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序上机前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就是文库定量。 适中的文库浓度非常重要!决定了测序实验的成败。 测序下机数据的多少直接和文库的量相关。文库量多,则生成的簇多,下机数据中的read数则多。 同样价格的一个试剂盒,我们自然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数据,但是! 过犹不及!文库上机绝对不是多多益善,当文库量超过一个极限时,测序会爆掉,即完全失败,所有数据都拿不到。 爆掉的原因,即文库中的几个序列在芯片上长到了一起,彼此间的信号互相影响,使机器无法读取。就如同一片森林,树木长的过于密集,互相遮挡,影响了彼此的生长。 因此,适中的文库浓度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文库定量如何做呢? 现在主流的方法有2种:Qubit和qPCR方法 Qubit方法的优点是:快速!一个样本几秒即可得到结果,结果直接读取,直观。但是缺点是,检测的为样本中所有的核酸,也包含了未连接接头的核酸片段,因此不如qPCR方法准确。详细介绍可见: Qubit-文库构建兵器谱之“孔雀翎” qPCR方法:准确! 原理上就是PCR,首先借助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然后利用同样的条件对文库开展PCR实验,基于CT值换算文库的浓度。整个流程耗时也不算长,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对96个样本进行批量定量!缺点是:文库定量前需要先稀释,且相对于Qubit定量时间较长!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呢? 成年人的选择,我们都要!哦呵呵呵呵~~~ 文库爆掉常见之坑:你掉下过去几个? 坑1:换算错误。从ng换算成nM的过程中,或者稀释的过程中换算出错,造成文库爆掉~ 坑2:小片段过多。由于文库中出现较多的小片段,影响定量结果,造成爆掉~ 坑3:文库浓度波动。由于取样不准或者其他因素,定量时的文库浓度和实际文库浓度有差异。 还有其他坑吗?欢迎分享惨痛经验,互相提醒,避免大家掉坑~ 每一天获得一点微小的收获和进步。小确幸的科研也很好。与君共勉! |
|