为流布,走进更多人的心中,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吧。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先生告别仪式的第二天上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